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自研晶元 M1會給 Intel 帶來多大影響?

時間 2021-05-11 04:35:08

1樓:不坑老師

那些說影響不大的人,看得不全面。僅僅拿mac和intel比,說mac佔用率不高。

但mac開的是個頭,相信不久的將來更多公司會加入桌面arm裝置這個陣營來。這樣以來,對intel的影響還不大嗎?

2樓:歪鉤

英特爾和AMD又不是沒有經歷過這些,蘋果只不過是回歸到了賈伯斯的狀態,我發現很多人忘了,蘋果有相當長的時間,一直是使用自己研發的cpu的,m1不過是恢復到以前這家公司本來的模樣。很多人忘了winter聯盟是為了對抗蘋果。

3樓:saturnman

蘋果證明intel沒有那麼神,沒有不可戰勝,尤其是吃進手機帶來的技術迭代之後而英特爾在移動網際網路毫無作為後intel已經出了問題。

intel現在最穩的盤子是商用伺服器cpu,但是估計也該動一動了,一是資料中心中GPU增量遠超CPU,二是大型雲計算廠商有動力和實力自研晶元做服務支援,完全不會涉及生態相容問題。

4樓:jacob

首先看對Intel的營收影響

看一下IBM的專家對成本的估計:

IBM AI戰略負責人Sumit Gupta估計,蘋果M1晶元的生產成本在40-50美元之間,而MacBook Air中的英特爾酷睿i5處理器成本約為200美元,入門級MacBook Pro版本處理器成本更高。

ARM M1筆記本替代了英特爾x86版MacBook Air和MacBook 13入門款,這兩款MacBook筆記本的總銷量接近1400萬台。假設蘋果的成本如下:

基於ARM的蘋果M1處理器成本:50美元(可能接近40美元)

英特爾酷睿i5雙核MacBook Air:200美元(也許是175美元)

英特爾酷睿i5四核MacBook 13-入門版:250美元(可能225美元)

採用英特爾處理器的MacBook的成本如下:

MacBook 13-入門款。860萬台x250美元=21.5億美元

MacBook Air:540萬台×200美元=10.7億美元

共計32億美元

Intel 2023年的營收:

按照上面的估計和數字,從營收上看,這次Intel收入損失在PC領域佔比為8.6%,Intel公司總收入的4.4%左右。從這一點上看,影響還是有的。

2. 再看市場的影響

蘋果2023年Q1的銷售是下降的,但是Q2 PC市場占有率為7.7%,增幅達到36%。

現在只是MacBook Air、MacBook Pro 13"和Mac Mini使用了M1晶元。雖然蘋果的品牌影響力巨大,但是未來的市場接受程度,還存在著不確定性。一方面是軟體的相容性,各種軟體遷移的速度,蘋果自己的Rosetta 2,是否能夠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另一方面,雖然蘋果給出的M1測試資料,效能很好,各個測試軟體給出的資料也很出色,但是一款晶元,還要經過大批量的發貨,經過大量使用者的檢驗,才能確認功能、可用性、可靠性是否沒有問題。

如果M1經受住了市場的檢驗,蘋果在所有產品上使用。出色的晶元效能,品牌的號召力,蘋果的市場會進一步擴大,這個時候對Intel市場的影響將不容忽視。從上表中看到,蘋果市場份額的在增加,都是對Intel/AMD市場份額的擠壓。

3. 技術上的影響

ARM一直想要進軍PC和伺服器領域。在這兩個領域,已經有多個廠家嘗試,均鎩羽而歸。除了蘋果和高通是自己開發CPU Core,其他廠家基本上都是用ARM的IP。

現在蘋果如果在PC領域站住腳跟,對其他廠家有很大示範作用。雖然難度是巨大的,沒有幾個廠家能夠達到蘋果這樣的技術高度。在開發自己的Core上,三星和華為均有嘗試。

如果在蘋果的示範效應下,這些廠家持續投入,後續會給Intel帶來壓力。

同時,M1如果成功,Intel也許會加速切換到台積電的7nm/5nm工藝。此外,Intel也許要好好反思自家的GPU了。還有片上互聯,Intel的8 Core通常採用Ring互聯,而M1的高效能,Fabric也有很大的功勞。

總的來說,短期內對Intel的印象不會很大。長期的影響,還要看蘋果M1的具體情況。

5樓:下乙個宇宙

英特爾前面一片的黑暗,其實英特爾的挑戰不止來自蘋果,還有來自英偉達,英偉達顯然已經預料到會出現現在這種競爭局面。因此哪怕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收購ARM。

有些人可能會說,英特爾會退縮到伺服器領域,其實伺服器領域更怕ARM的衝擊。X86處理器的優勢是通用性,ARM處理器的優勢是針對性,現在的伺服器正在形成一種馬太效應,越來越多的伺服器,集中在越來越少的企業手裡,而這些大型企業,每實現乙個功能,都需要海量單一功能的伺服器,而這恰巧是ARM的優勢所在。

不過M1的成功也給世界出了乙個巨大的難題,除了蘋果,還有誰能讓軟硬體完美的融合,並且對開發者有極大的號召力。谷歌?微軟?英偉達?高通?或者是華為?

總之,PC將進入乙個極其混亂的戰國時代,或許這對中國的企業來說,是乙個機會。

如何評價蘋果自研M1晶元的效能?

macrumors流傳的圖,不確定是怎麼來的,應該是A12Z的DTK。等真機出來確定有人跑了再更新唄。剛發布的Cinebench R23 論壇成績彙總。 誰拿到機器跑下tensorflow 跑分來了,吊打intel,這下mac air也能跑tensorflow了 數值越低,效能越高 說實話,賬面資料...

M1晶元Mac mini 2020款能不能自行公升級記憶體和固態硬碟

iphone和iPad都可以破解公升級,思路應該是一樣的。廣州楊長順破解M1處理器MacBook,成功擴容至16G記憶體 1TB硬碟。 aolphn M1晶元把記憶體也打包進去了。固態盤蘋果一直都是焊接在主機板上的。你非要說自己能不能加的話,答案是可以。硬碟相對來說容易點,把原來的SSD拆下來,將自...

如何看待蘋果m1晶元iPad Pro,華為matepad pro2起步價5000 還有優勢嗎?

這玩意先打過iPad Air4再說吧,也配和iPad Pro比較?有啊,能打愛國牌,最大的優勢。事實上,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9000系列的pad出貨量必然極低。所以實際上很少會出現在ipad和matepad之間選擇的情況。就像我,完全不會考慮ipad,畢竟早就放棄了蘋果手機,我不可能拿著我的p40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