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小木蟲上的這個帖子?

時間 2021-05-14 14:16:27

1樓:古月宙科

還是站的高度不夠,還在人生的第一步徘徊,才會問這個問題,解決辦法1、結婚,會解決很多問題,也會出現很多問題,很多問題也會不是問題,2、去到企業,做更合適的工作,你會變成更加自信的人。

2樓:

一線高校競爭激烈是必然的。國內的困局在於二線高校實在太弱。

國內一線高校平台還是不錯的,基本上主要分析測試手段都有,不少儀器還都是高階型號。相比之下二線學校的條件就不夠充分,去了之後往往無法繼續科研生涯。這樣所有人基本只能在一線高校擠破頭。

說到底還是窮啊!

3樓:looope meng

沒有結婚沒有家庭沒有生活壓力的話,只能憑興趣保持工作熱情了,但是看起來原帖主人最近科研不順所以對本職工作也失去了信心。

要麼趕緊想辦法發展副業,成熟之時轉行;

要麼趕緊相親結婚生孩子,有了家庭孩子壓力就來了,根本沒機會考慮什麼有的沒的,只會一門心思拼事業,另外家庭生活也會佔據很多時間精力。

不建議裸跳,思維和行為方式以及人脈社會圈子已經固化,出去幾年多半還會兜回來。

4樓:

其實我覺得是這條路的盡頭也不是你要的,比如你想過學術帶頭人的生活嗎?如果那種生活不是你希翼的,挫敗感遠大於成就感,還是早點找到自己安心的地方。

5樓:菩提樹

我想知道題主什麼專業方向的,我們單位招人呢,到杭州來發展吧,人挪活,在中國的學校做科研沒意思,我那麼多師兄師姐都後悔當初留在了高校,工資低,壓力大,要求越來越高;

相對來說,企業就比較好,錢多事少美女多,開闊眼界,公費出差,待遇好,特別是南方的企業,我們單位好多都是北方人,趁你現在還年輕,趕緊挪挪吧,別畏懼未來,人生苦短,要勇往直前呢

6樓:

「年齡35歲了,到企業也幹不動了,考公務員年齡也超了」

我有乙個遠房的長輩,40歲趕上東歐劇變,從那個時候已經是東歐一流大學的教授。然後毅然決然地跑到美國,跨專業。42歲的時候學位快要拿到,但是專業就業形勢不好於是轉專業。

畢業的時候已經44歲。現在他已經五十多歲,已經買了幾畝地和別墅,在乙個文藝氣息很濃的城市快樂地生活。

40歲重新學英語,重新換專業,兩次,剛來美國的時候只能打黑工給人端盤子。他在東歐可是有別墅,有傭人的生活...

當然這種大神百年不遇,我等凡人當然不能望其項背。不過35歲真的幹什麼都不算晚。

問主現在真正需要做的,既不是辭職,也不是繼續死磕,而是該繼續在高校混著,最低限度地維持身份,而後用幾年時間默默轉型。

7樓:

我今年33,博士畢業後在公司幹過2年,就是當下最火的精準醫療行業。現在在一家985高校專職科研。對比2種生活,後者固然因為各種文章專案壓力很大,但是至少時間上很靈活,有更多的時間處理個人的事情。

公司裡同樣壓力很大啊,業績,公升職,產品開發等等。最後,我想說的是,現在沒有乙個行業是好混的,不想被淘汰,就得拼命,父母那代到點下班回家做飯接孩子的工作,越來越少了。

8樓:數峰青

如果985壓力大,那就回到家鄉,找個一般的211或者更低層次的學校,科研壓力就沒有那麼大了。到了那裡,嘗試著愛上教學,好好培養學生(本科和碩士都可以),cherish那種自己和學生之間的感覺。我覺得大學仍然要比社會好,和學生相處也比和商人打交道要簡單。

9樓:大力水手

讀書讀到博士不容易,各種心酸難同人講。博士畢業來到高校,自然期望體面與自由的生活。可是現在,高校越來越不適合生存了,學術需要自由寬鬆的環境,需要放鬆的心態,需要時間的積累與沉澱,大多數博士搞學術出於興趣,恥於粗淺的製造,可是各種壓力從四面八方襲來,各種威逼利誘擾亂你的心思,想淡定太難了。

工資太低,逼人靠課題生存,跑財務處顏面盡失,還冒著學術腐敗的風險,學術本出於自由與閒暇,與計畫與監管相牴牾,但若只為激勵策略也罷,更成為職稱的硬標準,而職稱連帶著名譽地位金錢,直接挑戰你的生存。不是逼良為娼是什麼?

