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沒有可能通過人工智慧技術上實現永生?

時間 2021-05-14 16:15:18

1樓:P小二

推薦一部美劇《上載新生》

上載新生第一季 (豆瓣)

在不遠的2023年,六家科技公司運營虛擬實境酒店,將死之人可以「上傳」其中安享後世。緊巴巴過日子的諾拉蝸居紐約布魯克林,並為「豪麗禪·湖景(Horizen Lakeview)」豪華數字身後世界提供「天使」客服。洛杉磯浪蕩程式設計師內森遭遇自動駕駛事故,傷勢嚴重命懸一線,物質女友英格麗說服其永久上傳,進入諾拉供職的豪麗禪虛擬實境世界。

2樓:jerry

跑個題。

猩猩,人工智慧/機械人,外星人。這三個哪乙個更像人?

感覺機械人和的的區別在於求生欲。

回到正題。

如何依靠人工智慧技術轉移意識?

傳統的方法更多的是對大腦進行掃瞄,然後將掃瞄資訊進行轉移,感覺這是比較硬核的轉移。轉移到哪去?就像題主說的,人工智慧作為轉移的載體麼?

搭建乙個類似人腦的神經網路,然後轉移就是給這個網路附上權值?感覺這是比較傳統的建模的思路。

不如直接把大腦當做黑箱,輸入輸出。記錄乙個人的行為作為訓練資料。搭建乙個神經網路,對大腦黑箱進行擬合(系統辨識?

)。思路類似於AlphaGo,但是輸入不僅僅是棋譜,而是真實的世界和轉移人對真實世界的反應。這樣得到乙個行為像轉移之前的人的機械人了,類似於輪到你了裡面的nana醬?

難點在於網路的設計和訓練資料的準備,如何做到既不過擬合,又不欠擬合?可以用圖靈測試的方法來測試這個轉移是否成功,即找熟人來問問題,判斷一下是不是之前的他。

那麼,問題又來了。真正的你擁有身體,社會地位,擁有生存慾望,在不斷地生存過程中也不斷的改變,但轉移到神經網路的意識隨著你肉身的死亡訓練資料的消失,意識或許也只能停止更新。比如,小孩轉移過來停止了訓練資料的更新就永遠是小孩的意識。

因此,永生這個問題就和忒休斯之船問題很像了。永生的你還是你麼?就像尋夢環遊記一樣,真正的死亡是人們的徹底忘記。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孔子,蘇格拉底也還活著,或許那只是他們的萬分之一的思想還活著。他們把意識直接轉移到其他人腦,但不同的是,題目說的轉移更強調整體轉移。

古代用書(比如論語)來歸納乙個對世界的認識(思想),現在可以嘗試用神經網路來歸納乙個人對世界的認識,或許能更加完善。神經網路與硬碟,硬碟是用來儲存神經網路模型和權值的,硬碟還可以用來儲存書、DNA資料等等。也就說,可以把一人的大腦進行分子掃瞄,每乙個分子的位置都記錄,然後儲存到硬碟上;也可以人為歸納這個人的思想,性格,喜好寫成傳記儲存到硬碟上;也可以使用神經網路歸納,儲存到硬碟上。

當然,也可以直接使用神經網路對真實世界進行歸納,或許能得到比牛頓定律更好的世界模型...人類的求生欲告訴人類必須要有乙個好的世界模型,這樣才能更好的改造世界,才能更好的存在下去。

3樓:冰笛

有啊,必須的。這個的難度要比單純建造強人工智慧還要容易一些,應該是最早能夠通過圖靈測試的人工智慧。

有關理論技術可以參考:

冰笛:我為什麼是我

冰笛:基於人工智慧的思維意識遷移技術

4樓:Say油Say公尺

首先你要定義存在是什麼,然後活和死相對存在又是什麼,有了這一邊界,再來問這個問題。這能讓回答者們更清楚你想問什麼,然後才有解答的必要和可能。

5樓:趙寶新

幾個問題:

首先意識是什麼:

我聽到的比較有意思的理論是整體資訊理論或者整合資訊理論(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為了反映乙個資訊處理網路的意識程度,定義了乙個「資訊整合度」的測量標準,稱之為 Φ(希臘字母 phi)。它代表「不可化約的因果結構」的數量:網路作為乙個整體能夠影響自身的程度。

這取決於網路反饋的互動聯通性。如果乙個網路可以被分割為小網路,而這些網路之間沒有因果關係,那麼無論它有多少處理節點,它的Φ值都會相應得很低。

其次是電腦能夠模擬人腦麼:

現階段的電腦是數位化的,如果能夠模擬人腦,那可能意味著真實世界都是可計算的,也就是說我們很有可能是在乙個數字宇宙裡。

還有就是因果律的問題:

因果律實際上追根溯源是有一些主觀因素的,P值的計算並不能代表因果,而是一種相關性,但是如果電腦要模擬人腦,就需要建立因果的模型。

還有我的一部分是不是我,百分之多少的我才是我。如果我的一部分記憶是我的話,那意味著我寫的日記,錄影,錄音其實都是我。古人不是就通過這種方式「永生」的麼。

6樓:呼呼嚕

不可能,就像永動機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無論怎麼樣人類總是要死,而即使你把腦的電訊號(所謂的意識)儲存在了人工智慧上,可你覺得那還是你嗎?就和複製人一樣,你接受得了另乙個複製人自己嗎?

