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macOS 中關閉應用視窗,為什麼預設設定不是完全退出?

時間 2021-05-29 22:49:51

1樓:

因為蘋果的「天才」開發工程師不用 command + tab 快捷鍵。

Anyway, 用 command + Q 吧。

2樓:twoi

windows關閉預設是退出程式,需要留駐後台的再另外提示。另外啟動速度也不會喝太慢。

mac關閉預設是關掉視窗,不退出程式,不需要留駐的程式才會特別設計直接被關閉。

3樓:

吐槽一下,耗cpu和記憶體也就算了,按一下 command + tab 跳出十幾個程式讓你選真的難受, 關閉最後乙個視窗就讓程式完全退出才是符合直覺的。之所以這樣設計應該如 @yang leonier 所說是歷史遺留問題,現在想改也不好改了。。

另外感謝 @keenkiller 推薦的redQuits

4樓:張海陽

看了下面一大堆回答之後,我只想說。。。

天哪管管普通使用者救救專業使用者吧。你們一味要求作業系統要簡單,不停地砍掉自以為用不到的case,『10%的case普通使用者有接觸不到,砍掉!』,『算啦20%也沒多少,設計考慮這些做什麼,真的太不人性化了』。

求求你們去用iOS好不好?去用安卓好不好?留給我們專業使用者乙個能用的系統好不好???

5樓:ZZZZ

一開始不理解, 後來換大記憶體後巴不得所有程式都後台常駐而不退出。Dock圖示下邊的黑點看著鬧心, 直接設定裡關閉顯示就好了。

6樓:小馬

當你取消勾選Dock設定內的「為開啟的應用程式顯示指示燈」,你就不用糾結了,再也不用擔心程式是關閉還是退出了,讓系統給你做主才是最佳體驗,win的體驗不用多說,用win六年了,快捷鍵精通,自從用了OSX再也不用Win,OSX有Mission Control和Expose加持,切換超級方便,試問,Windows有什麼?

7樓:

感覺win系統的使用者明顯有有先入為主的思維,如果說macOS X是你最開始用的系統。現在你的答案估計恰恰相反,說白了就是習慣的問題,大部分人的習慣後來可能就成了規矩。

8樓:

這麼多解釋我都能理解,但是作為程式猿,有一點是比較不爽的,不熟悉cmd+Q的情況下,普通關閉,瀏覽器未完全退出,那麼sessionid等等cookie依然保留,導致除錯時很不方便,僅此一點而已

9樓:沙漠之子

我剛剛看到譯言網的一篇翻譯的文章 譯言網 | 理念的缺失:Windows 7工作列 VS OS X Dock 兩者理念的不同但是我還是覺得mac 視窗切換不方便

10樓:楊慶

下一次開啟視窗的時候,給你一種啟動很快的錯覺.....

就如開機預設能夠啟動之前開啟的軟體一樣,方便。

其他原因,相對於大部分使用者來說其實都不重要

11樓:yang leonier

這和 Windows 同時支援兩套原生字符集一樣,也是時代的印記。舊的 Mac OS 時期,並沒有多工切換功能,乙個開啟的應用程式可以控制整個系統。根據當時的 Mac OS UI 開發規範,乙個為了處理文件而實現的應用程式在啟動時應當開啟乙個空文件的視窗,關閉文件後應該仍然能提供開啟其他文件或者調整設定等功能。

這樣,文件視窗就並不等於應用程式的全部,關閉文件視窗不會導致應用程式本體的完全退出。

這樣的UI設計的典型例子是初代Mac的首發第一方應用MacPaint。這是初期的1.4版本,很多UI要素還是完全固定的,完全沒考慮後來Mac OS支援多種顯示解析度並可以多工這個問題。

開啟乙個檔案時

檔案關閉時,可以看出新建、開啟檔案等選項仍然可用。

這是三年後在Mac II系列的時期發布的2.0版本,已經完全支援當時System 6出現的的MultiFinder多工功能。

關閉所有文件視窗,可以看到此時除了新建和開啟檔案外,其他功能均為不可用狀態。

所以說,OS X下關閉應用視窗不退出應用,是從老的Mac OS時代的UI設計指南中繼承而來的設定。

12樓:

用 Chrome 試試看。當你關閉了最後乙個視窗,然後想要開啟乙個隱身視窗的時候,在 pre-Windows 7 下你怎麼做?

Windows 下一坨一坨的 prefetch 優化,怎麼可能比使用者自己更清楚自己手邊正在用什麼程式?

