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領域或者專業裡,AI 可以帶來哪些革新與進步?

時間 2021-05-06 18:35:20

1樓:大江東去

AI有可能為裝置運維領域帶來更先進的自動化故障診斷方法。

這是因為,故障診斷本質是乙個分類問題,而目前AI最擅長的就是分類。

一些常見的機械故障型別

近年來湧現出許多面向機械故障診斷的AI演算法。深度殘差收縮網路[1](用於機械故障診斷的)深度殘差收縮網路

2樓:roybar

AI 也許沒那麼快能帶來革新,但是AI 確實在幫助人們進步

現階段的AI 主要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就說說AI 如何影響著自己從事的教育行業吧:

教育的基礎閉環還是「學練測學」,但是傳統教育無法解決的問題是「將所有(至少乙個班)學生放在同乙個標準下進行教學」,學校能做到的也就是定期進行分班(好、中、差),這樣的個性化分班方法也只是AI 的究極簡陋版了

國內的教育以高考為統一標準來看的話,所有學生有乙個共同的引數就是「時間」(即入學後不考慮留級等情況,均學到高三的春季),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如何讓每個學生在高考中考出自己能拿到的最高分,這個問題也許 AI 可以來幫你

· 使用者畫像

通過大資料的採集,AI 能生存每個學生不同的使用者畫像,這些資訊不僅包括學生的優勢/薄弱知識點、學生的能力、學習習慣等,也可能有「xx同學在週日下午3點至5點期間、晴天、安靜的環境下學習最專注,效果最佳」

· 最優路徑

有了充足的使用者畫像資料之後,結合時間引數,理想的 AI 可以計算出一條最完美的學習路徑,並且值得一提的是,這條路徑應該是在不斷實時變化的。例如乙個剛剛進入高三的孩子,學習成績中等,但有嚴重的偏科情況(理科不錯,文科很差),跟著學校的進度進行學習的話,只會讓他的理科勉強跟上,文科越學越差。

AI 可以幫助他定位到理科同步課的薄弱知識點,文科則會放棄同步的進度回到過去幾年的知識點中進行查缺補漏,並且優先安排考試佔比高、且花費更少時間能學會的知識點進行學習;

現階段我們可以讓 AI 為不同的孩子計算出在這一年內能達到的最佳成績並且不斷輔助他前進,但AI 的未來讓我們有更多的想象空間。例如在同樣時間內,在「苦練數學壓軸題壓寶10分」和「死背古詩文穩定提分20」中間肯定毫不猶豫的選擇後者,但是你也許不知道這個孩子成為偉大數學家的概率也會從1% 降到了 0.1%(此資料純屬虛構,僅舉例用)

每個學生究竟適合什麼,也許 AI 比家長/老師更清楚。

3樓:逝時若光

作為圍棋界的一員,相比其他傳統行業,AI對我們的革新可以說是「讓圍棋換了個遊戲方式」。

眾所周知2023年AlphaGo戰勝了李世石,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大致從2023年開始,AI就從伺服器級才能到達九段水平,變成了家庭電腦就可以輕鬆戰勝人類最頂尖的高手

現在隨便一款家用級的電腦,加上AI水平就能超過最厲害的人類高手(在我碼前面兩行字的一小會功夫,我家電腦就算了七萬五千個變化,這是人類所遠遠不及的。)

變化圖及左側的勝率變化。

因此圍棋的訓練方式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原本與對手覆盤總結的方法,變成了「瞎琢磨」。找問題變成了交給AI,幾秒後AI就會告訴你正確的下法。

在比賽過程中,AI會實時給出勝率和最佳參考圖

整局棋的勝率走勢,和自動分析過程變化

不過招法上的革新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AI的思路與人完全不同。因為圍棋的空間和變化太多,因此以前人類是先去邊角這些能算得清的地方下棋棋盤中間的廣闊星空留到後面爭奪而AI最令人震驚的一點就是它能分析出中間天文數字的變化,然後給出最佳一手。

這使得現在再去看2023年以前的棋譜,感覺恍如隔世一般,甚至像DOTA1和DOTA2一樣,圍棋在短短幾年間變得陌生得像兩個遊戲似的。

現如今,圍棋的訓練深受AI的影響,因此隨著對AI的模仿,大家開始主動往棋盤中間的去探索。一方面是令人類距離完美的「圍棋之神」越來越近。另一方面是改變了此前略顯單調的布局下法和戰鬥思想,讓比賽也變得更有觀賞性

同時由於AI對訓練方式的改變,使得原本認為「年輕力壯」才能下好棋的觀點出現了改變,近兩年出現了一些原本默默無名,靠AI訓練逆生長的選手。比如李昊承等人。

在此前的職業生涯裡一直默默無聞的李昊承(左一)在服完兵役回來後,卻在近一年的比賽中戰勝了包括朴廷桓、李世石、申真諝等N位南韓高手。並隨隊打入南韓圍棋聯賽季後賽的總決賽(可以理解成NBA總決賽)

