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個成熟的文人會有共性嗎?在性格上,處事上抑或態度上?

時間 2021-06-09 09:02:25

1樓:劉寄奴

對於李敖這個人不了解,不做論述。

對於文人我從未近距離接觸過,也不曾去了解過,亦不多論述。

只是想說一下之前聽過的一句話。

「當時鐵凝去看冰心的時候,冰心說過來,她就過去了,趴在大師的腿上,感覺到的是大師的氣息。」

只大概記得這幾句,但是我第一次明白了一件事情。

乙個成熟的人,亦或是成熟的文人,若說有什麼共性,那就是都有一顆敬畏的心

2樓:

不知道在題主眼中什麼是成熟的文人呢?外圓內方,還是處事泰然?

可我覺得,這個沒有定論。

成熟的文人在處事態度上確實都有共通之處。他們已經見過人生百態,閱經天下經典,清醒又自持。可我也認為,這是他們唯一的共通之處。其餘的,就沒有了。

聰明而有才華的人明了世事以後,當時的態度總是不大相同的。縱使以後後悔,可是誰能說他當時一定就不成熟呢?

3樓:萇楚沃沃

從問題與描述來看,弱弱問一句,你是覺得李敖不成熟嗎?

前幾天看到一句話,山本文緒說「所謂自立也許是同他人、同隨著歲月變得不同以往的親人構築起讓自己心情舒暢的人際關係。」

與身邊的人構築起舒暢的人際關係,是你想表達的成熟的意思嗎?

我以為,文人之所以為文人,不是因為共性,倒是因為他們每個人身上的個性,豐子愷之所以為豐子愷,是因為他佛系的個性。有如魯迅的計較,也有如蘭德「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悄悄的,一副從人群邊溜走的樣子。有川端康成的冷穩,也有三島由紀夫對於武士道的苦苦不放手。

有謙和如李叔同的,也有狂傲如劉文典的。有豪放有婉約。有從開始就不計較名利的,也有畢生都掙扎在官場裡的,還有終其一生終於沉浮看透而退隱的。

而正是因為文人的不同,也才讓文學千姿百態不是嗎。

其實你欣賞乙個怎樣的文人,也許正是表達了你的處世態度。你欣賞豐子愷,也欣賞他「月中無樹影無波」的心態。而你的老師,那幾個同學,也正好和你的處世態度不一致。

我想,我們可以通過作品去看他們那些乙個又乙個不同的靈魂,是燃燒的,還是冷到冰點的。但卻是都是乙個又乙個不同的靈魂。

處世態度,我以為不該作為成熟與不成熟的評判標準。

蘇軾是乙個庸碌的文人嗎?

清浦 要想真觀察 認識乙個人,要在最快樂時看他 最痛苦時看他 得失取予時之際看他。不同人對於庸碌有不同定義。我覺得,乙個人能直面生死,已經是不同凡響,值得佩服了。小的得失 傷財丟物,大多數人已經氣急敗壞了,何況生死?即使是裝的,最後一刻還能不慫,也是鐵骨錚錚了。蘇格拉底在行刑臨死前,在監牢裡與門徒談...

文人是乙個什麼樣的存在?

佬柒 應該是代表乙個時期國家精神層面高度的一群人吧 我不認為文人只會瞎逼逼,這樣太反智了 超理想的是那種勤求博採,教化蒼生的大咖,嗯,民族的脊梁! 菜根士 文人 文術者也。歷來有文人有武人,武人且不論。文人,作為中國歷史上一種獨特的存在,暫且稱之為精神存在,他們奮發學習,研讀經典,從前人的思想中找一...

乙個性格不健全的人,會有什麼前途?

噹噹 不管是什麼時代的人,大家都會希望自己能夠過好一生,成為乙個別人羨慕的成功人士,但是想要成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果不懂得為自己的人生拼搏,不懂得將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就很容易會被社會淘汰,所以雖然人人渴望成功,但是在成功的路上往往會因為選擇不同,有的人被淘汰,有的人在前進,所以只有一直堅持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