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方式的改革依賴於技術的革新,那麼互動設計師是不是首先也要懂技術呢?

時間 2021-05-31 08:26:35

1樓:HoZiN

連基礎技術都不懂,壓根就不要做互動設計師了。

乙個建築設計師,連混凝土膨脹係數都不知道,他蓋的房子,你敢住嗎?

乙個門診醫師,連解剖學和基本藥理都沒學過,你敢找他看病嗎?

互動設計(interaction design)最早就是一群搞技術的從業者提出來的,介面互動的基礎理論幾乎都是一群資深程式設計師奠定的……所以,沒有技術底蘊,真的沒辦法做互動設計師。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個目前已經呵呵了

真的還要相信【人人都能是互動設計師】嗎?

如果可以連線大腦,可見介面都會消失哦

你真的認為互動設計的進步是靠【對人的需求挖掘】?

2樓:郭小嘉

不需要,首先你這個觀點就是錯的,互動方式的改革不依賴技術的革新,而是使用者需求的挖掘。

實際上現在的所謂的新產品,十年前同類的全都有,互動方式也沒變,技術進步的價值只是讓這些產品型別變得可用或者用的人多了。

技術只是一種工具,它會一直更新,而使用者的需求一直在那。

使用者體驗的核心是向使用者傳達你的想法,你知道有這種工具,讓你的想法有機會實現即可,技術是沒有邊界的,體驗設計的革新永遠在技術之前。

懂技術可以幫助實現想法,可以讓你從技術的角度去發現新需求,但這只是一種途徑,不是必須;

3樓:

這個問題真的很有意思。人機互動領域一直是屬於應用領域,更多的是把已經有的技術應用在不同的人群,解決不同的人的不同問題。而人機互動領域本身就是乙個跨學科領域,技術,設計,工程,美學,社科都有很多學習的地方。

與其說互動設計依賴於技術的革新,不如說是互動設計需要理解人們會如何使用這些技術,現實中這些技術如何改變人們已經有的行為習慣等等。互動設計師需要明白技術到底可以用來解決什麼問題,解決誰的問題。然後再去思考合適恰當的解決方案。

4樓:崔玲美

互動設計師是為人服務的,人機互動就是讓人與機器更順暢的溝通,讓機器更懂人,這樣溝通才會越順暢~~

所以,互動設計師首先要關注的人,具體一點就是目標使用者的心理、訴求、行為,然後才能轉換為互動文件給到研發實現,在與研發的溝通過程中需要知曉現行的技術哪些可以用,當然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問,因為受職業崗位的影響,正常情況下:互動設計師不太可能超越研發崗位的同事對技術更了解,但你可以通過與研發崗位同事的溝通去學習,且這個學習是學無止盡的,因為技術會一直進步,是被人驅動去進步的。

快樂只依賴於短暫的痛苦的解除?

看看佛學怎麼使人快樂。我們凡夫一有了事情的時候,心裡面就觀察利害,這件事若這麼做對我有利 若那麼做對我有害 說是若這麼做對我有利的時候 對別人有害,不要管,不要管!就會用這樣的站在我的立場,去分析觀察這件事,然後採取行動。這聖人沒有我的時候,不這樣想。聖人,得到初果聖人以後,他深入諸法實相的時候,這...

為什麼人類不想方設法的增強自己而是依賴於自身外部的事物?

nimajuran 所以,你是覺得現在的科技能夠支援基因改造?或是構裝體殖裝?亦或者構裝體不影響自身行動感知?還是強度能夠達到增幅的效果?也許因為地球並不適合先手生物科技發展。 Mr.聰聰 誰說人類沒從自身想辦法?人類早就知道想要應對複雜世界不能只靠個體上的優勢。生理上的進化太慢,而且不可能面面俱到...

數學規律是否依賴於我們所處宇宙的物理定律?

雨季 並不是,因為數學的定義並沒有任何物理的實在基礎,反而是物理規則以數學形式進行描述,這說明數學比物理更基礎更基本,泰格馬克的數理宇宙假說或者柏拉圖數學主義者相信數學不僅僅描述了宇宙,實際上數學本質上是有實體的,人類只是發現了數學,數學本身就是存在的,它是有結構的,數學是一種實在,根據理論可以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