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 MTK 晶元方案的廉價是怎麼做到的?

時間 2021-05-07 02:04:22

1樓:

1、哪怕開始是相同水平的東西,讓中國人這麼一捧一甩也就分出高下了(沒有噴人的意思)

2、處理器造成的體驗有三:

a.手機使用感覺(遊戲,續航等等)

b.手機訊號情況

c.引數是否亮眼,balabala

3、針對電子產品的測評從一開始的拼引數過了四五年到了現在的依舊拼引數,我認為是測評業的倒退。如果想要針對技術層面去分析,那就請專業一些,不要在廠商的manual基礎上「分析」;如果是從體驗上來講,相同處理器的千元機和2000元檔的機器試用體驗,區別在哪兒?勞煩做出準確分析。

不然你說的那些引數有個卵用?

4、本人對這些技術都不懂,我是程式設計的。我是不懂什麼製程、什麼架構、什麼基帶整合(我說的懂說的不僅僅只是知道這個名字)。我在用魅藍,或許是不玩手遊的緣故吧,我絕不出來能有什麼區別。

那麼說到這:1、請某些測評站就不要打著「測評」的名義去分析了;或者請做出一些走心的、有營養的測評。(說實話我註冊個優酷,買個新機我也可以~)

5、手機、平板這種電子產品屬於某種「科技黑箱」,消費者不應該想的太多,重在體驗。而現如今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測評又何嘗不是對消費者的誤導(或者說誘導)呢。幾年前蘋果記憶體小,我們相信他不需要太多,那我們為什麼相信呢?

6、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請抱有一顆真心去感受,有的時候多數人不一定是完全對的。

2樓:yigo wisape

1利潤較高通低

2中中國人力成本低(並加班多)

3模組整合效果稍差(IP都是買),主要體現在功耗、效能上,不過差距不大,瓶頸不在硬體在軟體

另展迅聯發科都類似

你們是如何評價聯發科(MTK)處理器的?

CECH 發哥的處理器的確存在一些自己的缺點 主要是在核心排程上,核心似乎沒有穩定低頻執行的能力,低頻執行電壓高,會傾向於核心休眠,個人覺得這種策略在某種程度上會增加系統延遲 至於多數人說的GPU問題,其實從個人經驗看沒有想象中那麼重要。現在主流的手遊 個人只玩過王者,各類吃雞手遊和崩崩崩 對GPU...

為什麼聯發科 MTK 的處理器成本比高通等廠商低?

日月同輝 第乙個現有使用的晶元技術 聯發科使用正好達到最優值或者最大值,沒有一點浪費,小公尺1.5GHz的主頻其實是超頻的,那麼聯發科做的晶元不能超頻,最優值也是最大值這樣會在晶元成本上有所降低 第二個技術人員的薪酬 這個真的,ARM的那裡需要綜合的知識,而且發達國家的薪酬跟國內比有十個數量級也見怪...

聯發科超越高通成全球手機晶元一哥 成就他的卻是華為

柚子 之前聽人說滴在餐巾紙上不會被吸收,露珠狀的是真的。用各個時期的蜂蜜做了實驗,不是所有蜂蜜都有這種現象。夏末的蜜味道沒有春天的好,似乎濃度也更低,會被餐巾紙迅速吸收,但會有油質感。以上實驗用的是中華小蜜蜂的百花蜜,且成熟封蓋。 寧采臣 首先超市蜜 濃縮蜜 加工蜜和參假蜜不做介紹了。看一下吧,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