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球作為飛船飛離太陽系需要什麼科技水平

時間 2021-05-07 19:25:00

1樓:

其實不需要什麼科學技術,只要認識q就可以了,乙個彈指送到合適的恆星上最合適的宜居帶

——————

其實可以開發曲速科技,在地球上製造乙個超大的曲速引擎,用太陽充能,然後充夠了直接把地球包進曲速場跳到相應恆星的宜居帶座標上,不過這個曲速技術一定要開發到很高的級別了,畢竟你要在幾個小時內送到幾十甚至上百光年外,不然行星的生態系統藥丸,基本熬不過幾天,越快越好(真他媽要像流浪地球一樣搬地球,只要沒多久地球的生態就被徹底摧毀了,時間太漫長了),準確度也要很高,安全係數也要很高,否則跳出曲速不是跳錯位置就是跳進恆星裡或者跳進不可描述的空間緯度。

其實有曲速技術完全可以造一堆移民船了我幹嘛還要搬地球,無非就是再開發多一套行星級大氣處理器改造合適的殖民星球的大氣結構就可以了(異形裡維蘭德公司就有這種技術,連lv426那種寸草不生的地方都能改成可呼吸的大氣,還能下雨),最好再開發一套行星級護盾系統充當磁場用,還可以順便擋隕石擋外星人,沒有合適的頻率你就進不來,有那種技術我連無磁場的星球都能改造成殖民地,即便是火星土衛6之類的都能殖民咯夭壽了,最多只是時間問題。

而且搬了地球就算安全到目的地後由於環繞軌道的變化,引力場的變化,地球甚至可能會停轉或者傾斜角度不對或者倒著轉,整個星球生態系統都會大亂,你還需要給星球安姿態控制脈衝引擎重新調整軌道調到類似太陽系的正常執行水平,不嫌蛋疼嗎?

(除了曲速引擎也可以是質量中繼器)

2樓:

一.我記得有人提出過乙個辦法,利用小行星充當引力的運輸工具,在各行星軌道穿梭給地球增加能量慢慢加速提公升軌道。雖然時間漫長但相對可行多。

飛不出太陽系但至少能避免被吞沒或者燒成地獄的厄運。

二.按電工說的使用核聚變推進,地球的大氣和磁場都會嚴重阻礙噴氣,加上聚變本身的發熱。那太陽還沒膨脹成紅巨星,無數行星級聚變引擎的發熱和超高溫等離子體噴氣先把自己給烤的慘不忍睹了。

要發熱低可以,降低引擎功率推力。不過那樣加速就慢了,可能需要成千上萬年甚至更久慢慢加速。抵達目的地後同樣也成千上萬年減速。

那樣的話就牽扯千百代入,社會學難題不比技術問題小。同時地球軌道的改變也會導致跟其他天體引力的互相影響。可能引發撞擊那可能不只是小行星,甚至可能是其他行星、矮行星,例如火星、穀神星的,就不是電工筆下開著小戰機的敢死隊能搞定的了。

三.你希望把地球加速到多快?假設要把地球以1%光速恆星際航行,聚變引擎噴氣速度為20000千公尺秒,考慮到加速和抵達的減速以及路上地球磁場跟星際介質產生阻力等損耗,大約要把地球近30%的物質當推進劑噴掉。

這影響和工程量你說大不大?

四.為什麼要讓地球飛去另一顆恆星?劉電工的那套是徹底毀滅了地球的生態系統,而地球最寶貴的就是生態系統,流浪地球裡也強調帶地球一起走就是為了生態系統、完美的迴圈,然而你帶地球走沒法帶著活的生態系統抵達目的地,一切都要重建,有何意義?

如果要儲存地球不被太陽吞沒,那加速提公升軌道到小行星帶以外就行了。難度比恆星際飛行不知低多少了,當然風險同樣巨大。

五.要延續人類文明,造船跑路更容易,流浪地球說能造出加州一樣大的飛船。能造出那麼大的飛船還無法搞定長期的生命支援系統以及對新家園的適應技術,例如轉基因作物、微生物等?

