為什麼三維軟體出二維圖的功能越來越強大 可是還是有人強調AutoCAD的重要性?

時間 2021-05-14 16:41:13

1樓:sy0116

最主要的問題是兩個:

1是效能。對於複雜一點的裝配結構,3D模型的載入速度、各種顯示和操作效能遠遠比不上2D。

2是資訊獲取的難易程度。3D雖然很直觀,包含的資訊可以比2D更豐富,但是要從3D模型中提取這些資訊遠不如2D方便。2D圖紙的核心在於標註,工程師選用區域性剖、旋轉剖、階梯剖、斷面圖、區域性放大、斷裂檢視、各種符合規範的簡化表達等合適的檢視配以適當的標註來清晰的表達設計意圖,適當的忽略不需要表達的內容,便於讀圖者快速獲得想傳遞的資訊,而3D中雖然有各種MBD/PMI之類的技術,但表達的清晰程度目前還無法和2D相比,上述各種檢視和標註雖然在3D中也可以實現,但製圖時的工作量要比製作一張2D圖紙大得多,讀圖時也難不少。

因此我認為3D建模短時間內無法替代2D圖紙,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對專業人員而言,人類的資訊處理能力有限,難以處理3D模型中過多的資訊,利用3D設計軟體匯出與3D模型完全關聯的2D圖紙才是正道。

2樓:修地球的傢伙

這麼多年了, 既然三維還是無法取代二維, 那就意味著三維永遠取代不了二維。或許隨者人工智慧雲計算的發展, 將有一種真正智慧型的設計工具橫空出世,摧枯拉朽般取代了二維, 當然,連三維也被乾掉了。 立個Flag。

3樓:Frank Li

主要是成本問題: 同一公司出的三維軟體是二維軟體的4倍左右,即使用盜版,但三維軟體對電腦的配置要求也高。超過一千個零件以上的裝置布置圖,如果直接用三維出二維圖,效率還不如AutoCAD。

就本人做衛生紙機的經驗來說,我們2萬多的HP工作站上執行Inventor也就只能開啟包含衛生紙機五分之一零件的大裝配,再多就不用玩了。如果是做整機和廠房布置圖,估計上10萬的工作站也沒用。

要是未來能在較低成本實現《鋼鐵俠》裡可空中操作的超大三維設計方案,AutoCAD就可以退休了。

4樓:象意

二維cad幾乎是工程界的通用語言,需要獲得詳細資訊,如尺寸,技術要求,三檢視的情況下,也都是二維圖表達的資訊更加全面簡潔,三維圖更多的是快速交流時以及需要對三維圖進行應用,如加工模型,工程分析等。

工程師間的交流還是以二維圖交換的資訊表達更加有效準確

5樓:何俊光

其實這麼沒什麼誰好誰壞。當你需要2維的時候就出cad(比如建築,比如普通車、銑、磨)

f當你需要3維的時候就直接給3維圖(比如cnc)cad是上世紀的產物,3d是現在級將來流行的東西。這個誰好誰壞,主要還是取決於你的行業環境。自動化程度越高肯定3維使用越多。

6樓:黎塞留

根據我的工作經驗,三維圖是在過程中使用的,而最終得到的結果還是二維圖,二維圖能夠列印出來,可以在生產現場很方便的使用,。

7樓:黑色

關鍵在於CAD在工廠繪圖的統治地位。如果你的公司設計人員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用的CAD,那麼你再好用的其它繪圖軟體也沒有用。培訓那大部分人的培訓成本高的大部分公司都不願意負擔。

而且CAD已經可以滿足你大部分需求了

8樓:划水

歪個樓,現在已經開始普及MBD全三維設計了。題主這種三維建模二維出圖已經是我們玩剩下的了

個人建議 ,研究一下catia和NX(ug)的三維標註(PMI)

9樓:

我選擇乙個角度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因為方案階段要求的是快!

