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弱校競賽自學黨?

時間 2021-05-12 03:01:24

1樓:

本人是信競生。

眾所周知,jyb搞的強基計畫對競賽生極為不利。

搞競賽其實跟強校弱校沒多大關係,競賽說到底還是靠自己,老師只是引進門,真正出成績的大佬都靠自學的(當然基礎要打好)。如果在弱校,雖然沒有好的學習氛圍,但是如果努力學習,還是能有所成就的。

2樓:

中等省份強校(每年穩定3-4個集訓隊,去年6個集訓隊,金銀也有,省一若干)非競賽班學生。

其實本質上我們差不多的,強校普通學生和弱校自學黨面臨的壓力都很大,而且還有課內的壓力、同學的質疑甚至諷刺。我準備學物競甚至不打算參賽,畢竟自己才知道自己想學競賽其實並非功利,而是真正的熱愛。遺憾的是當年入學的時候因為距離太遠挺麻煩,加上自己化學其實不太好...

所以沒去競賽班。

競賽競賽,我個人認為是對自己的培養。自學的過程中當然會遇到很多很多困難,然而通過協調資源、自我努力去克服困難的過程甚至比你在競賽中所學到的更為寶貴。

當然,如果有機會,還是要去考一考的,萬一就省一了呢?

3樓:愛培優

如果是衝進決賽,甚至奪金、入選國集,那當然可以評價其為「努力的天才」,走過競賽路的學生都知道,競賽絕不是只依靠天賦或者努力就能成功的,天賦、勤奮、自律、成熟的訓練和教學體系都是至關重要的,像很多弱省弱校的競賽黨,想要達到強省強校競賽生的水平,勢必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

不過即使是成績不佳的自學黨,也十分值得敬佩,因為要保證競賽、高考成績兩手抓真的很難,強校有完整的教學和訓練體系,有專業的老師指導,也會給學生安排好學習和訓練的節奏、進度包括要使用的書籍資料,但弱校甚至自學黨呢,這一切條件都是缺失的。

所以無論競賽上有沒有取得優秀的成績,競賽黨的價值是值得肯定和認可的。

所以對於不同層次的競賽黨,競賽獎項和成績都是有用武之地的:

集訓隊可以保送;金銀牌可以破格進入強基計畫;

銅牌-省一可以在多數雙一流高校綜評中獲得明顯優勢;

省二-省三也是一部分高校綜評的入門門檻;

即使沒有獲得過任何獎項,但競賽對於學生思維的訓練和知識深度、廣度的拓展也能助力學生在高考相應科目中取得更高的成績,從而成為考取名校的重要保障。

4樓:神經蛙

快跑!此路已堵,高考才是正道!

強基計畫今年報名人數133w人以上,是計畫入圍人數的三倍以上,這意味著入圍的分數線會很高,甚至高過本科錄取線也很有可能。

除非你有十足的把握拿到銀牌走一類錄取,否則競賽唯一的收益強基計畫對你的幫助幾乎為零。

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資源去學競賽。如今看來,值得嗎?

5樓:金麟

不知道算不算弱校...

13年有過集訓隊

前年有個銀牌

但是去年高聯連省前三十都沒有

就這種學校,感覺大部分是靠運氣吧。。

都感覺看不到希望(不知道是政策原因還是老師。。。)

學校給我們安排的教練感覺不是很能回答我們的疑問,好多時候問的問題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有答覆...

弱校資源少是肯定的,雖然說競賽這個東西只要肯找,真題資源這些還是會有,但是沒有教練點撥自己悟的話其實是不太有感覺的。而且資源少,見識少就很容易導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容易膨脹,好不容易見識了一些之後又覺得自己毫無希望自怨自艾起來。

總之,如果是功利地看,建議少學甚至不學,就算學也就是學學以前的自招吧。如果是真的喜歡競賽,真的喜歡數學,加油吧,大家都在努力來著。

也許前方沒有燈火,但路總歸是有人在走的。如果是真龍,弱校困不住。如果是真菜,再強校也白搭。學校的強弱的確會影響個人的強弱,但並不會完全決定個人的強弱。

( _)在同一條弱校掙扎的路上。

6樓:幻之第六人

四川的話基本沒聽說過有哪個自學競賽的能拿省一,省二已經頂天了(數競),可以去看一下每年的省一名單,看看那些省一大佬們屬於什麼學校,一般也就是那幾個名校屠榜,剩下的學校也是有競賽教練團隊的,那些要麼是有實力的老校,要麼是新興的,有資本的新學校。

自學拿獎真的很難,尤其是數學和物理,我們學校最開始只有數競,物競和化競是後面才開始的。乙個學物競的哥們自學了一年,然後教練團組好後又跟著學了一年,人聰明也夠努力,最後也還是差幾分進第二輪。(我們高中雖然比較新,但在川內應該還算是比較強的那種吧。

)自學真的是走鋼絲,沒有人指點真的很難,最關鍵的還是那種氛圍,為愛發電大概率比不上有一套成熟的訓練系統。老師知道競賽退役後該怎樣使得學生能迅速回到正軌,提高平時成績,最終高考競賽都不耽誤。也清楚怎樣在聯賽開始前的幾個月裡讓學生的水平飛速增長(說白了還是自習和與同學間的pk,互相講題)。

而且老師一般還會在一段時間內看出乙個人是否真的有拿獎的潛質。

自學黨真的是摸著過河,什麼都要自己重新探索,而且現在競賽被打壓,真的要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條路。

作為乙個不算成功,也不怎麼能算失敗的退役人員(17年參加的聯賽),只能說這麼多了,以上。

7樓:明月

.. 學著玩吧,不想著拿獎,不想著有什麼好處

有這樣的心態差不多就可以了吧..

