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手機UI設計趨勢 去線留白

時間 2021-06-09 06:27:22

1樓:李工

去線的前提是留白區域要足夠,去線和留白的原因都是為了減少視覺干擾。所以兩者根據情況決定取捨,並無絕對的對錯。所有的設計都不存在絕對化。

2樓:AndrewChen

瀉藥。首先,合理,但並非完全合理。

這種「去線留白」的風格其實很早就有人提出並實施了,用逼格高點的詞彙講就是Complexion Reduction美學(紐約的使用者體驗設計師 Michael Horton 在 2016 年提出),特點就是大標題、大留白、克制用色、更高辨識度的圖示等等(比如ios11的icon全部由線性轉變為了面性)。

包括之前谷歌的all white風格的概念設計語言(後來證實是Adam Grabowski 和 Nicolo Bianchino對谷歌設計語言的二次創作),也基本算屬於這個範疇。而去線留白就是其中乙個特點之一——去形式化

這種特點相對於以前無疑是進步了,

對於產品,分割線同時包含了線內距和線外距,但是用留白來代替分割線後,無疑壓縮了兩者的間距,大大提公升了介面的利用率,有限的空間中,就可以呈現給使用者更多的內容;

對於設計,如果加入分割線後,在進行表單中元件、元素距離調整的同時都需要調整這個該死的分割線(鬼知道我之前為了滿足畫素一致浪費了多少時間調整這玩意兒)少了分割線,自然大大提高了作圖效率;

對於開發,樣式中無需加入border,只需要考慮兩者的margin大小就行了;

對於我們親愛的使用者,沒有了這些視覺噪音,可以讓他們短時間內更好的把注意力聚焦在內容上,而不是被一些「裝飾」分散。

當然,去線留白也不是一點壞處都沒有。

首先,使用者閱讀表單最明顯的乙個隱患就是,可讀性的降低。比如魅族的這個表單,標題和內容間距過大的情況下,沒有了分割線的橫向分割,使用者更傾向於把標題們看作一組而縱向閱讀。

其次,這個視覺手段只是對於特定的介面或者模組,如果單純為了留白去拋棄其他的視覺分割手段就完全沒有必要了,設計本身就需要考慮它所在的特定場景,就好比ios的大標題並沒有貫徹到時鐘應用裡一樣,本質上都是為了使用者體驗。

想去做UI設計或者產品經理報網課還是去線下學習?

大魚 今天刷知乎,推送了你這問題給我,說一下我的觀點首先在職業選擇上,UI設計是有機會轉產品經理的,當然你得要有產品和使用者,運營思維。然後說是報網課和線下學習 根據你的情況,目前只能去做銷售,所以你是想盡快獲得乙份還不錯的工作,我是建議你去線下學習,因為線下學的快,學的穩,畢竟乙個老師天天在背後錘...

如何評價手機外觀設計的大趨勢?

外觀嘛,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你只會盯著電子螢幕的上半塊區域,所以外觀就淪為商家打敗競爭對手的手段。再者,不管是怎樣的外觀都會受到技術的限制。其實我更看重手機的觸感,就是手機材質的選擇上。 高登輝 外觀能有什麼趨勢,都是跟著功能走了,功能才是第一位的,所有的外觀都是對功能的妥協。至於18 9是有創新,但...

如何看待UI設計師在設計App原型圖時候只會去找出類似App類似功能照抄?

先入場者或者在市場競爭中佔據主導地位的友商已經教育了使用者,你作為後來者最快降低使用者學習成本的方法就是維持競品的基本排版與互動邏輯,自己做點視覺修改。這就好比Windows和macOS的互動差異比較大,使用者在兩個系統間切換時學習成本就會比較高。 馮帆 因為你菜,所以你只能抄,抄襲能夠快速的完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