科技樹點錯的偏差也太大了、也太無能了。

3樓:nick

至少是比星艦還要一兩個級別的技術,直接讓乙個行星來抗衡太陽的引力,這需要的能量也太大了吧。核能肯定是比較勉強,輕核聚變或許可以試下如果量夠大技術足夠成熟的話。就目前來說沒有可能甚至都沒有對應的基礎理論。

4樓:新小東

劉慈欣寫過了呀。流浪地球。

具體是通過地球上安裝核聚變發動機對地球加速和調姿,並圍繞太陽做超大橢圓軌道運動利用太陽引力和聚變發動機,加速到第三宇宙速度,就可以逃出太陽系了。

5樓:李同學

所有願意離開的人類虛擬化存起來,建乙個航空母艦那麼大的飛船,留幾千個速凍的各行業的精英,幾百年後找到乙個適宜的星球,開足馬力造人,把原本的記憶裝回去,這樣多簡單@舒云光文海

6樓:喬捷

靠人類肉身是無法實現星際航行的,幾千上萬年的航行時間,靠什麼來維持人類的生命呢?要維持穩定的溫度和生態迴圈需要的能量大的難以實現。另外建造超大規模的星艦也是很不經濟的,需要的物質和能量大到遠遠超出地球的能力。

很多人寄希望於黑科技,試圖在理論之外尋找穿越時空的方法,我謹慎的認為這是徒勞的。

實際上人類要實現星際航行,帶上DNA就可以了,其他的資訊靠AI和計算機來儲存,這樣根本就不需要建造大規模的星艦,小型的探測飛船就夠裝了,動力方面用化學火箭是不現實的,可行的方案是用太Sunny帆加上等離子電推引擎,這樣需要的燃料消耗是最小的。另外,找到宜居星球的概率是很低的,所以需要大量的發射這樣的飛船去各個臨近星系,一旦發現宜居星球就進行登陸並啟動文明重建程式,使用機械人和AI在目標星球上不斷建造可自我複製的機器,然後完成對目標星球的建設,接下來就可以孵化人類這種生物了。這就像隨風飄揚的種子,在不掌握黑科技的情況下,文明在宇宙中的傳播估計只有依靠這種原始的方式了。

補充下,題目是說把地球當作飛船,也就是讓地球脫離太陽系,這個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可能性的。要讓地球脫離太陽系,必須把地球的軌道速度增加至少16.7km/s,需要的動能是天文數字,大約是8*10^34kJ的能量,用質能方程計算大約需要10^15噸的質量轉換為純動能,這大約需要太陽燃燒一年所釋放出的總能量吧。

就算這樣地球獲得的脫離速度也就46km/s,這點速度要想到達其他恆星系至少也要幾十萬年吧,而在航行過程中地球沒有了太陽的照耀會變成一顆冰冷的死亡星球,要維持地球的溫度又需要巨大的不可思議的能量。就算解決了能量問題,怎麼推動地球加速又是乙個無法解決的問題。要讓物體獲得速度必須利用反衝運動反向拋射物質,拋射出去的物質速度必須超過地球的逃逸速度11km/s,否則會被地球的重力拉回來,問題是地球上是有大氣層的,高速粒子與大氣層發生劇烈的摩擦,會將地球變成一片火海,而且很快大氣層會被高速粒子給完全剝離掉,地球變成乙個沒有大氣的火球。

7樓:camper

大部分需要解決的問題基本指向能源,人類需要獲取一種可靠高效且大量的能源,比如可控核聚變(最低要求)。

同時要點出的科技樹非常多,地下永固工事的建造,維生系統,包括社會結構和社會理論都需要大幅度的改變。

私以為如果要到這種科技程度,人類的跨星系航行能力應該不會差(當然可能科技樹點歪了,沒把亞光速超光速引擎搞出來)

在太陽系中如果宇宙飛船不是以地球和其他行星體間的平面左右飛,而是上下飛會怎樣?

Phy 當然可以。但是,我們是否做一件事,不在於有沒有能力,只在於意義有多大。如果這樣發射探測器,看到的東西除了太陽,都很少很少。八大行星都太暗淡,可能淹沒在星海中 行程中遇到的都是虛空,極小的概率有個彗星可能劃過,奧陌陌之類的外星來客探訪幾百年或許就一兩次。 隆隆龍 1.太陽系內主要天體軌道都在乙...

如果太陽系只有太陽和地球,那會怎樣?

小莊 我覺得不會。因為宇宙當中肯定還會有一些物質對我們人類和地球有影響,可能是一些磁場或者是物質才能維持地球的機能或者是其他一些科學還沒發現的東西,可能都有密切聯絡的,只是我們還沒發現而已。 Vicky 對於我這種菜鳥來說,我能想到的就只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全部滅絕,先不談地球媽媽被太陽系的各種 大石...

宇宙飛船為什麼飛不出太陽系呢

seven 太陽系或稱太陽的勢力範圍比人類普遍認為的要大的多,大家知道的奧爾特雲遠端距離太陽大約10萬個天文單位 1個天文單位相當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約等於8光分 在奧爾特雲之外還有相當遠的距離都在太陽磁層範圍之內,可見太陽的地盤是很大很大很大的。宇宙飛船如果不根本性的公升級引擎驅動方式,那就別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