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華為晶元不對外銷售?

時間 2021-05-30 02:16:51

1樓:

我很贊同樓上乙個人的觀點:要說外賣給小公尺之類的公司豈不是要搞個紅公尺K30Pro麒麟特別版?售價2599,價效比極高,如此一來Mate30Pro和後續的P40Pro還怎麼賣?

華為手機溢價過高的遮羞布瞬間被揭開得體無完膚。看看現在1999的Mate20就知道了。

2樓:撲克先生-AQ5J

1.這樣才能獨享【愛國稅】,否則會分流到其他國內友商。

2.解釋一下,愛國稅不含貶義,支援本中國產品是光榮而不是可恥的事情,退一萬步也好過「資敵稅」

3.難道其他友商不想分一杯羹?實在是實力不夠,小公尺燒了那麼多錢搞澎湃,就是奔著愛國市場來的,無奈S2一直出不來。

4.但是華為晶元如果蘋果想買,那是可以賣的,一方面蘋果搶不走愛國稅基本盤,二方面蘋果定位高階,可以提公升華為晶元的品牌價值或者說逼格。

任正非:華為考慮將自研5G晶元賣給蘋果

3樓:孫思邈

a12也不賣

三星獵戶座很少賣

麒麟處理器也不外賣

大部分都是不賣的

高通為什麼賣?因為高通沒有手機呀

華為家種橙子,榨成橙汁賣

蘋果家種蘋果,做成蘋果汁,蘋果醬賣

4樓:左加明王

根據我的了解,嚴格意義上,華為沒有自己的晶元。甚至整個中國都沒有自己的晶元。

完整的晶元產業大致分為三個產業體系。一是材料產業,就是生產高純度矽棒。目前貌似中國都生產不了。

二是生產晶圓。就是把矽棒切割成很薄一片,在上面刻電路。一般乙個晶圓上有很多個積體電路。(這有要分為兩大類,一是設計,二是生產)

三是封裝。就是把晶圓上的積體電路包裝成乙個個晶元。

一年多以前,我所了解的情況是,整個中國大陸,具有成熟的生產晶圓的技術和能力的只有一家。小公司產量小,用的是蜜月期進來的一條生產線,不是華為。這套生產線同時擁有生產高純度矽棒的能力但我們造不出來。

它的產品大部分還不針對民用。

其他的號稱生產晶元的,大部分都是設計晶元後委託生產晶圓然後封裝。當時聽說中國有生產晶圓的計畫和專案,但國外技術封鎖很嚴重。

華為的晶元據我個人判斷也是這種模式。具有這種模式的深圳沒有幾十也有上百家。

現在不了解情況。但我個人認為,至少短時間內民用範圍內,能夠擁有生產晶圓能力和成熟經驗的依然只有這一家。幾十上百億的投入,也需要時間才能轉化為成熟生產線。

問題的關鍵是,只要我們不能生產高純度矽柱。那麼將永遠受制於人。

所以,我個人認為,華為的晶元其實就是為了宣傳,我們離真正的晶元產業,還很艱難。

總的來說,我們晶元產業的問題甚至中國工業的問題,表現為兩個,本質為乙個。表現是標準化不夠,就是產品的誤差區間很大。這方面德國是老師。

德國工業強的地方在這兒,其實整體來看並不強。二是精細度不足。也就是說任何工業品,都不夠精細。

本質上就是中國缺乏工匠精神。

很多時候,因為有錢,我們的裝置說不定要比日本德國的要好,但我們生產的東西卻趕不上人家。本質上,是人的問題。

比如我,個人覺得我是真的適合搞科研。然而,現實是我幹行政。這種悲劇比比皆是。

工人中普遍沒有高素質的人才。而且資方普遍不願意主動為了高素質工人花超額成本。生產出來的東西好了才怪。

乙個工人的最好的出路是當車間主任然後做管理,然後創業當老闆。乙個企業最好的出路是IPO上市圈錢。這種社會怎麼可能幹精細活兒。

所以,個人覺得,三馬這種嚴重違背工匠精神的成功人士,最好少宣傳。

5樓:李振梁

華為現階段沒有公開發售晶元,但表示持一種開放態度,也就是說,如果時機合適對外發售並非完全沒有可能。

目前不對外發售晶元,主要有幾個原因:

1,華為是主要的手機廠商,晶元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對外發售會分流其手機業務的優勢。

2,晶元是手機最核心部件之一,其他手機廠商和華為是競爭對手,如果有其他選擇(高通),不會把這種核心元件的命運交給自己的競爭對手。

3,華為的晶元自用對華為是更划算的,而且也更安全,跟自己手機的適配也會更好。但是公開發售,其同等效能的晶元價效比不如高通。

6樓:故事與酒

產能不足,自家都不夠用,怎麼向外銷售?