由於AI出現後,大家都能在技術上跟上年輕人。所以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圍棋選手會變成經驗+技術的結合體。這會給棋界發展帶來新的變化。

說完AI對圍棋職業圈的影響,接下來說一下目前AI下沉到業餘圈對圍棋培訓的影響。

以前在圍棋的初學階段,為了激起學生的興趣,所以對圍棋的解釋是4個圍乙個的「圍」棋

後面再慢慢改回圍空圍地盤的「圍」棋。而現如今隨著AI也進入圍棋教學中,「愛思通」等軟體則用畫圖標記等方式讓學生跳過4個圍乙個的第一階段,直接進入「」棋第二階段

並且在作業方面,現在可以利用AI分析,每道題是做了多久、試了幾次、哪種型別的題容易錯等方面,從而更有針對性的去教學

4樓:forget me

學科教育。

從我的設想來看,我認為AI將是未來教育的趨勢。一直以來,我都在想乙個問題,我們的教育缺乏什麼。個性化和定製化。

因為我們從事教育的都是老師,給學生解答問題都只能來乙個講一次,或者選擇大部分人錯誤的集體講解。也就是說,作為乙個老師,我們對學生的指導最小單位為班級。但是作為變化不算大,或者說幾乎沒有變化的知識,引入Al進行定製,將最小單位到達個人。

其實,我們平時所做的作業,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將不會的地方暴露出來嗎,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乙個魔術。就是給你一張紙,你在上面挑乙個字,然後魔術師依次給你看5張不同的紙,你只需要回答他上面有或者沒有即可,然後他就會告訴你那個字是什麼。

實際上就是乙個交集和補集之間的應用而已,而在我們的教學上,其實作業的設計也可以利用類似原理,通過這種方式對學生的知識盲區進行鎖定。想想都知道沒有乙個老師能夠做到,但是對於AI來說確是可以。

同時,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每個人在學習上的成長其實會反應在我們的每次考試中,當然乙個人只是個例,可是每年每屆有多少的學生?這些學生的資料,甚至能做到包含每個階段不同型別的學生,我就問問大家高考前做這麼多模擬題,每份都是你需要的嗎,做完之後你知道自己應該往那個方向查漏補缺嗎?學生太容易迷戀在題海裡面,而老師只能根據全級或者全班的情況布置模擬題,甚至老師也不會分析哪些模擬題適合。

我希望,有一天,我們每個人的備考都能做屬於適合自己的模擬題,希望每個人做完每次考試後,都能拿到屬於自己的反饋。這些靠老師做不到的,但是靠AI卻可以。

當然這是我們對'Al最理想的期待,能夠完成自主的分析,題目的推薦等等。

其實從資訊科技上,我認為各個網際網路大廠都完全有能力去實現這個,但是從我接觸來看,各大網際網路大廠都有向教育業進軍的想法,但是他們都只是著眼於將線下課程搬至線上,主要招聘還是一些前端後端等技術人才。

但是要完成我上述的期望和設計,沒有乙個厲害的教育團隊是做不到的。

奈何我不勝碼力,亦無資本。希望有朝一日,我能把這個夢想實現了吧。

在你所從事的職業或專業領域裡,最好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方式是什麼?

王龍行 該回答有部分廣告目的 從事網際網路產品。學習資源 好的學習資源幾乎沒有,市面上的講網際網路產品的書籍多數是濫竽充數,科技部落格以八卦和對我們的學習進步豪無幫助的新聞為主。iOS和Android官方設計指南,算是好的資源。少數很有經驗和實力的產品經理,結合實際案例寫的文章是好的資源。知乎上一些...

在你的領域裡,你最希望出現什麼黑科技?

許萌 我這行業的黑科技已經出現了,ai這玩意已經可以給出直接的建築方案了。一點都不開心,因為給出那幾個方案完美的讓人無法選擇。不覺陷入了 非本專業領域,目前最希望的是有乙個做飯機械人,高度智慧型化,能包涵八大菜系與全球各地美食,調動一切物資,自動網路下單與接收,串聯冰箱與廚房,自動安排營養科學食譜,...

在你的專業裡,有哪些徵兆或者情況是外行人聽起來沒什麼大不了,而實際上會發展成災難性後果?

CptDavyJones02 我不是專業人士,但是這個聲音非常可怕,堪稱死神的呼喚 Pull up Wowo Pull up Wowo Pull up 又又 事先不戴套,事後吃緊急避孕藥。而且,一而再,再而三 這是就是 不作不會死 的節奏。半吊子不做準備活動直接去深水區游泳,你以為游泳池邊上有救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