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從業人員回二線城市,怎麼找工作?

時間 2021-05-30 12:39:17

1樓:豬帥帥

1、找乙個工資能讓你衣食無憂的比較清閒的工作。

2、閒暇時間比較充裕,去接一些私活,掙錢多少無所謂,主要是接的活一定要保質保量的完成,為的是打出名氣,因為在小城市,乙個人在業內出名是很容易的。

3、出名之後,就可以接觸更多的人,更多的行業,這樣你就會有自己的判斷,究竟哪個行業前景好,哪個行業適合自己,適合網際網路。

4、找好方向之時,人脈也積累了差不多了,so,自己創業,等待你的應該就是努力之後豐碩的匯報!

PS:小城市的技術一門檻一般比較低,在一線城市做普通的程式設計師,到二線城市的小公司一般能做到技術主管的職位。

2樓:張律

如果是幹得不錯的程式設計師,那是理科出身吧?

數理化還記得多少?忘了再把書撿起來做幾道題應該能找到昔日的感覺吧?

回去當個老師或者家教吧,收入也還不錯。

不用擔心沒有學校要,私人培訓機構就不錯。或者當年你是家長口中的「別人家孩子」,先找幾個親戚朋友家小孩教著,慢慢就出來名氣了,如果教得好的話。

3樓:

有資金人脈,相當於一次現實穿越,商機無限。

你手握的那桿槍,除了打兔子,還可以拆零件當新潮飾品賣。

資訊最值錢,一線城市的現在,就是二線城市的明天~

4樓:

IT從業者莫名的優越感讓人觸目驚心。整天看行業新聞和技術前瞻資訊,做著一些別人看不懂的工作,就容易滋生出不食人間煙火的心態。

找工作的方式因人而異,能幹的事情有很多。但如何真實的觸控這個所謂「效率低下、流程不合理、資訊滯後」的生活環境,才是首要面對的問題。

5樓:王劍

個人經歷,世界變化快,不可一葉障目。

以前也做IT,現在回頭看看,非常的侷限。外邊還有很多可以做的,而且確實說不上什麼高低之分。當你出來後,反觀之,視野反而高了許多。

時間很長也很短,稍微一猶豫,我們就錯過了。

6樓:CescLee

其實在大城市混久了,在網際網路的圈子混久了,再回去不僅是工作上面的無所適從,回到二三線城市,忽然脫離了那個圈子,發現自己跟別人總是找不到共同話題,也是乙個很失落的事情。

7樓:陳曲

對於「降級論」,我也只能呵呵了

難道做IT的智商就高?做小生意的智商就低?這個真心不好說搞it的智商高了差不多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了,情商要求顯得就不是那麼重要

做生意,考驗的素質可能會更全面一點,不只是智商,情商,交流,溝通,方方面面,因為打交道的是人,而不是機器

本身學習的能力不要丟掉就好

努力往深處看吧,正如之前很多人說的不要忘記做那些重要而又不緊急的事情現在這個社會,往寬了走,往深了走都有機會的

8樓:李政楠

二線城市找工作:一等人才考事業單位,國企技術部,二等人才去電子市場,三等人才去網咖,四等人才家裡網遊賣裝備,五等下片刻盤,六等上知乎重新深造。。。

9樓:翁建斌

回家沒工作是不太可能的,青島耶,又不是無人島,要麼你沒有認真找,要麼就是你期望太高。

至於很多人鼓吹的創業,我覺得實在要謹慎。以今日中國的流動率,覺得自己從大城市歸來所以眼界開闊的,大抵就是純純的井底之蛙。特別是青島這種發達城市,我敢說,你能想到的,在你之前已經有無數人想到了,很有可能已經有人嘗試了,先發優勢屬於你的可能性極低。

至於IT業人員的素質高的言論,君不見鼓掌叫好的都是同行?在我看來,這幾近於一種集體的自我安慰。就拿賣烤串來說,我敢打包票,99.

9%的IT青年根本不是專注烤串三十年小學文化的porsche車主的對手。做生意也有專業人士的,對於傳統行業,裡面潛伏著無數在商業領域摸爬滾打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高手,別管人家什麼學歷,你可以將他們等同於化學專家物理專家或者別的什麼,那麼你問自己,你覺得以IT行業人員的高素質,可以短期內進入物理化學機械天文這些行業然後碾壓他們嗎?答案我覺得實在是不言自明。

當然有「降級」成功的例子,但個例有什麼意義?我會告訴你我家隔壁超市保安轉行賣水果發了嗎?

10樓:羅歡

很讚的問題,我也有同樣的疑惑。

也不敢隨意把」優秀的邏輯思維能力、強大的資訊處理能力、高效能的流程管理等「 扣在自己的身上,其實我信別人也不信。

不過想想,其實問題的本質還是如何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這麼乙個問題。其實工作總還是有的,關鍵在於心態,在於自己是否想得通。

1、首先想想,要離開一線城市最核心的原因是什麼,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

2、接下來需要思考,從事目前所做的(無論是前端,還是pm),是自己真正喜愛並打算一直繼續的嗎?如果繼續從事目前所做,很可能環境、條件、待遇沒有之前好,能接受嗎?如果選擇換到其他行業,是否願意徹底拋開之前積累?

