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溫度採用線性而不是對數記錄?

時間 2021-05-07 04:07:24

1樓:Xenapior

雖然這主要是乙個傳統習慣的問題,但這個習慣也蠻不錯的:

現有定義(絕對溫標)正好與分子平均動能成正比,哪個還能比線性函式更簡單?

現有定義下傳熱速率與溫差成正比,同上。

由於以上原因,一杯50度的水混上一杯10度的水,就是2杯30度的水,算起來多方便啊。

2樓:趙泠

實驗室裡已經能產生熱力學溫度是負數的狀態(負溫度),對數函式表示不了。

需要記錄溫度的不止高能物理,取常用對數時許多生化反應的溫度記錄需要精確到小數點後多位,比線性記錄還麻煩。

在日常使用中,天氣預報之類使用攝氏度比使用「常用對數開爾文2.40」、「常用對數開爾文2.42」之類三位數字也要簡便和直觀。

3樓:

定義這種東西,我覺得和民科不民科沒啥關係。但我覺得基本原則應該是只要用著沒問題就不改。

至於科學家們,真的無所謂,反正他們總會算。

4樓:

事實上一攝氏度已經是乙個比較大的單位了,平常我們可能感覺不到,但乙個驚人的事實是現在的全球平均氣溫只比冰河時代高6攝氏度。所以顯然生活中用你這個標準肯定不可取。但如果是科研中,其實也無所謂,只要用著方便,定義這麼一種溫度標誌法也不是不可以。

為什麼電影《地久天長》採用非線性敘事?

JessieYang支言碎語 我看過 暴走看啥片兒 對王小帥導演的專訪,他有提到使用非線性敘事是因為,這是乙個故事的回溯,很多人在回憶自己的經歷或者過往的時候,往往是顛三倒四的,說了這一段,再說那一段,又想起前面一段還沒說完,所以他就是按照人的意識的一種方式來剪輯。而且我覺得非線性的敘事有時候也逼迫...

為什麼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量度而不是平均動量的量度 即為什麼溫度正比與v 而不是正比與v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我不能給你解析的回答,但是可以幫你理解,通過極限分析的思想。絕對零度,任何物體都變成了凝聚體,也就是分子被束縛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能做微振動,也就是動能很小。在高於臨界點的時候 例如水 永遠也不能被液化,個人理解就是平均分子動能太大了,以致於不能把分子束縛在某乙個格點,所以不能被液化。...

為什麼計算機採用補碼而不是原碼或反碼?

zhanyd 計算機中的加減乘除都是通過加法實現的,那麼你肯定很好奇,加法和減法是完全不同的操作啊,如何用加法來進行減法運算呢?下面我就通過幾個例子,來解釋一下具體的操作過程。開始之前,我們先複習一下最簡單的二進位制的加法是如何運算的 二進位制是逢二進一,1001 1101 10110 最高位直接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