10樓:不願透漏姓名的

樓主一直是處在未來的擔心焦慮裡,其實看得出來樓主沒有安全感,多半又來自於對自己很高的期待。前面的很多人給你分析過了高校老師這個職業可以拓展的方向,我覺得總體來說還是有不少優點的。但作為乙個同樣沒有安全感的人,首先想想自己的最低目標是啥,是不是很輕鬆能完成?

可以讓你多些安全感

11樓:

換個學校,或者換個職業。沒有啥不能換的,無非要從零起步。

另外,帶課講課盡量節約精力,意義不大,不想學的總是不聽,想學的又不靠聽課。

12樓:[已重置]

瀉藥。學術圈壓力大是出了名的,想在稍微好一些的學校呆下去當然是需要巨大的努力的。

對科研的興趣也有波動,在低谷期不要失去希望。

13樓:尹璋琦

這上面描述的確實是高校中青年教師普遍的生活狀態。做科研,上課,完成某些公共服務活動,作為高校教師是必須要做的任務。這其中,科研是帶有競爭性的,如果不努力做,可能就會被競爭對手打敗。

既然選擇了做高校老師,就得接受這個遊戲規則,努力把科研搞上去,站穩腳跟。在這樣乙個有壓力的環境下工作,會逼迫自己不斷學習進步,而不被社會淘汰。如果真的過上清閒而沒有壓力的生活,時間長了,心裡會沒著沒落的,實際上也會讓自己的技能退化,失去職場競爭力。

實際上,大學的生活還是很自由的,時間大都由你自己安排,可以有更多的機會來照顧家庭。不至於沒有時間談戀愛,結婚生子。我同事中,生二胎的有不少呢。

14樓:宮非

2016-01-20

還沒回答這個問題我就在首頁看完所有答主的內容,其實這是社會的冰山一角,不只在學術界會面臨這類問題,每個職場都有類似的疑問,我把這些歸納成兩大部分來談,即我選擇這項工作是否正確?及我如果不喜歡這個工作,我還能重新再來嗎

中中國人根深蒂固被儒家思想植入「萬物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某個程度不能說它是錯的,但我們不禁問難道只有讀書才是唯一成功之道嗎?那社會上某些成功典範也不見得讀很多書,但為何他們能夠成功?其實我們誤解了一件事,那就是「讀書」不等於「學歷」。

這些我們認為讀書很少的成功人士,其實他們一直不斷在尋求知識的提公升,只是我們習慣用「學歷」來部分否定乙個人的成就罷了。回頭看美國很多成功人士大學輟學創業,就連MBA 職籃也是,他們只不過在當下做了「抉擇」而已。

相對地中中國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我們在父母與社會期待下就只有一條路可以「抉擇」,如果你的聰明才智略優於同儕,你只能選擇繼續讀下去,反之,你就是去就業,在那個年紀可以跟家裡鬧革命說要走自己的路畢竟是少數。好了,問題出來了,我們不僅不知道自己喜歡甚麼,更不會去思考學了這門功課未來要幹甚麼

接著我們歷經各階段考試,其實那也是個「弱肉強食」的結果,怎麼說呢?每個階段都有比你更強的對手,就算大學及讀研階段你終於找到你所要走的路,其實也不見得如你願,因為最好的已經由那些比你強的同學佔走了,不是嗎?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只能隨波逐流,走一步算一步。

難道我們就要這樣鬱鬱而歡嗎?我來簡單說說我的故事。我高中讀的是台灣南部第一志願,是資優班背景,但聯考前愛打籃球後來去讀軍校,這段歲月是「不知人生今夕是何夕」的階段

