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代替美軍來打諾曼第登陸(或其它西線戰役),會打出什麼樣的戰果?

時間 2021-11-01 10:55:55

1樓:野比皮皮愛響響

打不了,雙方的科技樹構成不一樣。

美帝是三軍(其實是陸軍、海軍和馬潤,陸軍航空兵算在陸軍裡了)大體均衡發展,但地緣方面的因素注定美軍肯定玩命爆海軍和陸航(畢竟是馬漢的傳人),畢竟返回歐洲大陸需要海軍支援搞大規模登陸,還要維持海運補給線啊。

同理,蘇聯面對單一陸戰戰場,本質上是陸權國,只需要玩命爆陸軍就行了,海軍空軍都是陸軍的依附。

所以,雙方互換戰場,都玩不轉的。

2樓:聖約大先生

蟹妖。蘇聯會跟德中國人精精彩彩,有來有回的打上幾回陣地爭奪戰,比英法多四個幾倍人,最後拿下諾曼第。

而二戰的最終結果就是壓根兒沒有英法美的事兒,蘇聯徹底掌握了整個歐洲,所有被解放國家都變成了共產主義,美國佬半個屁都放不出來。什麼北約?玩兒蛋去。

最終世界會墮入更可怕的深淵。

3樓:kv1去哪啦

要全方位比的話,那不可能,蘇軍沒那麼多船,德軍不可能就兩架109過場一下,但是,如果是渡河作戰的話,蘇軍可能不僅成功還能擴大戰果。如果有美英的海空軍,那別說了,6月登陸,10月國會大廈唱國際歌

4樓:William James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諾曼第登陸是人類軍事史上兩棲登陸作戰的最高峰,無論之前還是之後都沒有如此大規模的大陸到大陸(相對太平洋那些小島來說)的方面軍/集團軍群級登陸戰役了,可預見的未來也就是台海戰役可能能與之相比。

所以如果時間撥到2023年6月6日,由蘇軍來組織登陸的話,雖然蘇軍有一定的軍/師級強渡內河和內海岸對岸登陸經驗,但是對於如此大規模的登陸行動,無論是登陸艦艇、登陸所需的各種兩棲作戰物資裝備,還是組織如此大規模登陸作戰的組織能力與經驗,以及西線盟軍所具有的絕對戰術制空權(主要是對德軍增援和機動的遮斷作用以及戰役之前的交通破壞工作,在東線通常雙方都沒有完整的),都是蘇軍所不具備的……可以想象蘇軍的登陸會成為一場大悲劇,比43年夏天的美軍打庫爾斯克的悲劇可能還要大……

但是……如果把時鐘往後調一下,比如調到登陸兩周以後,從2023年6月20日開始(嗯……為什麼選這個日子,懂的人大概都老了吧……),海峽海岸往後由盟軍負責物資輸送,上岸以後全換成蘇軍……

那估計就不會有什麼守望萊茵了吧~

按蘇軍44年的戰役風格,在一次進攻終止的時候,是一定要在大河對岸留幾個橋頭堡作為下次進攻的出發點的。

用孫子兵法解釋諾曼第登陸?

Boris 諾曼第登陸第一是要達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前期各種諜戰的小動作使希特拉做出誤判,減少了諾曼第守備兵力,然後是數倍於守軍的進攻兵力,這就是孫武所言虛實的本意 其次是十則圍之,進攻兵力是守軍的7.56倍 參戰兵力 盟軍2,876,000 德軍380,000 考慮到盟軍壓倒性的空中優勢,...

盟軍登陸諾曼第的時候,德軍為什麼不反登陸英國?

天涯桑 沒有制海權,沒有制空權,即使英中國人的岸防再差一步也渡不過去 好像也不能再差了 後面義大利在澡盆丟的石油就是很好的例子 Henry.An 1.德國海軍實力弱小,缺乏大型水面艦艇和登陸艦艇,沒有兩棲登陸能力。2.當時德軍已是強弩之末,人員 裝備條件不允許。3.盟軍掌握制海權和制空權,德軍無法突...

如果諾曼第登陸失敗,法國最後由蘇聯解放,戰後的世界格局會怎樣?

憧憬 從北海的北角到法西邊境的安道爾,一幅橫貫Continental海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在這條線的後面,坐落著西歐,中歐與東歐古國的都城。布魯塞爾 巴黎 阿姆斯特丹 奧斯陸 華沙 柏林 布拉格 維也納 布達佩斯 貝爾格勒 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亞 所有這些飽經滄桑的城市及其居民無一不處在蘇聯的勢力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