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數字通訊系統要把信源訊號變為二進位制的,又把二進位制的變成基帶訊號 而不是把信源波形變為基帶波形?

時間 2021-05-12 03:01:24

1樓:虹川飴

我以為這是受限於計算通訊的電子實現技術,要作信源通道編碼首先需要乙個能讓計算裝置處理的資料流,而現今最發達的便是二進位制計算裝置;

同時二進位制便於計算處理的同時也便於接收端的判決估計,

幾十年後可能多進製的量子通訊計算裝置會出現,但信源通道編碼還是不變的,只需要明白信源編碼壓縮資料量,通道編碼提高容錯性

2樓:unlandable

信源資訊種類不僅有波。用波來表達資訊的信源,且該資訊能直接讓機器讀懂,是萬中無一的。用2進製表達資訊,是目前在可行性和效率權衡下的最優選擇,因此現代數字系統中的通用語言是二進位制,將模擬訊號轉成離散的二進位制訊號是為了讓接收端能讀懂。

資訊傳輸是需要物理通道的,物理通道中傳輸的是模擬訊號,讓這些模擬訊號表達相對應的0或1,且具有相當的抗噪效能,需要調製

3樓:

有把信源調製到基帶上的通訊系統啊,模擬系統大部分都是這麼做的。

至於為啥要數位化,你可以翻一下書上關於「數字通訊系統好處」的部分。

比較典型的:

1。信源編碼對於傳輸頻寬的影響

2.通道編碼對於傳輸可靠性的影響

3.現代通訊系統相對於古代(90年代),負載有啥變化。

4.調製方式對於傳輸效率的影響(參考夏農極限)

4樓:紅鯉魚騎綠鯉魚

對於計算機等機器裝置,是通過01高低電平進行邏輯運算和工作的。但是這些資料想要「運輸」,也就是通訊,是通過電流或者無線電波傳輸,體現出來就是所謂的波形

5樓:IceCamel

提供一些需要考慮的原因和系統設計。僅僅是拋磚引玉。

信源通道編碼。實際的通訊過程要考慮衰落和雜訊對訊號的損傷,通道衰落和雜訊勢必會帶來誤位元速率。為了控制誤位元速率,需要加入通道編碼。

與此同時,冗餘資訊需要利用信源編碼進行壓縮提高傳輸效率。直接對信源訊號這種模擬訊號編碼明顯是困難的,而對01進行編碼是容易的,所以研究和設計都是針對01的bit sequence進行編碼。這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

同步。無線通訊也好,有線通訊也好,同步是很重要且很難的一步,原始信源訊號未必是等間距的,或者其初始位置沒有易於同步的特徵,而二進位制01對應的波形有簡單的特徵用於同步。

轉化難度。01的bit sequence轉化為基帶波形是簡單的,因為就只有0和1兩種可能的情況(帶有差分性質的轉換會多一些,比如01,10,11,01,但本質上種類還是很少),容易在硬體電路上程式設計實現bit sequence到基帶波形的轉換。而信源訊號是不規整的,很難在硬體電路上實現高效的轉換。

通訊原理中為什麼要把模擬訊號分成兩個正交訊號,這樣有什麼意義嗎?

侯陽陽 應該是為了方便分析和實現。畢竟sin 和cos這兩個正交基簡直太方便了。如果能找到更好的正交基。假如有四個基。那也許現在用的就是ABCD調製了。個人瞎胡說的。 RFZone 可以非常方便的通過星座對映實現數碼訊號調製,甚至是高階數字調製,從而得到高資料吞吐量。同樣,在接收側也可以根據符號對映...

《數字訊號處理》與《訊號與系統》有什麼關係?

座標長沙,某985。剛出的成績,數字訊號處理期末考試掛科率20 還好我沒掛。上個學期訊號與系統掛的人這學期數字訊號處理也掛了,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關係。 訊號系統是基礎,數字訊號處理是計算機時代下訊號系統基礎上的深化。其實感覺都屬於訊號大類的基礎課程,但是兩門課合一起內容量有點太大了。 SuperM...

為什麼學通訊和訊號的學生覺得自己的專業很雜很難學,難道別的工科專業就不難麼?

培根 霍格 通訊與計算機是工科比較難的專業,其中通訊還略困難些。難度肯定高於電子,自動化,機械,土木。但是遠遠不及純數學,理論物理難。 蘭翼飛馬 一來因為確實很雜,短距離的射頻 長距離的天線 高頻的訊號卷積,低頻波的二象性,自控的pid到訊號的拉普拉斯,數電的與或非到半導體的指數模型,從複數模型到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