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個人總是偏執地認為航天科技最有意義,所有文科背景的東西都是完全虛無的,怎樣勸說他從偏執想法中走出來?

時間 2021-05-07 06:28:00

1樓:白日時

唯科技馬首是瞻。

技術主義把人類精神拋入工件世界中,拆分成部分,為這個巨大裝置的轉動耗費一生,人的個體感知全沒有了。沒有人詩意地棲息在地上,載歌載行。

可是,生命不單單是功能啊。

2樓:以父之名

關於人文社科跟自然學科,都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自然學科包括醫學數學物理工科等等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健康活著的狀態;人文社科保包括歷史文學等等讓我們的心靈有乙個歸屬,能夠坦然的接受死亡,從而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僅僅活著。總的來說就是physical跟mental 兩個不同層面,畢竟上帝創造亞當用的是兩樣東西——泥土(身體)和一口氣(靈魂),所以誰也不要鄙視誰,沒有自然學科,都餓死病死了,還拿什麼思考人生;人文學科不存在了,活著跟動物又有什麼區別。

所以,在乙個物質生活滿足的時代裡,我們不僅僅要survive,還要thrive.

3樓:無邪氣惡魔

科學發展的可能性是無限的,但是發展科學從來都是有目的的,簡而言之,發展方向是受到經濟政治文化的影響的。人文社科在我看來就是指導管理自然科學發展方向從而高效地為人類利益而服務的學科。這些學科同樣也是建立在科學體系上的,否認這些學科的想法和否認科學自由發展是一致的,說沒意義就是想的太簡單了。

4樓:宋小在

藝術的存在是因為科學的空白。藝術對於人類只是個知其然的東西,科學的發展可以讓人們對藝術知其所以然。到達知其所以然的境界後,或許原先覺得神奇驚豔的藝術,在我們眼中成了一系列的資料和模型。

所以搞藝術的,真大師少,渾水摸魚的多數。你這個朋友的想法可能只是超前而已,或許20年後你會覺得他很有道理。

5樓:

沒有詩意的世界是無趣的。

沒有理性的世界是混亂的。

作為乙個理科生,我也曾經因為「科學才會給人類帶來巨大變化」這個說法而帶有一點「優越感」。

現在看來,理工科專業,哪有那麼多高大的意義,不過是一種謀生手段罷了。

6樓:朔寒十月

私以為哈,真正的人文社科,不是要跟堅持著科技為王,人文無用這類觀點的人們說你是錯的,而是啟發他們想想,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對的。

簡單來說,人文社科就是告訴狹隘的人,你懂點事吧

7樓:

題主請回答我為什麼近代轟開中國大門的是軍隊而不是傳教士?為什麼幾次人類進步叫做工業革命不叫藝術革命(你肯定要說有文藝復興,唉,頭疼)?科學是根,藝術是枝頭開的那朵花,花很好看,但要熬過寒冬唯有依靠根鬚的發達與強壯,花謝了可在開,根死了什麼都沒了。

題主真的好好想過這些問題嗎?真的有資格說出那樣的話嗎?真是無畏源於無知。

不過我好像陷入了某個悖論。頭疼。還是蘇格拉底最偉大,我知道我一無所知。

8樓:

We don't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it's cute. We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we are members of the human race and the human race is filled with passion. And medicine, law, business, engineering, these are noble pursuits and necessary to sustain life.

But poetry, beauty, romance, love. 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

To quote from Whitman: " Oh me, Oh life ,of the questions of these recurring, of the endless trains of the faithless, of cities filled with the foolish. What good amid these ,Oh me Oh life?

Answer: that you are here, that life exists and identity, that the powerful play goes on and you may contribute a verse."

What will your verse be?

【以上文字選自電影《死亡詩社》】

9樓:王先森

你這個人糾結於這個就是你有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就算他高談闊論與你又何干?你覺得誰更有意義,對於你來說就更有意義!但是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就算沒有周杰倫,那些資本家也會造出乙個周杰倫!