再加上賣貴了友商嫌棄,效能比不上高通,賣便宜了,友商用在價效比高的機型上,華為高階機該怎麼對外銷售?

7樓:張晨星

商業考慮吧。手機行業競爭太激烈,如果華為把麒麟980用於自己的旗艦機賣5000.這時候魅族出個855賣4000,再出個980賣3500.

華為自家的手機就不好賣了。目前980用於榮耀賣3000就沒有問題,因為華為會在別的配置上適當減配,拉開差距。

8樓:我心狂野

把華為當手機廠商太小看它了。華為的主要業務是通訊裝置。主要對手是思科。

想打敗思科繞不過去的就是高通。所以要自主研發晶元。這樣不受高通的限制。

5G標準是華為的機會這比賣多少手機都重要。

9樓:海軍海外作戰部

我自己辛辛苦苦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出來的東西,憑啥賣給你們這幫勢力小人。在我剛研發時候嘲笑我愚昧白日做夢,有能耐你現在別求我啊。搞笑。

10樓:hyu jj

龍芯也出十幾年了,現在沒看到什麼地方有賣呀。這叫國家級安全戰略!國之利器,這顆麒麟AI智慧型晶元只能自己用!別人,羨慕去吧~~~想用去用美帝的高通棒子的三星吧

11樓:

華為的手機晶元是其能夠維持高階手機定位的標籤。

想想我們為什麼會認可華為手機高階?是因為「啊,華為自己做的晶元,這個高階」。如果對外賣之後,大家用同樣的東西,憑啥你華為可以賣的貴?

12樓:阿甘

首先,這其實是一種商業競爭手段,形成差異化競爭的一種方式。就如同蘋果手機,一定要自己做系統,自己開發晶元一樣。只有這樣,才能形成錯位競爭的優勢。

否則,大家都用一樣的晶元,一樣的系統,硬體大家都差不多,憑什麼說你的手機就比別人的好?如果大家都一樣,那麼肯定會陷入同質化競爭,肯定是紅海一片,前景堪憂。

其次,只有自己做晶元了,才能在效能上領先一步。通用晶元主要兼顧一般的需求,雖然看起來紙面效能非常逆天,但是實際使用過程中能夠發揮多少肯定是有疑問的。自己設計晶元,會把自身對產品的理解和需求直接體現出來,使用者體驗會更好,能夠獲得市場競爭優勢。

蘋果手機晶元的效能從來都不是最好,但是使用者體驗要超出一截,就是這個道理。

基於以上兩點,華為肯定不會對外銷售晶元的,這就是挖自己的根基。

13樓:Royals

主要的原因看其他答主都有說到,但是我覺得還有點別的。

華為真正強的地方是基帶和npu,而其他家不是外掛程式基帶就是高通使用者,npu也可以用ROM的演算法彌補,人家華為又不缺錢,其他廠商又不是剛需,所以說買家不想買,賣家不想賣。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14樓:斯里蘭卡七七

大家可能不知道,攝像頭不是手機攝像頭,是海康大華這種監控攝像頭,70%以上的晶元方案都是海思的。海思是華為子公司。

其他行業晶元我就不清楚了,因為只混過智慧型家居的圈子。

所以,你知道的世界,是你的全世界,但並不是別人的全世界呢!

15樓:且如風行

自家不做手機業務的賣soc給錢就賣,自家做手機業務的賣soc要考慮的是第一不能對自家手機業務造成衝擊。

首先我們要承認麒麟和高通soc的還是有差距,而且差距不小。

華為在手機上是怎麼迴避這個問題的?

提公升soc外一切體驗,包括但不限於照相,通話質量,ai,螢幕(個人覺得中段華為的螢幕對比價位比較好,高階對比價位反而只是不錯)等。

而現在唯一乙個很華為一樣玩法的ov有自己的渠道,以藍綠的尿性他肯定選擇名氣更大的高通。

其餘各家幾乎言必稱價效比,除了幾個小眾如魅族,錘子外,假如華為把自家soc給他們,你覺得他們會裝到什麼價位的機器?估計9系列會到2000左右,6系列能上1000?更要命的是按照價效比品牌和使用者的習慣,他們還不會重視soc以外的其他體驗,反而大力吹噓soc,直接拉低大眾對麒麟的評價,這種評價還會蔓延回自家的手機。

這破手機才上970都1w?那家970才不到2000!

