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過程中,淨增長的錢是從哪來的?

時間 2021-05-31 19:58:45

1樓:寶川軼文

政治經濟學裡有乙個剩餘價值,不變資本價值(原材料、機械等)加可變資本價值(勞動力)等於產品總價值,而勞動者的報酬(必要勞動時間的報酬)加剩餘價值等於可變資本的價值,淨增長就是這一部分價值;本質上經濟增長不是錢變多了,而是財富變多了,什麼是財富,具有可交換性的物件(即商品),錢(貨幣)只是一般等價物,為了方便交換罷了

2樓:解析範三號

錢是流通中產生價值/

有點像這個舉例:二狗子欠二蛋100塊錢,二蛋欠三毛100元,三毛卻欠二狗子100。

有一天二狗子拿出來100還給了二蛋,二蛋又還給了三毛,三毛又把錢給了二狗子。

等於二狗子的錢還是他的錢,錢沒變卻清了所有人的債務。

假設在國家不印錢的前提下,銀行通過第一環節的支出,最終又走到了銀行,這裡只有零和遊戲。

如果是國家對外放寬,就像是現在的美g的2.8萬億經濟刺激計畫,這個錢流向市場感覺都賺錢了,這美g政f是負債的,再通過收割其他國j進行賺錢。

總結就是:流通產生價值

3樓:斷筆畫墨

這個問題就需要考慮,經濟的本質是什麼?

是錢嗎?不是,是勞動所創造的價值。最本質的就是,生產。

乙個國家最本質的經濟保障就是,你生產了多少噸鋼鐵,多少噸糧食,多少化工品……

至於錢,是國家印刷出來的,硬通貨,相當於社會通用的一張借條。你可以用這張借條去找老張老王或者在中國的任何人兌換價值100元的商品。

說到底,錢是印刷出來,由銀行發給你的

4樓:六月幻雪

你前半段描述的是經濟迴圈,後面是經濟增長。這兩者之間並不構成因果聯絡。

經濟迴圈比較好表述是,假設只存在兩部門:企業和個人。企業賣出去的所有產品賺的錢應該等於個人的所有工資,產品的賣方與買方。

(忽視儲蓄,投資)另一方面,個人的工資是企業給的。所以相當於企業付了x的工資,而賣出去的產品也是x。乙個迴圈下來相當於企業什麼都沒得。

但是,不代表迴圈沒有意義。在每一次迴圈後,我們手上購買的產品是真實存在的。對於我們來說,我們得到是物資而不是貨幣。

經濟增長指的是我們生產能力的增長,而並非錢的增長。只不過用錢作為乙個衡量的標準。另外一般經濟增長了,貨幣總量假如不變的話,貨幣的流通速度增加。

5樓:最美不過曬太陽

因為他掩蓋了剝削

勞動力很神奇,可以創造超出他自身價值的價值剩餘價值被資本占有後

如果他全部消費了,自然經濟不會增長

問題是他還不消費,把這些價值投資為機器等

這樣就會提高生產率,然後他再僱傭同樣的勞動力,就會帶來經濟的增長如果他一直提高生產率,就會越來越不需要人,然後工人失業,經濟危機來臨。

這樣他們會抑制生產力,所以資本主義應該走

因為兩極分化,所以資本主義會滅亡

學習過程中問題的無限增長性如何解決?

選擇應用角度或針對層次,即對於某個領域或者部門來說如何如何,對於微觀中觀巨集觀如何如何,從社會學經濟學歷史學角度如何如何。這樣就不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打破沙鍋問到底到沒完沒了。如解決某產品供需分析,只需要消費者偏好分析,市場競爭分析和生產能力分析等方面即可,沒有絕對必要性的延伸到行為心理學層次 當然...

成長過程中,是應該注重鍛鍊自己的長處,還是注重彌補自己的短處呢?

行者 談談自己的經歷和感悟,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其一 人是 長處 短處 辯證統一體,或者是 優勢 劣勢 辯證統一體。它們辯證統一,互為一體。根據一定的條件,相互轉化。在一定的條件下,長處可以轉化為短處,短處可以轉化為長處。其二 這個 一定的條件下 就是立足自身當前所處的階段 所處的現狀 所處的實際情...

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是如何學會聊天的呢?

遠大教育 我覺得這跟孩子平時接觸的事物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兩個人的溝通交流取決於兩個人的認知水平 語言水平 和文化水平而這些往往與孩子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事件,所接觸的事物,所接受的教育息息相關 原始的語言常常是由行為衍生而出,而父母則是孩子每日面對的人所以,孩子是從你與伴侶之間的對話中學會基礎的語法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