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今天最新的技術重新製造F 14,她的能力是不是可以碾壓所有三代機和四代機

時間 2021-05-31 03:44:13

1樓:

現在的工藝,現在的飛行設計經驗,領先了50多年,用現在的設計,現在的工藝生產F14類似的可變翼飛機,能1架吊打F22十個,F14用向量發動機,碳纖維,鈦合金,相控陣雷達,腹內載彈4枚外掛程式4枚,巡航速度M3,航母彈射;這個比F22還可怕,F22是陸基,F14魔改是航母用啊

2樓:

只要有錢,BVR不死鳥當AIM120打,40海浬對著你滋水槍。

打他彈,加力都不用,推到全軍推,飛彈也追不上。

對面後座RIO鎖人可比現在大部分單座三代機一邊飛一邊操作雷達的飛行員動作快太多。

近距離機動又比二代幾靈活太多,而且兩個人一起盯梢,你可能丟失目標,但14機組絕對不會。

總之想掐死對面倆人的心情都有。

3樓:盧龍袁子翮

4代機碾壓它。

4代機可以無外掛程式作戰,沒有多餘阻力,F-14再怎麼改也沒戲。這一條就夠了。

變後掠翼再怎麼改,隱身不達標是核心短板,不可能的。

4樓:

乙個冷戰背景下,以攔截轟炸機,艦隊外圍防空為目的研發的機型。設計思想跟現在/未來空優戰機不是一條路上的。

舉個例子,同時代的M60魔改也不是M1的對手啊,何況M60思路起碼沒跑偏到裸奔豹1那條線。

這東西,雖然好看,但是已經融入不到當前的作戰體系裡了,好好放博物館裡不好麼。

5樓:acomlf

題主的問題在現實當中其實是有答案的。那就是SUPER TOMCAT21。

即追求在常規構型當中對F14使用最新的技術重新設計。進行大幅度的提高效能的版本。

6樓:寧波之虎

F-14B/D型,不是A,現在就可以碾壓……主要是維護和使用費用太高導致用不起所以只用了30幾年就退役封存了。

而不是效能不夠用。

話說服役30幾年其實不算短,F-14A,2023年的飛機用到2023年退役,相當於70年代(F-14/F-15/F-16出世的年代)還在使用二戰時期的-活-塞-戰-鬥-機-作戰。

(當然,上圖這個傢伙不是)

下圖是2023年伊朗演習中的A,有扇翼。

至今已服役40餘年,這批老爺爺飛機比飛行員年齡都大。

雄貓威武!

7樓:

我的理解是,不改變機體外觀,用最先進的技術把內部換個遍,這樣的F14(叫它F14F超級雄雄貓?)能不能碾壓現有的三/四代機

其實我覺得顯然啊,看F14的替代品的替代品F35,不就是用最先進的技術製造的嗎,要是直接拿F14氣動過來用效果就比現有的F35好,那為什麼F35要設計成這樣?如果你說是因為隱身,可以對比su27和su57,殲20和殲9。

當然要是連外觀都可以改我說F22就是F14改應該也沒什麼問題。

8樓:魚皮

只用最新最無敵的技術,你重做f15也是無敵的。但是這相當於重新設計一架全部使用最新最昂貴最未經檢驗技術的航空器。怕是躺機庫哦。

9樓:Xi Yang

沒有能力碾壓。同等技術條件下,變後掠翼必然比固定機翼的飛機要重。F14的目的是兼顧艦上起降的低速效能要求,和截擊的高速效能要求,並不是說平台的空戰機動性能就比F15高。

你就算復活NATF,面對F22也是類似的。

10樓:池龍

除非你說的是用天頂星科技魔改出VF-0,否則做不到「碾壓」和「所有」。

大貓很帥,但是60年代的水平設計的氣動構型放在那裡,和後面的設計完全不在乙個水平上。雖然故老相傳「只要推力夠,板磚都能飛」,但是顯然使用同樣等級的發動機和航電的前提下,良好設計的造型比板磚的機動性還是要強得多的。

可變翼很帥,但是這是當年的計算機技術落後,沒法設計出兼顧高速和低速的翼型所使用的過渡方案,比起現在的設計,並不具備太多優勢。大貓的本質是截擊機,如果單純狗鬥的話不見得能打過塑料蟲。

利益相關:貓黨。

11樓:這位同學啊

DCS?耗時四年打造高仿全真F-14模型?

