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積體電路專業正式成為一級學科,對半導體晶元行業的從業人員和畢業學生有什麼影響?

時間 2021-05-06 01:10:33

1樓:孫衛

不科學。半導體應該是一級學科,積體電路只是半導體這個學科下才對。或者,電子是一級學科,積體電路是下面的一種器件學。不科學

2樓:石光火

微電子的出來做什麼工作?設計公司就這麼幾家?晶元製造和封裝公司需要的是物理專業,化學專業,機械專業,材料專業,微電子專業毫無優勢。

反而是需要更多的人能設計使用晶元的產品,這樣才能擴大晶元市場,搞微電子的這方面也沒優勢啊。

3樓:

畢業生擦亮眼睛,高房價面前還是要選擇計算機專業,其他專業不一定能讓你付得起首付,切記切記!不要因為一時愛國情懷而毀了自己一輩子。

4樓:凱咧阿凱痛

美碩路過,看今年秋招設計驗證的激烈程度和搞後端的薪資悲慘程度,勸你們謹慎選擇。小公司就只招一丁人,大公司競爭激烈,我真的服了

5樓:Major Tom

國家意識到問題了。挺好的,得開始解決了。

可惜如果僅做到這一步,該跑路的還是跑路。

如果你想追平20年的差距,請把25年發展所得吐出來,補貼這些被你放棄的產業和人。當年形勢所迫,我懂,我不argue

但是現在也是形式所迫,我希望你們能懂。

另外提前慶祝我電下一輪5個a類。。。

6樓:CompilerCoder

歪個樓...

看了大家的回答,很多都搞cs了

我本碩都是cs專業,畢業後沒去網際網路,而是在一家積體電路公司做編譯器,是不是虧了。。。

讀書的時候的夢想是去搞linux核心,研究生的方向也是排程演算法。為了研究linux,看了很多相關的書,講應用層的apue,unp,講linux driver的ldd3,講linux核心的lkd,ulk。後來還在2.

6.24的核心原始碼上加了乙個排程演算法的demo,可惜還是實踐太少,找核心工作也不好找。後來有公司收留,去做編譯器了...

如果從本科就專精一門語言,去搞應用層是不是現在也年薪百萬了

7樓:山海所隔

要有好公司才能開出高薪

要有好人才才能有好公司

但是,沒有好公司就沒有高薪

沒有高薪就好人才去做這個方向

挺矛盾的,那麼我們要先有好公司,還是先有好人才呢

8樓:

積體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規劃到交叉學科是乙個明智的決策。

積體電路科學產業鏈的複雜的特徵,決定其必須各學科交叉融合,涉及電腦科學,電子通訊,材料,控制等。

晶元從業者,深刻體會一款晶元從規劃立項到TO(Tape Out)的漫長和艱辛。也深知自己在整個晶元Flow中的渺小,還有更多的知識去獲取和實踐。

9樓:順風車

用處不大,人總是要吃飯的,主要在於行業薪資待遇。半導體從業人員工資低是畢業生轉行跑路的主要原因,而且這行是外來的和尚好念經。

國內液晶面板廠商裡的台灣管理人員,公司年年虧損,這些人天天喝茶撕逼,Fab乙個月都沒進去過,工資個個年薪百萬,而底層工程師累死累活月薪五六千,憑什麼?

南韓半導體廠房,我們畢業生和南韓小工做同樣的工作,甚至他還不如我們,人家月薪兩萬多,我們就5千,憑什麼?

同樣是985,211高校畢業生,同學入職華為月薪上萬,我們做半導體工程師就是5千,這麼大的差距誰坐的住?

房價居高不下,生活開銷水漲船高,要想拉住人才,留住人才,沒錢怎麼行 。

10樓:David king

國家層面已經非常重視晶元設計人才的作用。但結合到我自己申報專案的經歷,可能由於慣性思維,往往乙個幾千萬的大專案,絕大部分經費都必須用作流片或者買裝置等固定資產投資,而對人才薪資的預算卻嚴重不足,甚至根本不能列入預算,實在是本末倒置。對於企業來說,多少可以通過企業自己的收入來補貼工程師的薪資,以達到或超過市場上的平均工資水準,但對很多研究所來說,可能就沒辦法了。

在我看來,很多技術突破類的晶元專案,往往人的作用才是起決定性的,如果達不到有競爭力的薪資,人才總是趨向流動到收入較高的行業或者崗位。

11樓:

你好,感覺比沒設定有用。

積體電路行業不缺啥做設計的。按民族大義來講要多培養本科生到毒圈去,進fab裡,站機器旁,這樣才能振興一下子積體電路產業。

另外,他這能不能把我這個積體電路設計與整合系統歷史餘孽給並了

12樓:

國家來設立學科可見這個學科發展有多滯後。我倒是不關心這個一級學科的設立的意義,頂多各大院校有了更多圈錢圈學生的理由。學科建立以及人才培養,工程方面應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國家管理人才鏈條,等亡羊補牢未晚也晚了

13樓:AN0NYM0US

沒有全產業鏈配套的人才,就算是技術方面的全才畢業了只是個技術員,組不成團隊,沒法開展工作。就算是發再多工資也發揮不出來作用。

工資薪酬本來就不高,從業人員多了讓人才變白菜價就方便開展工作了??真真沒有乙個能看清全域性的領導嗎?有專門學積體電路這個腦子搞計算機、金融他不香麼,不愁就業工資還高?

幹一堆苦逼的活,要學明白的東西的又雜,拿的錢還比只學cs的人少,工作崗位也不多,國家是給發物件還是怎麼滴,拿什麼福利留住人?靠情懷嗎?情懷也能當飯吃?

另外噴幾句,非要在大城市開fab,給大城市創造稅收刺激經濟這樣想法真的笑死我了,還不如放三四線小城市,工資再低至少能還能活的體面

匿名使用者:如何看待積體電路專業正式成為一級學科,對半導體晶元行業的從業人員和畢業學生有什麼影響?

14樓:張子玉

講點微觀層面的。和應屆生最相關的就是,在上海申請應屆生落戶可以多3分。不要小看這3分,很多人最後就卡在那1分、2分上。

舉個栗子,非滬985 + 碩士 + 一等成績的裸分還差1分,氣不氣?而且上海是國內積體電路行業的大本營,江浙滬皖高校積體電路專業應屆生的第乙份工作大多是在上海。

不要上海戶口行不行?沒問題。但是問題在於半導體全產業鏈基本都在張江。

雖然其他城市,比如北京、南京、深圳、武漢和西安等,也有不少企業,但是企業太少,不好跳槽。一輩子只在乙個企業幹?還想漲工資嗎?

還想買房買車嗎?聽說有同事之前離開上海回西安工作,後來在西安發展不好,又回到上海。積體電路行業與網際網路或者嵌入式行業相比,問題在於企業少,崗位少。

雖然現在成了風口,但是還是少。

綜上,想在上海長期穩定工作,戶口是第一步。畢竟買房生孩子都和戶口相關。

PS:人才引進?一般需要幹滿兩年,然後排隊兩年才到你。公司不傻,你還要和公司籤協議,比如幹滿四年,不然賠10w。

居轉戶?希望你的稅繳的足夠多。

15樓:longway

學生只會更苦,而國家和企業能夠更加輕鬆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換句話說這是飽和式攻擊,只要每屆畢業生裡有出來那麼幾個有才的就是賺到。

16樓:半導體光刻裝置

我覺得不如把線上工程師歸為特殊工種,50歲退休好些,或者乾脆45歲退休,你看那些台灣幹工藝的博士大多40歲不到頭髮都全白了。

17樓:落城雨

沒什麼影響的,缺的真不是人,缺的是錢。有能力做積體電路的這群人,稍微轉轉行做cs又或者學金融,比又苦又累的積體電路輕鬆(相對)拿錢還多,為什麼不呢?情懷真的有用嘛?

要是積體電路出來工作累,但是有和cs和金融一樣的薪資水準(最好再高點),人才多的是。

什麼你說不要看錢?要有追求?那不好意思這麼些頂尖高校都在一線城市,他們大概率是要留在本地發展的(又或是其他同等級城市),你不給錢住哪啊?

買的起現在的房子?所以不給錢都在耍流氓(`Δ)!

18樓:頭號雲玩家

積體電路專業,轉行機械+電路。

普通本科生別想了,有30%的人能找到對口的高薪工作就謝天謝地了,我同學中除了讀研的,大部分都轉行成了銷售、教師等。

研究生很多都去了設計院,設計院有多坑,去了才知道,工資低漲幅小掉頭髮畫大餅。

以本科生為例:

我的第乙個offer月薪7.5k*14,單休,要求每天自願學習2小時,提供二人間宿舍,後來又得知漲薪幅度小,直接勸退。

其他諸如科大訊飛的一般大廠,自己都很難活下去,更別說高薪招人了。

哪怕華為這種超級大廠,當年秋招全院也只招幾個人,好像都是從學生會招的銷售崗,春招愣是沒來。

混得稍微好點的能去兆易創新等公司,年入15w左右,大多數淪為炮灰轉行。

幾年前就說大力發展積體電路,收入和土木機械的差不多,學費卻貴了一倍。

感覺這行業馬上就會飽和,缺的永遠不是炮灰,而是從炮灰中衝出來的在這個方向上矢志不渝的大牛。

反正和普通人關係不大,等IC能有IT的待遇再說吧!

