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理解《桂河大橋》中尼克爾森上校這個角色?

時間 2021-06-03 13:48:09

1樓:

電影裡說得很清楚了,四段原台詞,直接概括上校的性格。

一:「上校,我們在附近找到一種類似於榆木的上好木材,據說拿來造鐵路,可以用600年」

「600年?」(導演給了乙個上校驚喜的特寫)

二:「長官,你真的覺得建橋是好主意嗎?」

「你自己看看,現在大家是不是紀律很好,士氣很好?他們健康多了,也高興多了是不是?……我們要讓日本人看到,我們的身心都無法攻破。」

三:「總有一天戰爭會結束。我希望以後走過這條橋的人,能記得它是怎麼建起來的,是誰建起來的,不是一群奴隸,而是士兵,淪為階下囚依然不屈不撓的英國戰士。」

四:「28年內我只回家過10個月……當兵的日子也不錯。但是,當你突然發現自己快要走到(生命)的盡頭時,你會想,會問自己,你的人生有多大價值,你在這個時間對歷史產生了什麼影響,還是壓根兒一點影響都沒有。

尤其和普通人的生活比起來……我必須承認,我想過從事其他職業會怎麼樣

電影裡這四段對話已經足夠概括上校的核心性格,也點明《桂河大橋》的主旨了。

前三段話,編劇刻畫了乙個打了28年仗,在困境中依然堅持自己的尊嚴(儘管有些刻板迂腐),以及希望他的軍隊「在任何地方都要精神昂揚,要活得像人一樣」的軍官。

最後一段話,編劇刻畫了乙個在生命結束前,想為這個世界留下點有價值的東西(可以用600年的桂河大橋),以證明「自己在這世界上存在」的普通人。

沒有最後一段話,桂河大橋這電影不會那麼動人。

人皆有私。桂河大橋不單單代表了軍隊的原則,英軍的尊嚴等等「外在社會賦予的準則」,更代表了上校「作為乙個如你,如我一樣普通人的私心」:藉著乙個機會,為世界留下一條橋,證明我來過。

這種私心是有血有肉,能夠讓人產生共鳴的,因為我們任何乙個人,都曾經或多或少想過在這個世界上「做點什麼」,乃至建功立業,創造價值,以證明自己的存在,讓他人記得我。

而上校表達這種私心的方式也是偉大的。因為上校選擇了「創造大橋」,而不是「掠奪」或者「破壞」這種方式來證明自己。上校會這樣想:

戰爭終會結束,戰士也會老去,一切都會煙消雲散不復存在。我花了一輩子的光陰打仗,竟沒能留下一點對後人有意義的東西嗎?不。

現在的我有乙個機會。我還可以建一座能用600年的橋,直到很久以後,會一直有人用,這些人會覺得便利好使。而這座橋上面掛著個小小的牌子,上面寫著「我來過」。

也正是因為如此,最後編劇安排上校臨死前親手摧毀了這座大橋,自己摧毀自己的夢想和心血,悲哀至極。沒錯,為了贏得戰爭,炸橋是絕對正確的選擇。戰爭本就是殘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它從本質上就容不得一條「敵方」好橋,更何況是乙個普通老兵的小私心呢?

因此,《桂河大橋》這個出色的悲劇就誕生了。

人的本意再高尚,也是敵不過時勢的。

上校是個好人,是個浪漫理想主義者。打了28年仗,骨子裡卻不太願意接受戰爭的特殊殘酷性。他總是希望每個人都有底線,講契約,無論身份都要活得像人樣,要精氣神,要輸人不輸陣。

像這樣乙個有點迂而自我的好人,生在和平時代,還是能發光發熱,按照自己的本意創造出10條好橋的。但是在戰爭時期,他的堅持和私心(哪怕本意高尚)終究是拗不過大勢的,一切個人私心,到頭來都只能服從戰爭的最終目的。這就是悲劇的核心所在。

人再強,強不過時局天命。

那我們應該怎麼看待上校呢?這個就因人而異了。我個人的話,更願意看到他好的一面,欣賞他的本意高尚,惋惜他的生不逢時。

而不是埋怨他那點迂,質問他為什麼這麼固執這麼傻,居然想在以「破壞對抗」為主題的戰爭中「合作創造」點什麼,近乎於偏執地想在人世間留下點什麼。苛求於他總讓我覺得不太公平,畢竟,他已經是個快要走到生命盡頭的人了啊。

最後,反正,我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回答,表示上校是什麼「忘記自己的定位」「安心做戰俘」「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被戰爭扭曲」……

怕是沒好好看電影。

2樓:hao CHENG

為了尊嚴而承受肉體和精神的各種折磨。他雖然身為戰俘,卻始終不忘他是他戰友的指揮官,他們仍然是他們祖國的軍人,這一點他始終未忘也始終那麼做,正是因為有他,他的士兵也得以是戰俘身份而依然是軍人。出色的軍人時刻都是訓練有素整齊劃一的,這一點在大橋完工時,木質的標記牌懸掛於橋頭之上的時候完整地呈現出來了,告訴世人我們曾經在這裡修建此橋,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是設計者建造者,而不是受日軍指揮!

至於最終由他機緣地用生命引爆大橋,我想是反映了戰爭時期的緊張激烈,尼爾森之前無法獲知那是盟軍的意圖。他是乙個優秀的軍人!

怎樣正確理解「緣起」?

大乘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 將緣起的義理分為十一義,為緣起法的十一種要義。一 無作者義 沒有造物主。二 有因生義 一切現象必有其產生的的原因。三 離有情義 一切眾生實際上只是各種因緣的和合,因緣之外別無乙個實體叫做眾生。四 依他起義 一切現象必須依賴其它的條件才能生起和存在。五 無動作義 因緣和合中沒...

怎樣教育孩子正確理解死亡呢?

阡陌時光隧道 我家小孩子突然開口問我人死了會怎樣?孩子 人死了會變成什麼樣子?我 就像玩捉迷藏,再也找不到了。孩子 那會變成什麼呢?我 變成空氣。孩子 那空氣又變成什麼了?我 變成風,溫柔的風。孩子 風會變成什麼?我 變成漂亮的潔白的雲。孩子 雲變成什麼呢?我 雲變成毛毛細雨。落到地上。孩子 雨落到...

如何正確理解半衰期?

李正陽 假設世界上分布著1000個原子,每個原子每過1秒都有50 的概率衰變,那麼 1秒後 衰變了接近500個原子,還剩500個原子2秒後 還剩250個原子 3秒後 還剩125個原子 以此類推,1秒就是這個原子的半衰期。也可以這麼理解,連續投擲1000枚硬幣,留下投擲結果為正面的硬幣,去掉反面的硬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