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類在航天領域的投入是否與它對人類的重要性相匹配

時間 2021-05-09 00:17:56

1樓:Deepeve

匹配的!

這是乙個視角的問題,不同的視角,有不同的側重。

你三天沒吃飯了,現在糧食方面的投入肯定是最重要的;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越來越爽了,尤其是有能力發展航天的發達國家的人民,為什麼要去考慮億萬年之後的毀滅?對於普羅大眾來說,視角是非常狹窄的。

當年美蘇爭霸是航天發展的高潮,但根本原因不是航天,尋找另外乙個家園,而是在對抗中展示自己的勢力,建設自己摧毀敵人、儲存自己互相確保毀滅的能力。這才是當年的緊要問題。

2樓:雪國海灣

表面上看是航天,背地裡還是軍事。假如星條旗有一天都插到了火星,五星紅旗還只能在近地軌道徘徊,那就相當於人家多了乙個星球的領土啊。

3樓:

與人類理解的「重要性」相匹配。什麼是「最重要」?

舉個例子,什麼對人最重要?繁衍?或許對某些人或基因來說是。

現在出現很多不婚丁克或只要乙個,這就是在這些人的認知中,基因的延續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了。

追求享樂、追求自由、……成為最重要的事,脫離生物性本就是人與眾不同的地方。

航天最大的意義是「備份」。

從某些角度看,航天是價效比極低的一件事(實用角度看),遠不如虛擬化微型化實用。

沒有星辰大海的人類,是有風險的,或許幾個世紀後就滅絕了。

但我們需要為遙遠未來的不確定性做備份,犧牲現在人類的幸福麼?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有關部門

4樓:木凡於野

不匹配,總體上人類在航天領域的投入仍然極其有限。

但現階段人類面對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自身內部矛盾,比如大到不同文明間的對抗融合問題,小到社會內部資源分配不平等問題等等。。。從整體看,這些問題仍將長期作為主要問題困擾我們。

而星辰大海只是乙個長遠理想。

更何況關於宇宙尺度航行方面的問題遠超現在人類能力。單是光年單位級別的距離都是乙個很麻煩的問題。這些大多都還停留在空想甚至玄幻階段。

不負責任的講,由於宇宙距離等尺度的問題,說不定宇宙整體最流行的就是宅文化。大家各自都只能宅在自己的星球上。像黑客帝國電影一樣天天過虛擬的生活。

就像人一樣,年少無知時總會有很多很美好而不現實的幻想。長大了就老實過日子了。

目前人類還是無知的,是嗎?

王時舟 人類已經擁有了太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才構成了我們今天這樣高度發達的狀態,雖擁有知識的狀態不太均衡,有發達的地方,有落後的地方,但即使是落後的地方,也比幾千年前的知識豐富了許多。 張聲付 將乙個健康美好的生命體或社會通過生長或發展使之成為病態或毀滅 死亡 叫生活。自然設計原理就是大自然 宇宙 首...

目前人類進化的方向是什麼?

雨幹 人體的進化,適應未來的發展,未來的生存環境 宇宙飛船的生存環境,異星球的生存環境,多維度的生存環境,近光速的生存環境等 預計的人類發展方向 精神方向 1 意識 2 靈魂 2 1 靈體 2 2 靈魂 物質方向 1 肉體的進化 1 1 強化 1 1 1 以肉身的鍛鍊或獲取更強的食物,促進人身體的進...

為什麼目前人類沒有在太空啟用自旋重力艙

RNAVision 廢了那麼大勁上天,為了和地表一樣生活?這跟去馬爾地夫度假,結果被一群四川大媽拉去血戰到底有什麼區別?現在上太空的機會不多,還是多利用地表難得微重力環境吧。以後機會多了,微重力不稀奇了再來考慮模擬重力不遲。 ncc21382 現在空間站的用途是科研,科研看重的就是長時間的微重力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