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沒有牛頓 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家了?是現代人變笨了,還是地球的規則已經被人類探索到盡頭了?

時間 2021-05-11 15:38:21

1樓:高山流水

不是現代人變笨了,而是因為人類太聰明了,以至於聰明反被聰明誤,被已有的理論和慾望所蒙蔽。實質上,正確的科學理論沒有唯一性,每個人都可以像牛頓、愛因斯坦那樣「創立」乙個不一樣的理論體系,而且可以相互演化、相互相容。

2樓:I老蔡

因為物理學上"低垂的果實"基本上都已經被摘完了.

如今的學術, 系統性不比以前那麼粗略了, 更何況資訊科技的發展, 使得各種最先進的前沿思想得以迅速傳播.

3樓:Carry

牛頓先驅所以偉大但也不可否認經典力學後人的補充和深挖也出了很多偉人只是都在牛頓提出的基礎上深耕現在有量子力學學說只是沒變現人們難接觸到所以覺得沒發展科技軍用到民用都要好久何況這些高新技術普羅大眾還是記得身邊的事多點地球規則遠不止於此現在即將開啟工業4.0 時代會有大變化的石墨烯應用 5g+物聯網 ai 醫療科學核聚變都是會直觀反應在民生的

4樓:薛丁格的老貓

牛頓到愛因斯坦用了200多年。亞里斯多德到牛頓用了一千多年。

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之前,物理學界研究牛頓力學到了及其深邃的地步,才發現了一點點理論與實際不相符的地方。經過了前人的鋪墊,愛因斯坦才能靈光一現,創立相對論。牛頓也是在第谷,克卜勒等天文學家的觀察結果上計算出了萬有引力公式。

現在對於相對論,量子物理的研究還沒有達到愛因斯坦那個時代對於經典力學的研究程度,積累還不夠,想要創立全新的理論體系時機還沒有來到。

5樓:萬國勃覽會

因為20世紀物理學發展得太快,以至於二十世紀上半葉迅速衍生出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兩大板塊。而這兩大板塊的迄今為止最高的理論體系是廣義相對論和標準模型下的量子場論理論,廣義相對論的開發絕逼是愛神的神來之筆,它本應該再晚個幾十年出來。所以現在整體上是理論水平太高而實驗不能完全跟得上,所以比方說有問題出現但是遠遠解決不了,我能想到的乙個問題是暗物質和暗能量,就是測的跟算的不一樣的問題,所以才說有我們「看不到」的物質與能量。

但是這種說法顯然聽著就很突兀不完美,我個人傾向於應該是現有理論在套用全宇宙的過程中存在問題,就像用相對論修正牛頓運動學一樣,真正的宇觀圖景很有可能需要更加基本的理論加以解釋。但是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主要停留在觀測加計算的層面,實驗則沒有完全跟得上。理論的準確性是需要實驗來驗證的,第一套完備的天文學理論體系是第谷的觀測,克卜勒的總結,伽利略的運動學實驗,牛頓的力學體系加上卡文迪許對萬有引力規律的人為實驗補充大概這麼幾塊拼出來的完整體系。

之後又有了基於麥可遜莫雷實驗的觀測,洛倫茲的規律總結,愛因斯坦建立的理論模型並大膽外推出廣義相對論,加上後續的觀測結果的匹配,而對於其重要理論產物引力波進行人為設計實驗觀測的成功,則要等到最近今年才完成,也就是說這相當於才到了基本給廣義相對論擦乾淨屁股的階段,在對宇觀研究目前最重要的手段廣義相對論,我們才到了乙個相當於卡文迪許扭秤的階段。

就像牛頓的天文學體系在理論上建立完成之後,就有人不斷對宇宙進行建模,當然差距比今天要大的多,那麼今天的理論對於全宇宙的建模出現了巨量無法解釋的「暗」物質和能量,說明對於宇宙學的整體圖景的理解,我們可能至少還需要一到兩個理論框架構建流程,我所謂的流程指的需要更加基本的原理的提出,應該能進一步給光速不變原理和相對性原理給出更深層解釋的那種基本原理,我認為肯定還有的挖,只是時代所限,實驗手段不足,大概估計一下物理學大發現之間的週期,此刻可能正是18世紀末左右的等待期,雖然當時也在為電磁學開始起步添磚加瓦,但是卻是大爆發之後相對暗淡一些的時期,因為那個年代的實驗水準還無法觸碰到一系列跟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相關的現象。現在剛碰到的暗物質暗能量也是如此,所以不是沒有天才,而是時代所限。

