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動物和人工智慧有什麼區別嗎?

時間 2021-05-31 15:11:46

1樓:

這個題目正好是我最近深入思考的問題。

從智慧型程度分析,我認為現在人工智慧已經達到了動物智慧型,即,在某些特定領域達到同類最高水平。例如,鷹的遠距離視覺識別,例如狗的嗅覺和聽覺等。現在的人工智慧也能在特定領域達到頂級水平,例如計算機視覺,例如棋牌遊戲等。

而人類智慧型比較特殊,是生物進化過程中產生的一種主宰萬物的智慧型。這,我認為,主要歸功於我們的祖先發明了符號,進而使得知識可以通過符號的形式不斷積累,最終促進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目前看來,動物和機器都不具備理解並運用符號知識的能力。

所以,若需要人工智慧達到人類水平,符號和知識體系是人工智慧必不可少的。

2樓:聞一多

單從純理性而言,我們可以認為地球生命是碳基處理器,而人工智慧是人類簡單設計的矽基處理器,由於架構不同,在很多方面也有不同的效能特點。比如矽基處理器強大的計算能力、反應能力是碳基生物無法比擬的,而碳基生物的抽象能力也是線性思維的矽基生物無法獲得的。碳基生物更強大的地方在於其自我進化能力,不穩定的系統給與碳基生命不斷進化的能力,並且還有後天的學習進化的能力,人類也不過只是在進化和學習中極累而質變的產物,當然這個過程中,有數次質變,然後還有道路曲折,前途光明或者不光明的內容。

人工智慧也是按照這個思維而設計的,然而人工智慧在人類不斷改進中,也獲得了類似碳基生物的進化能力,而且現在人類正在不斷賦予它後天學習的能力。可以展望未來,必定有一天,不斷的量變會引發不斷的質變,而機械人會誕生,他將作為矽基生命存在,擁有自我思維的認知,至於怎麼界定這種生命的誕生嘛,圖靈測試可以給我們類人只能的測定,而動物和AI的重要區別就是對抽象思維能力!我們界定動物的智力,是以人類為標桿的,因為對於事物的了解方面,同樣環境進化得到的碳基生命有著驚人的相似程度。

而AI是人類設計出來的線性生命(實際上我對神經網路和什麼機器學習一點都不了解~),我們可以用線性模擬抽象思維,但是人類認知是有限的。我原來想,如果人類計算力足夠,可以形上學地認為物質由原子構成,然後模擬乙個生命圈,從簡單生命開始,用挖礦的方式挖出乙個生命來,這樣多炫~

3樓:

嗯,人類常常會有一種自己是世界的主人的錯覺,比如我們要保護某種珍惜動物啊,珍惜植物啊,比如不能傷害人類的朋友啊,之類的,無一不是用一種主人公的姿態在看待世界。而動物沒有。

人類有主觀能動性,人工智慧沒有。一樣是監測,是計算,就目前來看,人工智慧並不能夠主動選擇做與不做,人工智慧的判斷條件都是提前設定好規則的,是資料的利用,人工智慧沒有意識,所以,現階段人工智慧只是人類眾多任務具的一種。

我覺得,人類也不過是許許多多物種中的一種,所謂高等動物也是動物,何況高等還是人類學自己加給自己的名頭。要說不同,那應該是,人類總是,戲太多。

4樓:

人類,是全息化的機器,而人工智慧還是區域性的模擬。

而且人工智慧不能進行自我修復,

就算是最後達到人類這樣的生命體,路途還是相當遙遠的。

而動物,和人類,相殺相愛。

動物是人類的部分特徵的生命體,

也可以說人類是動物的優勢基因的集合體。

遊戲AI和人工智慧有什麼異同?

泡泡遊戲 遊戲AI的定義是非常廣泛和靈活的,凡是能夠產生適當水平的智慧型從而讓遊戲更加逼真,有挑戰性,最重要的是使遊戲變得更加有趣的東西都可以被當作為遊戲的AI。在遊戲中,計算機控制的非玩家角色能夠模擬人類思維或者現實中的其他生物,表現出一定的智慧型行為,好的AI使遊戲變得更加逼真,更加接近現實。遊...

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有什麼區別?

京天電器 智慧型是有一定的 自我 判斷能力,自動化只是能夠按照已經制訂的程式工作,沒有自我判斷能力。自動化常常處理結構化資料,智慧型化往往處理半結構化資料,人可以處理非結構化資料。智慧型化 是指由現代通訊與資訊科技 計算機網路技術 行業技術 智慧型控制技術匯集而成的針對某乙個方面的應用。從感覺到記憶...

電磁場微波技術和人工智慧有交叉嗎?

bluetrees 生物神經元一些特點 1 神經元和神經元的連線是可以生長的,不是固定的 2 神經元會凋敝和新生 3 神經元接受的刺激是有分類的,神經遞質和受體有很多種 以下內容和現在用的人工神經網路的方式是不一樣的,不要被誤導。那麼在未來大規模的人工神經網路中,如果神經元之間的連線是固定的顯然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