其實就是二者權衡是否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如果這個回答是乙個可以足夠說服自己的理由,那麼就可以繼續下面思考了。

說到這裡,或許問題變成了,如果網際網路人士計畫去二線城市,之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1、明確自己的優勢、興趣,擅長、今後的意願是什麼? 如果本身就計畫轉行,各方面越早準備越好;如果不轉行,調查下所選擇的城市是否有如此的機會,如果缺乏是否還有其他方案可以解決? 抱歉,總在提問題了,但每人心中的優先順序不同,故也只能捫心自問,自己給答案。

2、最後,如果還有一段時間離開,自己需要在剩下的時間做哪些準備? 無論是工作技能,還是諸如」優秀的思維能力「這樣的軟能力,內功修煉成熟了嗎,可否應對變化帶來的挑戰?亦或是在北京多聽幾場話劇,多去幾次798,因為,畢竟那是自己曾經呆過,揮灑青春的地方。

總結一下:1、其實換了城市,是換了一種生活方式。把工作看做生活的一部分,那麼其實工作改變也就是隨著生活方式自然變化的結果,沒啥大不了的,關鍵在於心態調整;2、工作機會肯定有,關鍵在於想做什麼,選擇相對最適合自己的;3、不要」逃離「,做好相關準備和積累,其實也是為自己負責!

11樓:ArayS

先歸零,然後再想想自己還能幹什麼,在網際網路之外還有什麼符合當地需要的專業技能。

------用來反駁阿果 的分割線-------

優秀的邏輯思維能力、強大的資訊處理能力、高效能的流程管理

聽著好像希特拉誇雅利安人似的。

好吧,先假設 IT 人真的有這些,那這也只是素質和方法。跟真的要做的事情所需要的專業知識是兩碼事。

其實在常規領域,大量工作存在效率低、流程規劃不合理、資訊交流不通暢的問題。這就給了善於思考的IT人以發揮特長的空間。

這些問題在IT行業中同樣存在,就國內現在的這些公司來說,都沒有資格說自己解決的很好。早倆月業界推崇《打造Facebook》裡的流程方法什麼,那情景就像是「小太監問大太監:聽說宮裡最近出了一本《房事秘籍》」。

那麼,目前身為IT從業人員中的一枚,都沒法解決好現在公司的問題,又怎麼能保證自己能解決好將來的問題呢?

三個案例丁磊的豬:肯定不是程式設計師養出來的,他也得請專門的飼養員。題主的角色現在貌似不是當老闆(丁磊),而是找工作(程式設計師應聘飼養員?)。

徐佳的水果:從這個案例裡,我首先看到的是他花了幾個月做準備,而且對水果行業很熟悉,有不錯的貨源。他並沒有用PHP寫出幾噸水果出來。

降級論:這文章剛出來我就吐槽過,賣烤串的水難道就不深嗎?要真的今天給你扔個圍裙讓你去,先自己想想,你分得清胡椒和孜然嗎?知道怎麼躲城管嗎?

本來不想寫得這麼悲觀的,只是看到各位把「網際網路從業人員」這個身份看得太高了,沒忍住噴了一堆。

腦子好使不好使,眼界開闊不開闊,跟個人強相關,跟人身上的工作tag弱相關。用今天kentzhu一條微博裡的話說:姿勢不對,在哪兒都會掉坑里。

12樓:

我覺得這是「面子」問題,我們南京算二線城市了吧,可照樣有很多優秀的軟體公司。

也有很多公司從南京出發走向全國的,比如蘇寧五星之類的。

13樓:土狼

阿果的回答就是我目前碰到的。

51 回家去乙個咖啡店,結果碰見了自己的同學,恰好他是這個店的店長。

出於半桶水的專案的管理經驗,我敏銳的看到了他店內的一些問題,也進行了一些友善的指導。

雖然我不是做餐飲的,但是我還是有很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強大的資訊處理能力、高效能的流程管理等

14樓:郭佳

我手下幾個孩子將來都是不打算定居上海,遲早要回家的。

已經回家的兩個,乙個PHP開發回揚州開了個房地產中介,後來倒閉了;然後在當地繼續做PHP,感覺整體上一下子進步了很多,主要大概原因是趕鴨子上架,在這邊畢竟因為基礎差些,不會分到很有挑戰的工作;回去就是頂梁柱了。當然可能純技術的視野以後很難拓寬了,但絕對在綜合能力上進步了一大塊。

乙個美術原畫,回去在電商做美術,不好也不壞。

其他幾個打算將來回家的,思路差不多都是,自己攢點錢,回去之後開個小公司,做企業站或者電腦培訓,幾乎是市場空白,偶爾有的相比他們在技術上根本不具可比性,秒殺。

網際網路從業人員歲數大了之後該怎麼辦?

Sophia 只要技術好,可以乾到老。不看臉 不看顏值的行業,無須太焦慮。不要固執就好,需要關注新事物,另外也要調整心態,會欣賞年輕人。不要拿工齡和年齡去兌換對應的薪水。往前跑和往上爬走不動的時候,技術 技能好照樣可以做很多事兒。可能後輩會超越你,要能接受,也要能懂得欣賞。不僅僅是技術,心態和修養都...

中興墜樓事件對網際網路從業人員的影響與啟示是什麼?

家人的support真的很重要。如果家人能同甘共苦,真的做到結婚時候的誓言無論生老病死不離不棄,那麼憑這位同學之前的收入狀況,肯定不會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在國內網際網路公司做過的,心裡抗壓能力應該不會太差,想想加班,進度的deadline,職場競爭,能做到那個位置肯定都經歷過不少。最後走上絕路一定是真...

網際網路和高鐵會不會讓部分人從一二線城市轉移到三四線城市?

fangshen123 短期來看,更可能的是像抽水機一樣把四線的人才,資金等資源集中到大城市的趨勢。特別是在區域只有乙個一二線大城市的情況,蘇南模式是個例外。這一點在京津冀是非常明顯的,隨著區域交通的優化好的資源都集中在北京,好一點的工業和海港產業可能會布局在天津,至於河北事實上喪失了對人才,資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