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從微軟(Microsoft)離職?

時間 2021-05-10 08:19:34

1樓:

微軟比起外企,更讓我感覺像個國企,組織內部臃腫不堪,推動一件事比起能力更靠關係和情面,很多事情都是領導拍腦子一想,諸多身居關鍵位置但不靠譜的人導致我每天工作都感覺是種折磨,讓我最後選擇離開。ps,以上情況是在GSMO而非研發。

2樓:

Vendor 沒有歸屬感+1,因為本來就不是內部員工。

專案機會還可以,進去之前根本不知道微軟還在國內做安全服務,進去之後才發現客戶就固定的幾個,客戶一旦流失,專案組就很危險了。

成長的話看自己跟的團隊,我自己覺得沒學到多少,被release的一瞬間還蠻慶幸。

3樓:

實習體驗很差,雖然是獲得offer的,但是還是走了。

如果我沒實習過,可能就是我的dream offer了,但實習了,感覺是另外一回事了。

4樓:

在微軟做vendor. 因為是三方的所以沒有歸屬感而且做的也是非常邊邊角角的工作。雖然是onsite的,但是其實算從來沒有進去過。

5樓:

利益相關,匿了。

剛進來的時候,聽人說微軟就是一群NB的人做著SB的事兒,還不理解,現在理解了。

1: 成就感缺失。微軟的產品很偉大,但是產品裡面的螺絲釘並不偉大。因為產品太大了,所以乙個螺絲釘的小小改進就會帶來很高的利益,這也是為什麼微軟會養著一群昂貴的螺絲釘。

2: 獨特的技術棧。微軟有完全自己的一套技術棧,如果一輩子都在微軟倒也沒關係,但是出去了就會很麻煩。

3: 辦公室政治。微軟非常多樣化,組與組之間完全不同,部門與部門之間完全不同,有的透明,有的暗箱。

4: 在微軟的三年讓我有信心找到更好的機會。話說從微軟出去的人很多都達到了非常高的成就。

6樓:liuyaping

發現了更大的機會,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而不是 core team guideline 做事情,於是加入了豌豆莢。

當時支撐我做這個決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豌豆莢關門了我大不了還是可以回去微軟嘛」

7樓:

第一年performance review成績不好,主要怪自己。在60公升61連續被卡兩次後走人。雖然微軟問題多多,但是流程和工具是到目前為止看到最強的。

在上海另一家500強混了3年後,現在要去BAT的某一家了。

8樓:

我在微軟的最後一年,參與了乙個專案,需求方是美國的乙個團隊。然後那個需求出了stable版,我們滿足了,以為終於可以搞定了,然後就是stable2, stable3, final1, final2, final3, locked1, locked2。大概在final2時,我們徹底崩潰了,然後就憤而決定離職。

不過因為微軟節奏較慢(半年上線一次),這個「憤而」也又耗了快半年

9樓:

官僚主義,各個層級的人都是得過且過,相互推諉

不是這些人的問題,是整個公司的文化使然

很多人離開了微軟完成了非常令人欽佩的工作

10樓:xia xia

轉乙個神吐槽:

」職業生涯是個漫長的過程,一時的工資高低並不能說明什麼,還是要看你現在的職位對

你將來發展的有沒有幫助。微軟的技術實力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完全不能用國內其他互聯

網公司模擬。在微軟,從編譯器到作業系統,到各種開發工具都是自己獨有的,夠你鑽研

一輩子。在微軟耐心幹10年,等你其他同學紛紛變成VP或者CTO,你發現自己除了一堆

微軟私有的過時的技術之外啥都不會進而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了之後,就不會有任何抱怨了。」

微軟為什麼從 Windows Mobile 時代開始總在遺棄使用者

BinaryTree wm跟當時的安卓蘋果相比根本差距太大。拋棄實屬應該。不過我對當時的wm6.5還是很感動的。確實挺美的,當時解析度都不高但是我覺得比蘋果美多了。附圖 這問題是什麼時候問的?最後的WP7手機Lumia900上市於2011年,我不知道三年前的老梗真的就這麼有意思嗎?反正Lumia92...

你為什麼加入微軟?

Lear 我先寫一段小故事來回答這個問題吧。往事外企,在前些年是十分令人嚮往的工作地點,比如雅虎,谷歌,蘋果,微軟,臉書等等。與其他企業相比,固定的工作制度,不錯的薪水,以及福利是外企所持有的。假如那時候在外企工作,不僅是人人羨慕仰望的乙份體面的工作,還意味個人實力的代表。那人在外企工作,是谷歌 微...

你現在會從 Gmail 轉投微軟的新 Outlook com 郵箱嗎?

Yang甕黨 已經轉移了。主要原因如下 1 Gmail在國內老是抽風,有的時候實在沒法上 2 iCloud系列似乎不太和我這些老舊的裝置搭配,其實不好用 3 不想投奔國內郵箱服務 不過有馬甲還是好的 4 http Outlook.com 功能還是比較全面的,該有的都有。最後推薦一下最近才發現的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