13樓:奧丟

mac os的設計理念更先進,想一想Windows下的好多軟體設計成也是點叉是最小化,狀態列右鍵點退出才關閉程式。而mac os下把這個理念統一了。

14樓:楊迪

OS X下每個應用都有通欄頂部選單,也就是說每個應用實際上一直是全屏。在這個概念下,每個視窗無非相當於是個對話方塊,也就當然不會被一叉關閉整個應用。

而這種頂部選單的概念和Win差別如此之大,往往很多從Win轉過來的使用者根本沒注意到。

15樓:

不知道為何,從一開始轉用 Mac 就從沒這種 Cmd+Q、Cmd+W 的顧慮,大概是 iOS 的記憶體管理模式先入為主吧。說說個人理解,非專業,99%為個人體驗,僅供參考。

首先在 OS X 上還真沒有顧慮過記憶體不足的情況,個人情況是,就算是我第一台 4G 記憶體的 Air,開著虛擬機器一邊 PS 一邊 CDR 也能順利工作。所以,在不擔心記憶體不足的情況下,如何提高使用效率?那就是區分「關閉」和「退出」。

「關閉」是指在視覺上把當前視窗關閉掉,「退出」則是在系統層把軟體關閉掉,這樣,前者的優勢就在於能快速恢復工作區,而不用一不小心關閉軟體後要開啟則重新載入。

具體使用情況則是,個人工作關係,PS、AI 經常有多個視窗或者切換使用,當一批視窗的工作完成後,我關閉視窗,下一批工作過來時,我能在 1 秒內快速重新看見工作視窗,返回工作,個人認為這是非常流暢的使用者體驗,且效率很高。而相反,在虛擬機器使用 CDR 的時候,則反而不習慣用了多年的 Win 系統規則,經常一批工作視窗關閉之後就直接點叉叉退出了,返回工作的時候就又載入軟體,使用者體驗產生了卡頓。

當然有人會說,最小化可破。可是軟體最小化後仍然是活躍記憶體,那與 OS X 的關閉後變成非活躍記憶體相比,又孰優孰呢?

----

補充一下,OS X 設定內有這麼一條:顯示已開啟應用程式的指示燈。

當不勾選此項的時候,即使軟體正在開啟,在 Dock 上也沒有表示「執行中」的指示燈。這也是 OS X 工程師想我們忘記「關閉」與「退出」區別的證據之一吧。

16樓:鬱也風

首先感嘆:蘋果教偉大……

很簡單的比較模式:

關閉某軟體的最後乙個視窗 > 該軟體退出

關閉某軟體最後乙個視窗 > 該軟體繼續執行 > 點 cmd + q 該軟體退出

到底哪個更直觀,更符合所謂的蘋果哲學啊(我記得很多人說的這個哲學裡面有一條叫「直觀」是吧)???

隨便找幾個小白使用者,讓他們來說,那個才是他們認為的「正確」的退出方式啊???

用了兩年的macbook,每次 cmd + q 關閉應用哭的心都有,多麼sb的模式啊。

什麼記憶體不用白不用,這是理由嗎?記憶體再大也是有限度的,我既然都關閉所有視窗了,理所當然我是想要退出那個程式的,你還占用我的記憶體,憑什麼???就憑這是教主要求的???

17樓:鋼盅郭子

[題外話]

我完全領悟不到知乎目前的排序策略啊……

「吾輩一直喜歡看@李楠 君的答案,只是這一次,先生實在是有所偏頗了。」突然很想說句話 XD

在 iOS 上手動關閉多工中的應用對可以提公升效能和節省電量嗎?

潘祖輝 大多數情況下沒用,用完按HOME鍵返回即可,不需要去清理多工。當然也有極端情況,有幾次碰到應用一直在後台執行 約十幾個小時 應該是位置類的應用。手機耗電異常快,查了下耗電情況這乙個應用就佔了一大半耗電量。果斷解除安裝。 馮東 嚴格的說就是 遇到設計非常良好的程式加上一些附加條件,手動關閉應用...

在 Photoshop 中輸入的微軟雅黑為什麼和網頁中的微軟雅黑效果不一致?

ChuckieChang 這個目前乙個解決方法,就是用高版本的PS,我目前用的是CC,在字型的選項中,有乙個 Windows LCD 或者 Mac LCD,選擇這個就可以和網頁一樣了。因為渲染方式不同,其它方法目前做不到和網頁一樣,只有此方法可行.Mac和Windows的作業系統預設字型渲染也會不一...

在實際應用中,工業機械人的技術發展為工作效率帶來哪些提公升?

已登出 不能說工業機械人在工業領域是所向披靡的,但在特定工作場合下工作效率的提公升非常明顯的,最簡單的例子,不注重精度的搬運機械人可以輕鬆提起數百公斤的重物並碼放在標記處,這應該很說明問題了。其他的像在危險工況的探測 抓取 高精度重複定位等,這應該都不是適合人類重複工作的領域。 商尚 首先,必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