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元只是一塊「片」嗎?可不可以做成立方體?這樣從二維變成三維後會不會更先進,有沒有芯體這種東西?

時間 2021-05-30 10:56:43

1樓:老麥

首先說一下尺寸,公尺這個概念太可怕了,通常來說晶元尺寸大概是幾個厘公尺見方的樣子,例如手機sim卡,藍芽晶元,等。

製程已經到了10nm量級,例如華為手機晶元,但很多國內設計公司可能在40nm,28nm水平,因為SMIC帶FLASH的工藝正在攻這兩個節點;當然單講邏輯工藝,應該低於28nm?不太了解。

晶元工藝常用幾十nm幾P幾M來簡單描述,這只是在矽表面之上的結構,簡單說明(SI裡面的更複雜,此處不多談):

晶元設計複雜的乙個原因是工藝廠給你的設計規則是二維約束,第三維度由工藝廠控制,對於模擬電路和射頻電路,不了解器件的本質結構難以設計出工業產品!

2樓:李不周

除了各位提到的我再補充乙個,各位都提到就算是單個的transistor也是有很多層的(七八層十幾層具體看foundry的工藝而定),其實就算是整體的layout也有做3D結構的(不是打via這麼簡單)而且也是灌水的方向之一。美帝這邊已經產業化了,我所在的城市就有做這個的公司,室友也去弄過相關專案。

3樓:阿蘇勒

萌新強答兩句。你看到CPU晶元啥的都是薄薄的一片就認為它是平面的,其實不然,它只是太小了,你拿一台電子顯微鏡看,你會發現其實它有很多層複雜的結構,微小的管子密密麻麻,溝道間間隙只有幾十奈米,模擬,數位電路藏在其中。說簡單直觀點的,你用軟體自己畫一塊pcb板,就明白了,單面板,雙面板,4層的板子不就脫離了二維嗎。

4樓:

一方面,對於單個晶元來說,是分為好多層的,類似於PCB板一樣,例如有很多金屬層,從微觀上來看,是立體的結構,只不過是因為厚度相比長寬非常小,看起來是成片的;

另一方面,晶元的製造過程中是一片片製造的,但是在封裝的時候,為了縮小晶元的尺寸、節約面積,通常會把一些晶元(晶圓級)層疊在一起,採用微焊接等工藝進行連線,然後封裝到乙個大的晶元中,就是所謂的3D封裝,這種和你說的立方體就比較像了。

5樓:

為了是「散熱「,這幾乎是人類進入工業革命後面對的最大朋友也是最大敵人了。從蒸汽到內燃機到電動機,熱能就與我們相伴。這也就是晶元不斷地向下發展的乙個主要問題,22nm到14nm到7nm,將來可能更小的尺寸,主要就是散熱問題。

這就說明了一下晶元之所以做成「片」的原因了。其實先一步就是量子晶元的誕生了,按照題主的說來,量子晶元應該可以看成2.5體這樣的級別,遠沒到「立方體」的量級,我個人覺得「立方體」量級的晶元應該是生物晶元

6樓:

晶元從來不是二維的,你以為是片,那是因為太薄。

晶元不是單層,而是多層。

這裡用的是電路板(PCB板)的結構,晶元也類似。都是多層的。電路板4層很常見。主機板8、10層。12層的PCB板也有。晶元的層數可能會更多。

實際中,手機上還有字型檔晶元焊在主晶元上,再整體焊到電路板上。這樣向垂直方向找空間的做法。

以後電腦可不可以只是一塊螢幕?

JumpTheMing 必然的結果軟盤 光碟機,得益於新興儲存介質的進步和網路技術的發展,舊有的儲存介質必然會收到淘汰,將來無線技術進一步發展,可能連連線線都不需要了 Yang楊楊 可以,就是樓上提到Geforce Now以及以後可能出的同類產品。但按照中國這三大運營商的這發展速度,沒啥可能,當然我...

可不可以把象棋做成即時戰略

崔鵬志 傳統的即時戰略三要素 採礦,造兵,戰鬥。象棋只滿足最後乙個,其他兩個都不滿足。所以即使把象棋從回合制改為即時制,也不能稱之為即時戰略,而至多算是 即時戰術 類似於 戰鎚40K 戰爭黎明2 老祖宗絞盡腦汁把即時得不能再即時的千軍萬馬打仗給提煉成了象棋這種遊戲,你卻覺得是因為老祖宗沒有計算機技術...

大一可不可以考研?

本科憨憨 不建議,好好學習專業知識打好基礎才是關鍵。你要有大一就考研的心還不如從大一做起把每一節課上好,到時候保研他不香嗎?大一準備真的太早了。 小蟲考試無憂 你好,大一的話,是不能參加研究生考試的 考研時間是在大四畢業那年的十二月份 大一主要還是先學好自己的專業課,考到很多證,比如四六級,盡量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