至於量子領域體系,迄今為止在量子物理領域最權威的集大成者楊振寧先生尚且健在,標準模型的希格斯玻色子也被驗證不久,也是處於給上個理論框架搭台子的最終階段(我個人贊成楊老對於目前正處於「盛宴已過」的悲觀判斷),而且這裡面經歷了從實數到複數研究範圍的延拓,有些人在做從數學上把理論朝向四元數方面拓展的努力,如果能在數學上搞成,這將是模擬於分析力學對牛頓體系在數學形式上面昇華的貢獻,也是面向未來直面拋不拋硬幣或者是不是多世界框架的決戰的必要進展,實驗上目前為止都不反駁量子力學基本原理,所以還在實驗上慢慢推進,直到觸碰「悖論」。在量子物理相關的微觀尺度下,新理論提出的需要也在等實驗的跟進,所以我覺得在這方面也是在等,但是不排除數學上提出各類模型可能給對物理學的分析與理解上帶來進展的機會,但是根本上還是要等實驗,實驗水平的差距代表限制人類對客觀世界認識水平差距的根本原因,畢竟我是站實踐論的,即實踐才能產生正確的認識。

每一次英雄輩出的年代的大背景都是有一兩個新的基本原理被提出,而大量模型都是圍繞著新的物理學基本原理在翩翩起舞,所以物理學史就是圍繞基本原理然後逐漸拓展出完備理論並加以應用的過程,現在正處於大週期裡面相對低谷的某段相位,所以才讓人覺得今天好像不像牛頓時代或20世紀前後那樣「英雄輩出」。我個人覺得現在理論物理熱了三十幾年的能解釋非常規超導現象的理論模型,我個人覺得這不會在最底層的物理層面上帶來新的基本原理,像光速不變原理,相對性原理,座標動量對易關係,或者之前的最小作用量原理這樣的東西。這類妖孽每次出現,對物理學大廈必是一片腥風血雨,地動山搖般轟擊下的華麗重建。

當然我個人堅信人類對於世界最基層的認知還是再需要幾個基本原理的。

牛頓,愛因斯坦 特斯拉,愛迪生,這樣的天才的出現受國家狀態影響巨大麼?

細胞不吃辣堡 看個人,比如謝彥波教授,就是我平生所見所聞天賦最高的人,是一種無法描述的可怕智商。但他現在也只是個普通人,推動人類進步不僅需要天賦更需要機遇吧 把愛迪生去掉,他和其他幾位不是一類人,他也就是乙個企業家而已,什麼發明家,被人誤解太深。特斯拉可以和牛頓,愛因斯坦並列,不過好多人不了解而已。...

為什麼牛頓 特斯拉 愛因斯坦 錢學森等人晚年痴迷神學超自然現象?

Dodo 人家牛頓可不是晚年,人家一直相信有以太存在,可能晚年感慨多了,或者說只有神學能夠更好的解釋世界的真相,不過也不一定吧,霍金晚年依舊說不相信宗教啊! zhaoyi 你好,這句話裡有兩個重點必須得指出來,1晚年 2神學或超自然 1 人到晚年,時光有限。有些相法,思想,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驗證...

青年時代的牛頓,高斯,愛因斯坦水平會比現在的國際奧數,奧物冠軍級選手高很多嗎

不知道 搞學術和解體是兩回事兒,但你提牛頓和高斯,或者再加個尤拉,這幾個人隨手就能把奧數冠軍全滅了。高斯從小開始就是一邊學習一年完善教科書。解決前人提出的數學猜想就是花一晚上寫作業的時間。尤拉走過的地方,隨時用數學建模,奧數多少分支都是他隨手解決乙個問題創立的。牛頓主要精力不在數學,但他要專注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