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知乎使用者把回答當作聊天的習慣?

時間 2021-05-07 07:33:42

1樓:老公

提交學歷證明之類的最有效的方法,我不是開玩笑的。

你可以翻一下我的回答,我大致看了一下,800多個回答。乙個乾貨都沒有。

因為我肚子裡沒貨。。。

2樓:

首先,從問題方面:問題得有深入的內涵。有時候問題就是很娛樂性的,或者無從下手的,或者不完善的。

這是使用者問問題的「素質」因素,和他們自身的能力有關係,很難改。(這部分先碼一下,如果李開復老師回覆我,我就繼續。)

然後,從回答方面:關了手機知乎的回答視窗,提供乙個「下班回去答」之類的特別關注欄,然後回家用電腦登陸的時候會提醒回答問題。我不相信小螢幕的回答會很高效而且有用。

3樓:張良

可以用積分制獎勵,回答最好的可以評級獎勵積分。積分多了可以公升級,高積分使用者提問問題可以獎勵積分給回答好的人,普通使用者可以,知乎可以定時發布使用者問題附帶獎勵積分。

4樓:張熙

這個是沒有辦法解決的。知乎不是專業性很強的論壇。回答的網友都不是專業人士,回答內容比較隨意。除非嚴格規定回答流程和要求。也許這樣會好點。

5樓:王唯韜

既然是習慣,就不那麼好改變。

即便是乙個很有影響力的人,比方說李開復先生;或許他也很難讓周圍的人把吸菸這個公認的壞習慣戒掉,甚至少吸幾支都難。

畢竟乙個長久形成的習慣只因為他人幾句話而短期改變的可能性不大。

幾句話的勸告或許能治標,但想要治本,需要意識的轉變和高度的提公升。

或許最好的方法,是提問者忘記這個嘗試改變他人習慣的問題。

很多人在嘗試改變大環境的時候迷失了自己。

做好分內之事,持之以恆(既堅持良好的回答習慣),自然會有結果。

6樓:王偉森

一般情況下,越讓大家覺得是權威的人越會遇到這種問題。質量比較高的問題,一般都會比較快得到答覆,且得到比較明確的答案,而一些具有二義性的問題或者感性的問題,從各個角度去解釋都不算錯的時候,很多人都希望有乙個比較有影響力或者權威來支援自己的論點,而開復老師這時候就被拉出來作為這面旗幟

7樓:李劍明

如何提公升使用者的回答質量,要解決有乙個相對簡單的方式:

1,提公升回答字數最少質量限制。微博是乙個很不錯的交流工具,他很快,但是他有乙個天生缺陷:絕大多數使用者個人分享的資訊的價值性不強。

回答問題,需要有邏輯性,要有觀點,如何把觀點和邏輯表達清楚:100個字可能足夠,現代人不是古人,不能用文言文,詩詞來隱喻,把話說清楚,那就把字多寫一點。

2,聊天的習慣性是:三言兩語。因此,使用者可以重複多次傳送訊息,但是如果回答問題,最好一次解決,給予使用者只有一次回答的機會,珍惜這次機會,才能提高使用者對機會的利用。

8樓:rzb

限制回答數量,迫使使用者摺疊沒有價值的答案,同時減少重複答案。但根本上市幾乎不可能的,特別是在知乎擴張過程中。大部分問題都不是為了乙個答案,更類似於投票統計之類,了解其他人看法。

9樓:劉遠

篩選申請者?no,很多人正是通過上知乎才慢慢改變的,好比乙個圍城,進去了才知道原來有這麼乙個地方是可以大家一起深度溝通的,原來還有這麼乙個可以不灌水的地方。我覺得沒有必要去清理這些灌水者,或許這些人中有純來灌水的,但我想更多的是無目的的,他們是不知道如何去做,或者說是不是很明白然後很清晰的貫徹這裡的規則。

10樓:諶斌

小時候老師經常說乙個詞:抹黑。

所以,可以把每個使用者的頭像上蒙乙個9宮格的蒙板。當有回答被」沒有幫助了「,就抹黑一塊,9個沒有幫助,就整個烏七嗎黑了。

這種抹黑,每週清空一次。

(惡意點沒有幫助的問題,由知乎團隊另想辦法解決)

11樓:袁立巖

人們的關注點各不相同,加之鑽研程度的區別。所以無論在什麼領域都會出現三角形的資訊質量分布,當然越向上知識含量越高。

但從知識性社群的角度來說,我們更希望專業的人群能碰出火花,並且引領希望進入該專業的人群能有所提高。

就如同很多人都關注你,但問你的問題確實很低階,因為很多人還達不到你的層次。所以,你的回答也僅僅是照顧提問者的面子。

就知乎來說,應該至少有兩個方向:

1。找到各領域的專家,讓其發言將知識傳遞給其他人。但各領域中的專家現實中比較忙,所以可能發言的時間比較少。即便發言,也是很有深度而且惜字如金。(就像蒲松齡的聊齋。)

2。找到希望進入該領域的人群,這個比較容易,只要內容相符並且互動的頻率高則很容易引出高質量的話題,並由話題吸引使用者形成良性迴圈。

對於第二個方向,比較理想的功能應該有很多,比如:現實中常見的沙盤,以及網路辯論,應該都可以嘗試。

但允許他們自由發表看法,雖然不重要,但如果拒絕讓其發言可能問題就嚴重了。

12樓:

我覺得其實當有幾個人像模像樣的認真回答了問題,就會對後面的參與者起到了一定的導引作用,開了乙個不錯的頭。

不過作為乙個新使用者,我發現如果其中乙個權威使用者回答的比較長或者答案比較有說服力或者說比較完美,可能會讓其他看到問題來回答的人發現自己的主要觀點已被表述,可能就會插科打諢,應付了事,或者就開開玩笑,說說比較新奇古怪的話來吸引大家的注意。

還有zhihu是不是有專門的人去篩選屏蓋一些沒意義或者重複的回答,或類似回答歸類。

我想這需要長期的使用者氛圍建設。

聊天式問答我覺得好像是公尺飯(mifan)的風格,知乎其實也可以相應借鑑,只要別讓回答變成老太太扯淡就行。

要提高回答的質量和效率,我覺得推薦人回答會有一定奇效,但可能會造成「強者更強」,人氣高的人可能會很忙碌,而新人卻有一種被排斥或疏離的感覺。

13樓:薛釗

有的問題本身就容易導致水貼。

再有,非實名制可能也與回答質量不高有相關性。

需要定義什麼樣的問題回答叫「像聊天」,可能需要設計一些維度和指標進行評定(比如引用的理論、語言表達等。這應該有專門的量表),然後做出乙個統計,看到底有多少問題、多少使用者(提問和回答的)、以及多少回答是「像聊天」的。

如果結果是大多數人都在吐槽,比如佔80%,那說明這個系統的支撐力量可能就是這個,所以改變的意義也不大。否則,可以根據不同分析的結果,來調整相應的設計。

14樓:

培養使用者習慣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在創造了聊天這樣乙個大氛圍下,使用者才會慢慢的接受並隨之改變,換句話說,知乎在成長,知乎的使用者也隨著在成長。

15樓:果丹皮

這是沒有辦法的問題吧,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憋半天用手擠出溫熱的羊奶的。

而且還存在先回答的使用者佔先的問題……畢竟遇到自己感興趣想好好回答的問題,不是所有情況都能從頭到尾通讀一遍看看增益補缺的,算是問答類的天然bug吧

16樓:OliverStef

一般來講,只要是互動平台,開放自由的言論環境就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所以,這個問題,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關好門檻准入制度,既然要控制質量,那就要做好入門的把控。我永遠相信,問題從源頭抓起,後邊的事情就都會好辦。

知乎如果要做的專業,那就在准入制度上控制的嚴格一些,這樣進來的人相對的精神素養與綜合素質就會自覺和有高度一些。「飢渴營銷」,或許用在知乎身上,可能會收到奇佳的效果!

17樓:姚陽

限制知乎的使用者無疑對知乎的發展會有限制。我覺得可以考慮以下模式:

1) 現在已經有了「所有問題"選項,可以新增乙個」優先問題「或「專業問題」選項,人工篩選重要並有意義的問題然後做優先排序。(如果能夠實現自動優先排序當然最好。)

2) 優先排序過的問題,回答需要至少乙個citation。這個citation需要是乙個學術或者權威組織。

3) 其他不是如以上1優先排序的問題,只有關注人可見。

通過1和3可以劃分認真的專業權威問題/答案和水題。人工篩選估計還是不可避免的,wikipedia的高質量答案就是靠以上2控制的。

18樓:陳丹霞

看到這個標題我想到了一段話:國保於民民保於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

補充1.習慣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要有足夠內容去填充的。。。這些內容是要對大家又幫助的。。我覺得知乎還是很給力了

19樓:王宇航

個人覺得,知乎得每乙個問題都像是乙個頭腦風暴,任何角度的回答都不能打斷,即使對於主觀臆斷,或者憑空猜想都要允許發言,提倡發言,鼓勵發言。如果把回答問題的成本抬的過於高,比如需要有足夠的資料證明觀點,那很多人就會因為時間的問題放棄回答。我個人感覺可以將問題回答分類,有例項或資料證明或從業經驗的分為一類;主觀猜測,憑空猜想的分為一類。

等等,分類不需太多,能辨別就可以。回答問題的時候讓回答者自己選擇分類,如果胡亂選擇就做出懲罰機制,比如口頭警告,禁止發言等等。大概思想就這樣,具體操作還需研究。

如何看待知乎使用者?

肥勃那契 知乎是乙個知識分子的平台。知乎聚集了大量的各領域知識分子。知識分子的優缺點,它都有。如何看待知識分子,就如何看待知乎使用者。 Jonosvento 我來吐槽一下 一些知乎使用者們抱著勤奮好學的態度 說實話興致勃勃地跑去看 助長了社會的學習風氣 但是就不能先看看別人有沒有回答過類似的問題嗎?...

如何評價知乎使用者 菠蘿?

靜 水 吸引我注意的是她的頭像,因為我用過另一半 笑 認識打遊戲牛叉的女生不多,其實認識打遊戲的女生也不多,好吧,其實認識的女生本就不多 扎心了 我覺得,會打遊戲的女生已經很酷了 像她這種大神女玩對我來講,真的唯有恐怖形容了 捂臉 總之是一種敬畏的感覺 溫柔 她自己講的hhh 漂亮,有個性,打遊戲打...

如何評價知乎使用者 wuweilxl?

初看扯了一堆理論,但有點東拉西扯,甚至有些偏題,再看三兩個答案,就有些複製貼上痕跡明顯。一想倒也懂了,圈養粉絲,割韭菜收智商稅的套路,別人做得,他自然也能做得。只求知乎搞個功能,為什麼遮蔽後還會一直推送,我不是其目標客戶,只求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Sir Frank 1.初次看感覺碉堡,覺得視野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