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剛推出的 Google 服務,相對 Facebook 有什麼亮點?

時間 2021-05-08 20:06:06

1樓:施巨集斌

分享流程的核心差異~

群組是亮點,但是不是核心亮點、也不是差異起點,差異起點的是 google+單向的分享過程,分享與被分享方各自自我中心決定的分享內容的狀態~~

如果說的再飄渺些

google關注的不是關係、甚至淡化關係,只是對物件的關係做了乙個分組!~

google關注的關係雙方之間的行為的本身(比如分享)這樣更靠近現實本質

fb的nb的地方是在關係上,弊端也是在這個問題上,因為關係這個東西是不具象存在的~人們社會活動的動機不是去維繫和管理關係本身的, 而是雙方自己的個體特徵決定的資訊交換和利益流動行為~ 我們所說的關係只是這個過程中衍生的一種描述性語義!google的circle 回歸了這個關係本身的意義,而不像fb所有的行為與資訊流動,是在乙個定義好的關係網上進行的~而google的行為在人之間直接進行,而是兩者之間的關係之上

2樓:

同樣,看了很多demo後的感覺:

google+整體社群思路挺靠譜,只是有2個頑疾:

1、gmail賬戶保有率和fb賬戶的劣勢導致轉移成本太高;

2、仍然認為簡單且嚴格的分組不符合社交本質,社交的多重身份用分組不能解決,circle不見得有效。

很可能反向的身份關聯或是tag更有效,因為社交彈性和資訊收發機制更容易高效。

3樓:秦巴武少

谷歌美國使用者體驗小組之前幾年花了大量時間去研究人們如可使用社群產品,形成了乙份報告The real life social network. 這份報告在很大程度上了影響了google+的產品形態,建立去看看。

4樓:江洋

1、不簡單的圈子,而是使用者可以選擇不同資訊發布到自己建立的不同圈子。

2、結合搜尋本身,對搜尋結果中有興趣的內容進行即時收藏。

Google 推出 Google 後,全線產品的 UI 都變成了小清新的風格,你對此有什麼評價?

keso Gmail和Gcal新的介面很喜歡,和我之前一直用的Helvetireader Helvetical系列Userstyle風格有些相似。 小皮 我要投反對票了,不喜歡新介面,特別是topbar,還是喜歡Gmail目前的頂部樣式,另,試了下新的 預覽 Gmail主題,很不喜歡 應該是為了配合...

Google推出了Apache Beam以後,spark和flink的路已經要走完了麼?

iyacontrol 我們先看看Beam是什麼?Beam是乙個統一的程式設計模型,實現在任何執行引擎上執行的批處理和流處理任務。通過官方架構圖,我們可以看到 底層執行的Runner依舊是Spark或是Flink等。所以即使用了Beam,也不能代表Spark 和 Flink的路走完了。我們接下來再看看...

Google 即將推出的找回丟失裝置服務 「Android Device Manager」 有何特點,比 「Find My iPhone」 更好嗎?

laymanal 今天發現手機已經有 Android Device Manager 這個功能了,Google 推送挺快嘛。試用了一下還行,還是講一下怎麼用吧。首先進入 Google 設定進入 Android 裝置管理器 勾選啟用 然後從電腦進入 Google play 進入 Android De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