反正能學懂競賽,估計課內的東西學的也十分輕鬆,高中三年時間很長的,不然還真沒什麼事可做

8樓:

不容易,不建議。

家裡沒錢沒渠道,學校沒資源沒經驗的話,最好還是算了吧。只看付出的努力和回報比來說不如去老老實實高考。尤其在幾個競賽大省。唉

拋開功利性來說,真的喜歡也沒辦法,讀著吧。但是要做好很苦很憋屈的心裡建設

9樓:邊顓

競賽學校的強弱限定的是准入門檻而不是上限

我見過有從弱校走出來的神仙,也遇見過看了半本無機拿了省一的,我們部門也有沒讀過競賽拿了省一的

但是,更多的人,多很多的,都因為是在競賽弱校而折戟沉沙了,甚至不少是比我要強的多的,裸考中九c9的

我們市最強的學校,二十年化竞只出了乙個省一,那個人是學數競的,裸考全市第二,化競隨便學學的。那個學校每年花幾十萬請教授過來上課,而我們每個人花在競賽培訓上的錢,好像沒超過兩千?

那時候,我就意識到了乙個好的老師的重要性

我想,大部分清北復交以下的人,都是凡人,都會受到大的教育環境的限制,這樣的人在弱校往往很難有成績。但真正的有天賦的大佬,自學一門競賽並不困難

如果願意靜下心來多刷一些題(很多題),基本上競賽成就不會低

10樓:周振興

這個弱校該怎麼定義呢?是高考競賽都一般還是只有競賽一般,這兩個可是完全不一樣。

如果只是競賽弱,但是高考很好的,例如福建這兩年的福州勢力在慢慢重視培養競賽,成績也上來了,只不過要出成績還是需要點時間沉澱的。如果是高考成績也一般的話,真的走到了出成績的那一步(金牌以上),大概率是運氣+運氣+運氣+運氣+運氣++++實力了吧,要麼之前的教育資源嚴重缺乏,高中改善了,要麼就是到了高中修煉了神功突然開竅了吶

11樓:

弱校看省份。如果是處於省隊完全被強省壟斷的地方,弱校沒有一點機會。但是如果是大部分正常點的省份,弱校的機會還是很大的,大家其實都是自學,網路時代的好處就是只要你願意找資源,你的資源還是足夠的。

12樓:劉丕芽

不邀自來

弱校咋了

一開始的那些科研前輩們

也不見得都是強校的吧

強校資源豐富,經驗充足

可是,你有你自己啊。

我也是弱校出來的

我們校歷史上也只有我這乙個生競黨

可這有什麼關係呢?

絲毫不耽誤我來乙個我喜歡的大學。

生平最討厭強弱校,各派系的分類

期待競賽更純粹一點

祝好——————利益相關——————

競賽(極)弱校出身

某京城種樹211直降一本

本人大一新生,剛進ACM校隊 弱校 ,ACM競賽學習是應該在刷題中學習演算法還是先學演算法再去做題呢?

SAXIN 首先對於弱校來說主要是可能學校 學院缺少教練 學長來引導,自學需要更多的毅力和努力,但也別灰心,不少大佬都是自學成才的。對於acm而言,個人總結有三部分,知識點 演算法 資料結構 的儲備,做題經驗 套路,最後加上適當的比賽經驗。比賽經驗這裡不談,只說前兩部分。看書 學演算法 做型別題都是...

如何自學衝進強省物理競賽省隊?

看到題目描述我甚至懷疑題主是不是跟我乙個學校的。不過我的情況貌似比題主的還要再糟糕一點。應該不是同乙個學校 2017年到現在已經有三年了吧。我有點好奇,今年複賽你考得怎樣? 歐陽 首先,可以先學學數學的函式,初等函式,微積分 最好深入 向量,簡單空間幾何,微元思想 物理認識各種物理量,和它們的本質,...

如何評價等等黨和夠用黨?

我,等等黨,路過。我準備罵人。陰特爾11代酷睿,全是4核8執行緒,隔壁amd最高8核16執行緒可是卻沒有thunderbolt。就這樣子還想讓我買?口丕!還有我要罵lpddr4x不但高頻低能而且還板載不能換而且最大才16gb。 等等黨沒有錯,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夠用黨看對誰,有的人廠家給喂坨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