但是錢學森,愛因斯坦等這些中外最頂尖的科學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10樓:

不好意思, 鄙人高中時就這樣, 認為只有自然科學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人文神馬的都是沒用的扯淡玩意兒

樓主多慮了, 你朋友既然熱愛火箭, 就讓他搞唄, 說不定就整出什麼牛B玩意兒呢. 再說, 等他意識到自己找不到妹紙時, 說不定就自己主動開始讀詩歌玩單反了呢... XD

11樓:熊子

飛行器設計在讀學生,在大學前,甚至大學前兩年,我都和問題中人很類似,認為工科才是推進世界發展的原因。而現在的我,非常喜歡歷史,很多空閒時間是在看歷史相關的書,對待事物也平和了很多。

對於持這種觀點的人,我覺得不用和他爭辯了,時間會讓他自己明白之前的自己有多麼幼稚可笑。以前的我面對這種爭辯,肯定會辯上三天三夜不罷休,就算你把我辯下去,我也不會因此而改變觀點的。給他點時間,總有一天他會明白這個世界上美好的不只是翱翔的戰隼,還有文學和歷史。

還有現在很多人持這種觀點,我認為與教育有一定關係。像我,從小不擅長寫作,一篇作文能憋三四個小時寫不出來,卻要被逼著每天寫日記,每週寫周記,這樣積攢了整個學生生涯,對文學有敵意並不奇怪吧。而且高中階段的政治歷史好像黨史一樣,充滿了共產黨史觀,對這些情節黑一黑沒什麼不妥吧,嘿嘿~

12樓:

曾經我有個學弟,本科專業是物理,聊天時跟我說他想跨專業考研,我問什麼專業,他說哲學。當時我不解,問為什麼,他回答,哲學和物理只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釋這個世界而已。當時深以為然。

13樓:

如果你生活在古代,誰能告訴我,古希臘的那批哲學家自然學家們他們研究世界的意義何在?

為科學而科學,因興趣和好奇心而探索,這才是科學,多了就容易偏激。話說,誰說人文沒用的,沒有人文,誰確定會不會出現一些甚至一批極端科學家為了「人類的幸福」而犧牲少數人的利益啊?比如說德國二戰時候的各種人體實驗(這個例子或許不太適合,看著吧)。

往大里說,如果真的出現沒有人文只崇尚科學的國家,那北韓就不再是最危險最流氓的國家了。

14樓:

本來想好好回答問題,但是這問題描述越看越不是滋味……那我就偏激地說一句吧——

很多時候,休想在戰爭藝術的面前談論其他藝術。自行體會吧,我本來想好好答的……

15樓:

一瞬間以為題主是我家領導.......好吧,這個問題主要還是開玩笑成分居多,因為錢少加班多,公升職空間有限,還沒什麼跳槽的機會,所以對於職業的榮譽感是人生價值相當大的組成部分。就說這麼多吧。

16樓:

並不是覺得藝術和文學無用,但覺得科學是基礎。藝術和文學必須要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對於那些憑空幻想的哲學與藝術就覺得無意義了

17樓:

之所以這麼偏激,就是因為輕視文學藝術……

所以說科學家根本無法掌控人類的發展方向。

同吐槽邏輯。分不清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啊。

18樓:

為什麼要說服?

我自然覺得他偏執,但是只要這種偏執是無害的,就完全無所謂,讓他自己的去追求星辰大海去吧

而且應該鼓勵的,或許真的出乙個nx的科學家也說不定。

世界是多元化的,這首先表現在,條條大路通各自心中的羅馬

19樓:毛悅

價值觀不同,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遇到的不可避免的衝突。對於乙個崇尚現代科學的人來說,宗教的存在是不可理解的。但是對信徒來說,宗教就是至高無上的。

一心想要說服另乙個人接受一種價值觀是很難的,試著用溫和的方法交流,點到為止。這種交流很重要的一條是尊重彼此。

20樓:張強

好吧,說服人需要一定的技巧。有些人確實很固執如題,從邏輯上來說,科技與文化是乙個並列關係,並不包含和凌駕從個人角度上來說,每個人的需求利益不一樣,以乞討者為例一頓飽飯才是他生存下去的根本,其他都是扯談

從精神層次說,史鐵生海明威這些作家通過書籍從心靈上不知幫助了多少人。而且每個人都需要精神生活,創造力什麼的不是這麼來的嗎

從辯證唯物主義來說,存在即合理,沒有什麼是絕對的,任何事都是相對的

21樓:白芍

人類了解世界,與世界相處,大都從科學、宗教、藝術這三個維度。你對世界的認知,決定了你在座標系中的位置。

有的人終生無法做出科學貢獻,有的人沒有宗教信仰,有的人沒有藝術天賦,但我們都有了解它們的願望,我們承認它們的價值和美。

只承認科學的人活在一維的世界裡。還有的人不願意了解不願意承認某乙個維度的價值,他們的世界就是平面的。

看過電影《二維世界》的話,你一定知道讓乙個一維或二維世界的人理解立體空間有多困難。所以為什麼要糾正呢,我們尊重別人的座標就好了。

然後享受我們的鮮豔的,立體的,活色生香的世界。

22樓:寒冬

也許能夠找到一些航天界的科技牛人同樣喜歡藝術的例子吧?