Pro/E、CATIA、UG等三維建模軟體裡直接建好產品後,再出工程圖。這樣大大提高了設計的效率很多干涉之類的問題可以避免掉,並且能實現快速產品系列設計,但是你不能直接上來就畫三維模型,得預先規劃好有一些產品整機或分系統的布局、引數

在產品從無到有的方案設計階段,AutoCAD的快的優越性就體現了,

比如工程機械的設計中,總體工程師需要確定產品各種效能,用AutoCAD可以快速的表達設計意圖,然後才會在ProE中建立總體骨架模型,作為各部件的設計輸入。

再比如,領導說小王,咱們要新設計乙個新穎的設計部件結構形式,你快點畫出示意圖來,給我看看~

再比如,非標行業,通常需要你快速的拿出方案、然後快速出圖

再比如,有一些行業的產品結構比較簡單,比如一些球閥生產企業裡,用AutoCAD就足夠了;然後pro/E只用來排查干涉使用。

另外,高校裡工科專業,肯定還是要以AutoCAD作為必學習的軟體之一,就跟必須要拿著丁字尺在繪圖板上畫圖類似,通過平面CAD軟體的學習,可以訓練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檢視能力。畢竟一些公司開始用三維工藝來表達零件部件了,但是工程圖畢竟是工程界的通用語言。所以還是必須得掌握的。

10樓:想念如果會有聲音

因為窮,直接下三維圖紙的話,車間工人就要配備相應的移動資料端裝置,好一點的pad要好幾千,差的也要一千塊錢,乙個車間少說也有五六個人,印表機配紙張才多少錢。且不說移動裝置還有損壞的可能性。

新技術取代不了舊技術的根本原因在於經濟問題,新的成本比舊的高,誰還那麼努力推行新技術。別說人思維方式定了學新東西慢,一句話,乙個月學不會滾蛋,學會了有獎金,我敢打包票三天工人工程師給你弄的很熟練。

11樓:瓶子大人

其實是歷史慣性,沒有那麼複雜。AutoCAD承擔了早期藍圖的電子歸檔任務,零件優化借用改進就直接用AutoCAD改圖了,設計有延續性,這批零件是沒有三維的。也許你會問,為什麼不轉換成三維?

根據二維圖紙畫三維是很繁瑣很費時間的事情,由於軟體問題,設計人員可能需要同時維護三維模型和二維圖紙,但三維模型對於零件生產加工作用不是很大, 設計人員對三維模型的維護並不是很上心。很多時候有些零件二維圖改了好幾版了,但是三維還是第一版。不過現在情況是有好轉的,如果你選擇引數化設計比較徹底的軟體,比如大家都吐槽的proe(三維模型可以驅動二維圖),去設計新產品,每個零件都有三維模型和對應的二維圖紙,產品維護起來是非常方便和準確的,這是一勞永逸的事。

對產品的模型和圖紙要求是效率,準確和統一,在企業裡,不要把過多的精力和時間浪費在三維轉二維,二維倒三維上,設計還是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地。但是,你的空間轉化能力還是要有的,在學校時要好好練一練。

12樓:劉莉

與神舟學院的教授溝通過這個問題,零星記著有以下幾條……

1、存在即合理,二維圖100多年到今仍有強大的生命力,是因為其適合某些應用場景。如有時用二維線條簡化表達,比建模型要快……

2、三維軟體原則上可以不用出二維圖的,現在大家也在向這個方向努力,但在技術環境未能滿足之前,二維和三維還是共存的。

3、人們腦子裡都是三維的,看到的摸到的都是3維的,但用2D去表達,每乙個介入此流程中的人,都需要在腦海中去將2D組合成3D的工作,這也是原先2D繪圖在大學要開畫法幾何課程的原因。

4、有了3D,所見即所得,大家都圍繞著實際的形狀去表達、溝通直到製造。此時的2D只能說是3D的副產品,是為了滿足某些傳統需要而保留的。

5、現在航空航天等推行MBD、pmi,是為了實現三維落車間,而不是原先的圖紙落車間的方式,來解決原先模型與圖紙的管理問題。

13樓:一條一夕

本人就是設計人員

說白了就是行業問題,現在越來越多的行業要求有三維數模,而且還得有二維圖紙。而三維數模cad太次,幾乎幹不了,用三維軟體做完三維直接轉二維相對簡單,而如果用cad再做,相當於費二遍工。 現在汽車行業,飛機行業,工程機械行業,因為機械結構複雜,純靠二維圖紙看結構的非常困難的,所以幾乎都要用三維數模,目前飛機行業全部用catia 因為飛機三維曲面多,且複雜需要各種模組,catia比較全能。

汽車用catia的多,少部分汽車企業用ug,慢慢也在轉化用catia。工程機械用proe 和ug的多。

什麼用cad呢? 工藝流程圖,電路圖,建築圖, 這些幾乎不要求三維數模,因為相對圖形簡單,讀圖不複雜,尤其在企業裡幹工藝人員的,工藝流程圖是非常簡單的,主要是工藝方法,要三維數模沒有必要。 就算是建築行業,要三維立體也只是在做效果圖時使用,真正的施工還是靠二維圖。

