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一直探索火星?

時間 2021-05-10 17:22:17

1樓:Hook

火箭專家,宇宙航行之父,齊奧科夫斯基:「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裡,開始他們將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氣層,然後去征服太陽系。」

60年的發展,人類不僅走出了搖籃,還不斷續寫著進入深空的新高度,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永無止境。

火星與我們的地球有很多的相似性,火星的結構與我們的地球一樣,也是由地核、地幔、地殼組成。火星比地球小,地球的半徑是6378公里,而火星的半徑是3397公里,差不多是地球的一半。火星的體積約是地球的1/7,火星的質量大概是地球的1/10。

和地球一樣,火星也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火星也有晝、夜之分,火星的乙個晝夜時間是24小時39分35秒,一天的時間比地球長40分鐘。

因為上述特點,火星是太陽系除了地球最有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關於火星生命和火星人等讓人興奮的話題持續了幾十年。

隨著科技的發展,在火星上發現了水的存在,更是使火星存在生命成為當下熱門話題。

火星的現在是地球的過去還是地球的未來,是當今科學界的乙個重大問題。

2樓:笑笑

樓主提問證明愛動腦子想問題。

我認為美國曾經肯定受到某種提示,不然為什麼不探索其它星球?不要說什麼已經探索過發現不行種種的話,美國當年探索外太空時,中國正在玩尿泥呢,80年代初大陸黑白電視演過馬丁叔叔這部電視劇集,引進美國的當時,所以我覺得,美國比任何國家都早的得到某種提示,具體資訊除了美國,誰都不會知道的,也不會被知道,不然怎麼可能就探索火星而不是其它星球呢,個人理解

3樓:未解三分鐘

近年來美國的民間資本家和國家航天局都對火星有異乎尋常的熱情,馬斯克更是雄心勃勃的準備10年之後登陸火星進行殖民,最終在火星上建立第二個人類文明,NASA的洞察號火星車也順利降落火星,主要任務是研究火星的地質情況。

乍一看美國似乎真的在「瘋狂」的探索火星,但其實美國一直都是探索火星的主力軍,從上個世紀開始就對火星進行了詳細的考察,火星車也是一輛接著一輛,可以說美國現在是地球上最了解火星的國家,進入到21世紀以來隨著航天技術的穩步前進,可以說現在美國已經初步具備了登陸火星的能力。

目前人類航天技術的最高峰就在美國,而人類在21世紀的發展重點將是外太空以及月球和火星,所以美國肯定會在其他國家有能力登上火星之前搶先一步抵達火星進行實地考察甚至開發資源,不出意外的話第乙個登上火星的人類也會是美中國人。

人類的宇航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自然而然的就會前往月球或者火星,美國目前已經確定了重返月球的計畫,而我國的嫦娥工程最終目的也是在月球建立基地,未來我國也會逐步把重點轉移到火星身上。

現在美國對火星的「瘋狂」探索只是人類航天時代來臨之前的小插曲,21世紀末以及整個22世紀都將是太空時代。

為什麼火星比月球更適合人類居住,探索月球比火星多?

233 不請自來。可以說目前探索火星所面臨的困難基本都是距離導致的,包括但不限於通訊,成本,可靠性。以目前的技術水平,通常地火轉移軌道大約需要飛行半年時間。而通訊延遲也是以十幾甚至幾十分鐘來計的。因此火星探測對於探測器的可靠性以及自主性都有著很高要求。這也是為什麼火星探測器的成功率只有大約一半。而月...

窮人為什麼一直窮,富人為什麼一直富?

李嘉圖 不是 窮人為什麼一直窮,富人為什麼一直富 是大概率,窮人要一直窮,大概率富人會一直富。窮人除了靠自己努力,沒有其他可幫你的了。就算別人願意幫你,那也是你非常出色才行。但是非常出色的人總是相對於比較少的。所以只要富人自己不作死,就很難變窮,因為他們從小就起步很高,長大後有很廣的人脈,有充足的啟...

乎友們,一直很想問,為什麼美國不考古啊?

或許你知道考古學基本發展過程?古物學,進化考古學,文化 歷史考古學,新考古學派 過程考古學派 後過程考古學派。賓福德就是新考古學派的領軍人物之一,今天考古學界依然還在理解繼承他的學術遺產,剩下的都不用說了。 旺財 啊這?陳勝前先生寫過一篇文章 去美國學考古 發在他的個人blog上面,他本人好像是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