甚至藝術激發或者說鼓勵了牛人們刻苦鑽研科學的例子?

航天搞的好的人都同樣藐視其他領域嗎,如果不是,為什麼這個人沒有學習到,是不是太膚淺了?沒有一顆虔誠敬畏的心怎麼可能做得了航天的大事情?

也許這個人似乎只是了解航天的一點事情,然後用來炫耀自己的觀點,可能顯得很蒼白。

但,題主,粗略的感覺這個人可能是容易走極端的性格,一旦你將之三觀摧毀,對方可能會進入另乙個極端,這應該不是你想要的。其個人仍未成熟,還是不要拔苗了。對題主來說,學會放棄也很重要。

23樓:

幹嘛勸說這類人,安安心心讓他們去研究科學唄,並且要贊同他們鼓勵他們,讓他們研究出吊炸天的科技造福人類!咱欣賞咱的人文財富,他們的研究成果咱一樣享受得到,這不是挺好的嘛

要是自然科學狂人都被你感化了都來吟詩作對哼小曲兒了,誰來幹那些髒活累活呢 =_=

24樓:斯墨客

看到這個問題很想答一下

首先我覺得航天科技不是最主要的,人類的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從猿人到有智慧型的人類,一步一步爬到現在的地球食物鏈頂端。在我看來,人類在地球上已經進化的一定程度,但是想要進一步突破性的進化就是從地球人變成外星人。經濟是一切的基礎,經濟之上才有了政治與科技。

人類在經濟與政治上的進化已經不能再讓人類實現從地球人到外星人的轉變。所以,科技才是人類現在研發的重點。

文化的作用也不能忽視,人類並不是機械人也不是三體人,有感情,不可能永遠的做應該做的事而不是想做的事。文化可以讓人類抒發感情,放鬆心情。同時不可忽視文化對於科技政治經濟也有巨大的作用。

所以文化是人類必須的調節劑。

我的最大幻想就是,建立乙個以科技為中心的體制國家。公民大致分為研發性人才,技術性人才,苦力型和管理型。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搞研發,社會也必須要有合適的管理與調劑。研發性人才專注科研,當然不能僅限於航天,航天是基於各種基礎學科之上,而且理論物理我覺得是最偉大的研究。對於宇宙的理解才是真正美妙的東西。

技術性人才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活用品娛樂設施等等,苦力就不用說了,管理就要穩定社會秩序。建立完善的技術評價體系,採取類似工分制度的體系,對於個人的貢獻給予獎賞。徹底殲滅各種二代現象,建立研發能力的公平競爭。

有腦出腦,有力出力,全力向更高的科技樹攀登!

這些想法是看了無限之軍火狂人有感。。。

略微幼稚,就是分享下

補充下,我覺得軍火狂人中感觸最深的一句話就是 「神明算什麼,在我眼裡他們還只是個孩子」

大學總是乙個人,乙個人上課,乙個人吃飯,會被看成異類嗎?

藍家的魚 不會大學剛開始可能乙個宿舍的一起幹一件事,但是慢慢的每個人都有了不同的目標。以我的宿舍為例,我也有玩的特別好的舍友,但是每個人的目標和要忙的是不一樣。我喜歡上完課去圖書館整理筆記,她在學生會忙,剛開始幹什麼都一起,後來就慢慢的只剩自己了。宿舍的另外兩個女生也是,乙個要跨專業考研,乙個和男朋...

如何乙個人從容地吃飯?

Choid 乙個人吃飯最要注意的事情是 要是不得不上廁所,和收拾桌子的服務員打聲招呼。等你上廁所回來桌子被撤這種事情,我不止碰上兩三回了。 夏小風 上學的時候,很怕乙個人吃飯。上班之後,臥槽,乙個人吃飯太爽了,反而特別怕和同事吃飯,我天天都是乙個人吃飯,想吃啥吃啥,一點都不尷尬,最喜歡一邊吃一邊把手...

習慣乙個人吃飯,乙個人逛街,乙個人看書,乙個人看電影,這算不算孤獨?

Echo 不算呀,因為你習慣了,如果你能在乙個人吃飯的時候不看手機好好感受飯的味道的那麼你一定很喜歡這個吃飯的過程。乙個人看書的時候,能夠沉浸到故事當中去,感受主人翁的喜怒哀樂。乙個人看自己喜歡的電影,享受手握爆公尺花和可樂的那兩個小時,這就不會覺得孤獨呀。如果你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覺得孤獨,要麼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