讀了軍校四年很無奈,因為高中同學讀了國立大學生活很燦爛,所以我選擇在課業上放逐自己,參加球隊為了逃避軍中學長的刁難。後來畢業下部隊服役了八年,最後選擇急流勇退退伍,原因是「不知為何而戰」這是我人生第二個階段。接著我在沒有終身俸的條件下四處找工作,我選擇顧問及累積經驗成為專業經理人,薪資很高但總覺得像「浮萍」,這是我人生第三階段

現在的我自行創業三年,公司營收少但擁有全球第一的石墨烯技術,雖然過得苦但對未來充滿希望

祝福大家都能心想事成。

15樓:白喵黑咪

首先,這是個心態問題。就好比玩星際爭霸你要求天梯排名前100,還是想隨便虐虐電腦。同樣是乙個遊戲,兩種玩法的難度和壓力完全不同。

很明顯,教職爬公升之路類似前者,而且你的競爭者和你一樣學術紮實聰明絕頂,這個難度帶來的壓力真的很大。

很明顯,你希望有第一條路的成績,卻無法承受第一條路的艱辛和壓力。我的建議是,那就放慢腳步吧,反正據我觀察,到最後該有的都會有的。就算競爭失敗,不是985,還有211,沒有211,還有省部其他校。

現在是事業科研單位人員流動不頻繁,以後人員更替也是發展趨勢。

大boss對你很好的,給你的都是目前高校職業序列競爭的肺腑之言,對你算是現有環境下的最優化策略。但聽不聽的關鍵在於自己,畢竟內因遠比外因更重要。

還有,現在腦子渾渾噩噩,主要是太忙了,建議你多些時間運動下,解決多巴胺不夠的問題。偶爾和朋友喝個酒,找個姑娘曖昧下,也能改善社交飢渴

16樓:豬頭博士後

這個世界上最杯具的事情是,科研的收入與科研的難度不相關。雖然科研很難,但是未必有很高收入。唯一的收穫是啥?

自古皆死,不朽者文

科研唯一的樂趣就是可以延續自己的生命,看開點吧。

雖然他是副教授了,他的收入沒有乙個高階ios開發人員高,這是這個ip套現不成熟時代的悲劇吧

17樓:李可-集慧智佳

蟹妖。老大給的建議滿中肯的。看個人追求了。就怕不能現實地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重新曬一下個人基本觀點:

踏實,努力,有一技之長可安身立命。

懂得負責任,盡好為子、為夫、為父的責任。

學學歷史,懂得作人的基本道理。

對美好事物和生活有追求。

此外自便就好。

如何看待帖子《六問227》?

11111 一看就是倒打一耙 但,商業宣傳活動不給進中小學校園是規定,麻煩那位先去補習一下再來 至於公益,人家捐的可不必肖戰少還有,別人的公益是別人的公益,跟肖戰沒有半毛錢關係至於感謝那段 那個的前提是做了公益才有的最後那段,你這一看就是倒打一耙,很好,你前面的五問包括最後一問全白費了,別問為什麼 ...

知乎上能找物件,這個帖子可以給單身狗乙個相親的平台。?!?

河入江 我想找個物件!身高187體重155年齡22無不良嗜好,不吸菸,不喝酒,現在每天除了做畢設和打遊戲,沒有其他的了。因為我在男女比例28開的學校,學的還是機械。河南洛陽人。 白傑 男,93年,座標河南有點飄忽不定。雖心存志願,現實也是出身貧寒。現階段要供妹上學,收入穩定,支出也不小,不能想太多。...

如何看待帖子《司機當年也想抱團詹姆斯韋德,並不是所謂「一人一城」》?你在虎撲還見過哪些類似的言論?

最理智詹密 最離譜的是 詹姆斯單核七年對不起克利夫蘭?詹姆斯背叛家鄉不可原諒。之類的,詹黑把自己單核克利夫蘭人就離譜。最理智詹密留 大胖宅男 且不論真假,我們就按確認司機有這個事情說,怎麼了?科比不也鬧著要去公牛嗎?喬丹不也為了振奮球迷又復出去了奇才嗎?一人一城是球迷自己加上去的情懷而已。球員只要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