而純做二維的話,cad相對來說比較方便,劃線可控制精準,而且多年的應用已經形成一種行業習慣。 電路圖就幾乎沒有用三維軟體的,因為電路的線連線,不是面連線,用三維資料反而複雜

14樓:

說點最基本的

例如你用catia做直接出2D圖,出來檢視方向、線條已經全都好了。

而用CAD繪製的時候則需要你分清第一角檢視和第三角檢視,因為投影出來的影象是不一樣的,說白了cad就是幫助你建立最基本的構圖方式,讓你明白你所繪製的每一條線條是怎麼來的。

cad就好比是金字塔的最底層,你自己的金字塔能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完全取決於它。

15樓:葉昆

建築業內人士看來,autoCAD和天正都不會的,連行業准入機會都沒有。你說你會bim,會ai,會犀牛,那不是搞笑嘛。

雖然現在三維軟體是很強大,revit是挺好的,嚴謹的圖紙不出錯,我們也知道。可是建模實在是太麻煩了。別人一年cad畫圖可以做五個專案,你一年revit只能做乙個。

收入起碼少了一半,留不住人的。老專家很多也只會cad,其他專業水電暖也要會revit才能很好的配合,有些人學不動了,也不愛折騰了。小地方就給那麼多設計費,人家沒要你出三維圖,你傻傻的弄一堆精確的bim圖紙給他,結果人家看不懂,不是吃力不討好嗎?

當下做專案是在甲方已有認知能力內提供給他們最滿意的服務,而不是無限擴大自己的責任。

16樓:Sand沙

注塑模具設計10年,我們一般CAD指二維平面圖。乙個個細小三檢視組成了氣勢洶洶的複雜結構圖。可快速修改,可最大範圍清晰的全域性審查看紙,心中默念:

鑼絲,頂針,運水,進膠,法蘭,頂棍。我承認3D曲面的細節表現很強大,要求操作人員的空間想像能力比二維差遠了。

17樓:曾志宇

我來給你講講什麼時候用cad。

1,畫總工藝流程圖。這時候基本就是方框圖。cad打字,連線都很方便。新增減少也方便。

3,畫各類分析圖,受力,拋線等。

4,總平面布局設計。道路,進出位置,轉彎半徑裝置平面佔位等。和甲方cad 等高圖,管線圖,給排水,座標圖是否能對上。而且移動修改也方便。(甲方存檔的基本都是cad圖紙)

4,與設計院和兄弟單位溝通。不只是cad還基本都存為04版本。

5,圖紙的電子存檔。車間的下發。這都是二維。就是三維製圖的也轉成二維。

6,各部門配合交流,cad。實際工作中有用pro/e,ug,sw。但是這些格式互轉會丟失很多重要資料。材料,公差,光潔度,基準,備註等。所以一般數模和cad都給。

7,反正都要打二維蓋章,簽字。

8,立體建模不適合修改,關聯尺寸太多。

為什麼在二維的平面上可以畫出三維的效果圖?

123456 其實二維是xy 軸 z軸指向裡邊或者外邊,看座標系怎麼定義了,然後運用平移旋轉將在這個原始的座標系下的點 二維的 隨著座標系一起旋轉,平移再旋轉就變成了我們平時畫的那種三維座標系,而點,線什麼的只需要乘上相應變化的變化矩陣就變成了在變化之後的座標系下的乙個點的座標,他和之前的點是一一對...

哪款軟體可以實現基於多張二維影象的三維重建?

Luke Liu Colmap 目前sfm pmvs的SOTA方案,而且github開源 Win Mac Linux都有對應release版本 天龍暢易閣搜號網 openMVG PMVS 利用openMVG和PMVS實現三維場景的點雲重建 上述博文是在linux下的配置過程和簡單的demo Alle...

三維物體的二維展開是什麼樣?

帶帶帶腦斧 三維展開成二維理論上不存在的,因為二維世界沒有高度的,以我們現在的知識來理解是不存在沒有厚度的物體,就算把三維物體切割成比夸克還小的東西平鋪起來也是有厚度的。 艦隊指揮官 三維物體的二維展開是個假命題,也是三體裡最致命的硬傷。上邊答案裡很多說的是三維物體的表面展開,拜託那本來就是二維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