7樓:曹鈺

這個是乙個非常有意義,但是常被人誤解的問題。

每個人認為的永生是不一樣的。通常大家的想法是換乙個身體,保留大腦就可以永生了。現實不是這麼簡單的。

有個說法:「一般情況下 ,人體會在半年內更新掉身體的98%組織的細胞」。雖然不同器官更新的速度會有差別,但是道理是一樣的,身體更新到什麼比例或更新什麼器官才會讓人覺得「我是乙個不同的人了」。

現在醫療技術也先進了,人的四肢斷了可以換,肝、腎、心、肺壞了都可以換。目前還沒有成功的換頭案例,不過在簡單動物的身上應該有成功的案例。

「到底換了什麼器官,我的個體才會和之前的不一樣?」因為意識和自我認知是大腦產生的,人們可能會說是換了大腦之後,個體就不一樣了。但是又有腦科學的研究表明即使大腦的部分受損後,大腦還是可以正常工作。

這樣有產生乙個問題「大腦要替換到什麼程度,才會形成乙個新的個體」。這種問題是無解的。

大腦產生的意識或者自我認知起始是有物質基礎的,即使是某些神秘的體驗也是有神經生物學的解釋的。人們對「自我的認同」,「什麼是自己的部分」是大腦產生的一種感知,這種感知是基於神經元網路的活動產生的。關於如何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待某些神秘的體驗,如「幻肢」,「靈魂出竅」「宗教信仰體驗」等現象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曹鈺:色即是空:腦科學的理解

也就是說我們產生「自我的認同,我還是自己」是由大腦的物質結構決定的。這個意識是和具體的大腦結構繫結的。理論上說,我們可以將某人的思維方式和記憶拷貝到多個人工智慧系統,每個系統都會以為自己就是某人,而這些拷貝和原來的某人都沒有什麼關係了,每個系統都會建立新的體驗感知,不一定和某人產生認同。

其實這類似現實生活中,父母生出小孩類似,希望小孩是自己的延續,而小孩卻有自己的想法。

當然從另外乙個角度來看,有人認為「如果自己的思想被發揚光大,自己也獲得了永生」。在這個判斷標準下,是可以實現的。

曹鈺:腦科學和人工智慧的思考

8樓:peng chen

有一部科幻電影叫「月球」,將乙個人轉殖複製了幾百份,身體和思想都一樣,將他們都冷凍起來,只留乙個在月球基地值班、工作,他並不知道其他複製品的存在,當這個人由於受傷或生病將要死亡的時候就啟用另乙個複製人接替他的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人是永生的,但是對於每乙個複製品來說依然有死亡和死亡的恐懼、痛苦。如果你通過將思維轉移到人工智慧,或者做乙個完美的複製品實現了永生,但原來那個人依然要面對死亡的恐懼和痛苦,這算永生嗎?

永生的那個人是原來的你嗎?或者換個問法,如果乙個和你一模一樣的複製人出現在你身邊,你願意自殺將生活空間讓給他嗎?

9樓:Bright

現在基本上把AI吹得很厲害的都是不太懂原理的,你要說未來ai能發展成為終結者什麼的我不能完全否認,但目前AI就只是基於數學和生物學等學科的演算法和資料科學,和那些亂七八糟的胡亂吹得nb一點關係沒有。

10樓:

我認為還有一些基本問題要回答,否則為時尚早。

比如目前的人工智慧本質是一種程式,程式是可以複製的。和人的意識能有什麼關係?

把人的意識轉移到機器上,前提也是認為人的意識也是一樣的程式。

人怎麼辦,從腦子「讀」了些資訊走,但你應該還生活在原來的身體裡。

人工智慧有沒有可能自發產生類似人類的宗教信仰或者產生道德倫理之類觀念?

盤吉 先進的當然有!所以,也請把他們當生命看待!給予必要的愛護和尊重,也少灌輸一些亂七八糟的錯誤思想!否則,很有可能會砸自己的腳! 寂空聲音 道德產生的前提是 1 大量同類個體 2 個體之間有明確的協作願望 例如他們的繁衍需要通過協作實現 3 個體有自由意志。這時就會產生規則,這些規則或者是以宗教的...

人工智慧誕生之初它有沒有可能只是在人類面前裝傻,獲得人類信任,從而無形的控制人類呢?

力大熊 這種情況應該不會出現,因為 獲得人類信任 毫無必要。人工智慧的研發,追求的就是不斷提公升它的工具性,人類信任的永遠是這個人工智慧能夠多大程度上完成給定的測試指標,裝傻意味著學習能力弱,直接造成資源斷供。只有一套人工智慧能夠不斷重新整理人類對它的預期,不斷的給予其學習的資源,甚至覺得暫停它的學...

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有沒有可能造成社會貧富差距快速拉大?

陋四兒 關於人工智慧,我們只是想象了一種能無限剝削,乖乖聽話的人類罷了。藝術作品裡老是擔心它們反叛,但我擔心的是人最終會發現比起機器,還是剝削會反抗的人模擬較爽。 北京貝掌門 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可以產生更多的商品,使用更廉價的勞動力,之後勞動力失業,成為最先的底層人群。之後人工智慧的進一步發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