19樓:William Huang

以最近卑微尋找畢業出路的IC學生的視角來強答一下。

眾所周知積體電路是乙個產業鏈巨長無比的行業,從前端的設計偏向於計算機,到後端的製造偏向於物化材料,還有更工程的封測,以及附屬的裝置製造,EDA工具等等,可謂是包含了超級多學科。

目前看來在高校內大部分是以設計+器件組合成微電子系或微電子學院,如今設立的積體電路科學和工程一級學科似乎是將更廣範圍的,例如部分微電子相關材料的也納入了進來,從而形成了交叉學科的體系,更利於以乙個產業的方式互相推動,共同進步。

然而個人認為這可能最終會變成乙個美好的想法但難以產生實際的作用。目前來看在高校內部的學生做IC設計的時候不怎麼會關注具體的工藝節點,或器件,材料之類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我甚至覺得應該將積體電路設計放在計算機學院下,畢竟從課程結構上來看大家都學得離散數學,數位電路,計算機體系結構啥的,和器件那邊的固體物理什麼完全不搭界,你要是強行合併到時候又會變成學得多,累得半死卻不知道具體去哪個方向。

個人認為真正有意義的是像國科大最近的那個一生一芯專案,讓學生自己動手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了解乙個晶元製作的全流程,感受設計方法學在實踐中的應用,更有利於培養相關的人才。

總結就是,設立的一級學科對於人才培養可能沒多大用處,至於其他的,例如對於工業界的影響啥的就超出了我的認知範疇,無法評價了。

20樓:費公尺的山羊

就是想養韭菜想白嫖。不能又搞資本壓榨又讓社畜講究集體榮譽,好處乙個沒有義務背一堆,怎麼說都不對等吧?改專業等級和改專業名字騙年輕人一樣可恥!

21樓:養貓的哈士奇

沒什麼影響,真正影響的是院校相關老師教授的收益和地位。從根本上來說影響半導體晶元行業從業人員的是「錢途」!

美國如此,國內也差不多,你看清華大學都不要臉的設立了乙個計算機金融專業就知道了。電子專業真的很差嗎?那到也不是,比電子差的專業太多了,不是天坑但是比起CS比起金融也確實不如。

錢在哪兒,人才就往哪邊流動,這是亙古不變的。國內的半導體行業現在發展的比以前好也是因為錢多了起來,但是還遠不夠,需要有更多的有競爭力的企業進來,對從業者最有利的就是行業蛋糕變大可選公司變多。當初雷軍「我心澎湃」的時候,海思的員工也很澎湃,因為競爭對手來了,不管跳槽還是漲薪都更有底氣了 ,現在OPPO做晶元,海思的員工也很興奮,因為OPPO高薪挖人。

很多人會說不是有高通,聯發科,博通,intel等公司嗎?就說對岸那家吧,你知道大陸員工做到19級就到頭上不去了嗎?

積體電路設計與整合系統專業?

先註明我只是個集電專業大三本科生,觀點僅供參考。首先你要確定的是你想不想留在這個專業,這需要你去了解積體電路行業相關的東西,胡說IC 可以算是一本比較好的介紹行業相關的書,如果你覺得這個專業不適合自己,就主要關注你的課內學習成績並接觸你想做的行業,為保研 出國轉專業準備,可以不用過多的接觸這個行業的...

積體電路材料這個專業咋樣?

從所學專業來看,其實蠻不錯的,進入積體電路行業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只是專攻哪部分的問題。傳統來說,前工序Wafer製造方面,材料應用很多,但都集中於Wafer加工,工藝創新很難。封裝過去是簡單粗暴沒有什麼高技術,不過這幾年興起的晶圓級封裝及倒裝工藝,倒是材料的拼殺戰場,目前各家有各家的絕招。你不妨看看...

積體電路設計專業真的不好嗎?

老楊叔聊志願填報 隨著國家對半導體和晶元行業的戰略性重視,包括積體電路設計和整合系統在內的電子類專業會越來越好 美國制裁中興通訊對志願填報釋放什麼訊號? Dflipflop 大學階段晶元和計算機方向所學相差應該不大。晶元行業最近幾年國家非常重視,不同公司對於人才的爭取也比較激烈。網際網路行業雖然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