16樓:小白小白小小白

首先,華為要是賣手機晶元絕對會有人買,這個是不用擔心的事實,不說別的,它至少是中國產,別的企業嘲笑不買華為就不愛國的時候,如果他們頭上能頂著中國產代表,自己估計早就高興壞了,就像小公尺的新國貨,聯想的國民電腦啥的,而且華為也從來沒有標榜過自己「愛國」這種屬性(算不算無心插柳柳成蔭)。就算很多人都在噴華為的晶元怎麼樣,那也是和蘋果,驍龍,獵戶座旗艦晶元對比,這就已經給了華為預設地位了,在兩年前還有人把聯發科放在這種比較中(雖然被吊打),但是現在還有人提聯發科嗎?還有,不要說什麼驍龍660吊打970的話,呵呵了。

如果,現在華為真的賣晶元的話,華為gpu有目共睹(榮耀play是通過軟體優化,就算把晶元賣給別的廠商,沒有軟體支援,gpu也不行),像小公尺的粉絲,這種晶元並不能滿足其需求,這樣的gpu放在華為上賣5000有人買,但是小公尺就不可能了,針對人群不一樣。中國人口太多了,只要能把自己的使用者群吃透,就能賺的盆滿瓢滿。

華為有很多東西都是基於自己的晶元做出來的,比如拍照,系統優化,賣出去無異於把核心技術拱手於人,當然不可能,而且本身自己的產能也不夠,華為也是企業,不可能不為了盈利,這麼多年研發晶元的投入必須要有回報,現在正是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怎麼能白白放棄,別說啥都是中國企業為什麼不能賣,每次華為發布晶元,其他的中國產手機廠的海軍們可沒嘴軟,拿著從外國買的晶元耀武揚威,這種事可沒少幹。再說,如果像聯發科一樣,被小公尺把旗艦晶元放到千元機上,華為估計要跟小公尺拼命。

最近中興的事確實讓很多坐著美國夢的中國企業有了點內心波瀾,如果不是當初華為要自己研發晶元,其他的中國產手機廠現在能拿到這麼便宜的高通晶元嗎,從川普的推特上看中興的事可能要和解了,但是中興付出了多少只有鬼知道,所以由此類推,不要用著「跪」來的晶元來嘲笑中國產晶元,中國可以說除了美國也很厲害,無奈只是第一實在太過強大。雖然對小公尺手機無感,但是它要開發澎湃的時候也是激動了一下,畢竟這也是中國產芯,中國產可能還沒有發展的那麼好,我們也沒必要一定買中國產,但是對待中國產至少要做到不苛責,不詆毀。

17樓:飛雨

他就是賣了,誰買呢?華為也出手機,其他手機廠商買了麒麟,華為會知道他幾乎所有設計。手機研發需要晶元公司提供全方位支援。沒錯是有三星賣給魅族,但三星和魅族體量差距那麼大,沒必要那麼在乎

華為可以造手機晶元,為什麼不考慮造電腦晶元。?

一點一點來 通訊起家,再造手機,然後手機晶元很正常。華為做電腦也才幾年。電腦領域專利生態比手機要複雜 有自己設計的晶元已經很強好吧,為什麼還在譴責華為。其他企業在晶元上有什麼進展嗎? 科技 產業研究 不一樣。手機,RISC架構,有ARM的長期授權。PC,CISC,英特爾X86架構,這是英特爾生命線。...

小公尺自主晶元為啥失敗,華為為什麼可以成功 他們差在哪呢?

大馬林將軍 華為手機晶元背後靠著的是整個華為集團,華為是做通訊裝置起家,在通訊領域上有許多專利,本身也參與通訊標準制定,旗下的海思更是電視機晶元領域的佼佼者,通訊專利和晶元研發能力都是槓槓的。小公尺是家新成立的公司,本身注重軟體層面,以製造MIUI和公尺聊起家,後來才 買辦 製造出價效比非常高的手機...

沒晶元的華為為什麼還在做小記憶體手機?

傻子 當下的手機,8 128依舊是主流 一些廠商甚至還會出一些6 128的記憶體規格,而且,當下的蘋果依舊存在64G的儲存規格 其實,就我個人使用體驗而言 華為系手機,在今天,128G是完全夠用的 但是,如果換成小公尺,可能就需要256G 不是吹,也不是黑 華為的系統確確實實設計的更加簡單,小公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