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科技美學在 10 月 1 日發布的評測中,Mate 30 Pro 的資料有很多問題?

時間 2021-05-13 08:55:29

1樓:ssertp

我不感覺有什麼問題。

最大的爭議就是亮度,強光下自動最高亮度492nit聽起來很低,畢竟華為宣傳的或者說別人測的有650nit左右。但是,想要達到650nit需要很多外在條件,第一你必須拿著強光源對準光線感測器,沒有這個硬性要求即便在正午的Sunny下也不一定能達到最高亮度。第二,這個最高亮度只是瞬間迸發出來的,它可能只持續很短暫的時間。

第三,最高亮度也是分區域的。最後,每台機器的亮度都是有誤差的。

本人用過S9+,LG G7和索尼XZ2,也體驗過mate30pro,在體驗店,mate30pro的手動亮度沒有S9+和XZ2高,這個手動亮度測試沒有問題。

2樓:小連麻

3樓:Lam SzeJoeng

國內的評測主觀性比較強,娛樂性也比較強,打擊了之後不痛不癢,我強烈建議海軍把矛頭對準anandtech ,Tom's hardware 和《消費者報告》

4樓:Holy Oracle

科技美學一直都缺乏專業性,且近幾年的那巖也幾乎不再細琢產品本身,越來越隨意和敷衍了。即便是所謂『深度評測』中也經常出現連發布會上的宣傳功能都沒了解清楚的低階錯誤。(比如之前三星S10評測中錯誤評價相機在超級防抖模式下弱光環境的幀率鎖定和畫質劣化;四大旗艦評測中不控制變數。

)因此,我認為此次mate30評測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應該不是恰飯所致。單純的只是不用心罷了。

5樓:

不如解釋解釋mate30pro遊戲降解析度的操作。

華為這個幀率,實際是要打折扣的,並不能等於同水平其他手機的畫質。

這種明顯的缺點,為什麼科技美學沒有提出?

還有跑分略低,實際是沒開效能模式,那既然你華為自己都設定預設模式效能打折扣,玩遊戲也是打折扣的水平,不能怪沒開效能模式吧。為什麼三星蘋果沒有這種奇怪的策略?

我覺得實際評測就應該按預設的來,包括相機什麼的。

6樓:楓式冷笑話

還沒看,但是不會看了。

因為我去過線下摸過了

有一說一,確實感覺比我在用的m20p好像厲害蠻多除了瀑布屏握持實際上比一般的曲面屏厚....

真正看評測的幾個真參考評測啊,圖一樂,線下玩了才會做決定。

7樓:古城

開始了,又開始了!這是第幾個要被打倒的評測了?

要說科技美學評測資料有沒有問題?當初為了證明小公尺9的亮度比IQOO高,我幾乎扒出了所有評測給出的資料,在最高亮度方面不同評測可以相差100多尼特…不得已取了各個評測資料的平均值,小公尺九比IQOO亮度高一點,結果對方不認。行吧,就只是舉個例子。

8樓:徐長安

七月份的資料不是p20麼

mate30 pro上面寫著9月27號啊

沒關注mate30 pro的評測,如果說比別的數值低,麻煩上個對比圖,空口白牙就說有問題,不太讓人信服

9樓:臧大為

Mate 30 Pro無法安裝GMS套件。即使你科學爬牆之後都沒法安裝ins之類的軟體。國內用用勉強可以,有點想法的沒法買。

如何看待科技美學被大量的水軍入侵小公尺10黑稿

嗷嗷嗷 我就想說隨便找個人都能看出來 幕後主使 的事情是因為你真的不知道演員表裡面的演員是誰當然我也不知道doge 現在就是這樣嘛,科技美學被大量水軍入侵帶小公尺10的節奏,而且帶的是驍龍玩遊戲卡頓。實際上原因是工程機韌體軟體相容性不佳,重啟就好了,現在市售的正式版也已經修復了。沒有任何問題。科技美...

如何看待華為mate40於10月14日發布的外觀?

江楓漁火 Mate10pro的豎排雙攝真醜,Mate20pro的浴霸車燈真醜,Mate30pro的假奧利奧真醜,Mate40pro的八卦後蓋真醜。建議你們都不要買。不然我可能買不到首發。 ZhangGuoTaoX 我是內部員工,只想說,你們都錯了,40 pro還是圓形,中間超大萊卡標,閃光燈全在圓裡...

如何看待愛否科技1月22日發布文章 錘子員工的 今日爆料 錘子逼我放棄一切情懷?

燃點 和老羅這樣的人能成功,反而才是對在國內認真做事情的人的一種嘲諷。所謂的工匠精神徹底被汙名化,除非打嘴炮也屬於工匠 風之使徒 每一百個人中有乙個傻子,中國就有1400萬傻子。當每五十個人中有乙個傻子,中國就有2800萬個傻子。當每二十五個人中有乙個傻子,中國就有5600萬個傻子。為什麼明明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