現價只要$69.99???

誰來跟我用DCS空戰試試不就知道了....

(有人買了F-14嘛?

12樓:繁星之下

都2023年了,還有吹不死鳥飛彈的。霹靂15、AIM—120D,了解一下。

都2023年了,還有吹變後掠翼的,當初毛子的T—50就因為膩子沒抹平,被大批特批什麼影響隱身云云,你的變後掠翼留那兩圈大縫,生怕別人雷達看不見你?要是真沒有影響,現在美軍應該用B1C而不是B2,F22應該用便宜的變後掠翼而不是昂貴的推理向量發動機。

13樓:襲玄

f-14實際上是截擊機,和f-14對標的飛機實際上是mig-25/31;比紙面資料,三代機擊落mig-25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而mig-25永遠存在擊落其他三代機的可能性,所以按你的理論,mig-25是最強空優。

考察f-14的戰績,主要源自雷達功率的碾壓和空空飛彈可靠性的優勢,而不是來自於飛行品質的優勢。

f-14 在面對 f-15/16的時候,雖然可能有一輪先手權,但無論是在經典三代機對抗的條件下,還是當今複雜電磁環境/隱身條件下,第一輪對射面對同等級的對手並不能一擊致命,只能逼迫對手損失一些能量。一旦進入中近距離對抗,f-14的能量機動能力比f-15\16差距很明顯。如果不戀戰繞兩圈趕緊跑應該可以溜,如果都繞到低能量低油,那f-14就只能歇菜了。

14樓:

三代機只有蘇35可以一戰,至於四代機,雄貓再怎麼爆改終歸只是三代機,只有被四代機爆的份。另外別神話了不死鳥,那玩意只有打轟炸機有用,真正和戰鬥機間的空戰最多也是用AIM120這種中程彈

15樓:天燕九零

於其為貓招魂,何不看看有電傳,鴨翼可以差動的F15S/MTD敏捷鷹?

說實話,一群人提到NATF專案,但是這個專案做出來的還是F-14?還是說可變後略翼的都是F-14?

16樓:羅大吹

反對所有因F14退役就說F14不行和可變後掠翼不行的答案,是妥妥的軍盲。

知道F14為啥退役嗎?不是因為他不行,是因為他太強了沒有對手!!!

如果毛熊沒有涼,知道現在美帝海軍空優艦載機是什麼嗎?是NATF,隱身可變後掠翼!!現在的蟲子是個啥啊,只是因為美帝天天都在虐菜而已~~

空優艦載機要求飛行包線兩端的效能,可變後掠翼就是最佳解決方案!F22根本沒有辦法在廣袤的太平洋上天天陪航程上萬的轟炸機玩,也不如可變後掠翼那樣同時完全適應航母起降和遠端截擊。說這個時代不流行高速的,我請問F22搞超巡是為啥?

而可變後掠翼以現在五代機的技術條件,超巡可以到2馬赫!

綜上,大貓是實打實的一代傳奇,而能超越他的,只有他自己!

如何評價《創造營2021》今天發布的最新排名?

苦瓜之汁 主答慶憐。慶憐很有可能出道,其實他和公尺卡都是歐美掛,但是很明顯慶憐是那種Sunny開朗的 典型 歐美甜豆啊,內娛沒有這一款!慶憐的各項資料 包括集資 也都在top7,能出道的。第二,鵝的虐粉劇本,這次把慶憐粉虐上去了,只要各項資料穩住,這是最重要的前提 為什麼不能出道?穩不住就另當別論了...

如何看待小公尺最新的隔空充電技術,如果商用會怎麼樣?

無言 5年內看不到任何商用的可能,營銷噱頭。這既不是新概念也不是新技術,效率和成本是這種技術無法被應用到實際中的最大問題,實驗室內這種相似的研究有很多,但是無一例外全都由於實用性很差而永遠停留在實驗階段 別瞎說我不是 遠距離無線充電一直就不是乙個新技術,通過工程手段增加易用性,跟期望相比偏差還是有點...

CAE分析目前發展的最新前沿技術是什麼?

1 從研究的角度講,CAE的主要內容是有限元,而有限元的核心是單元研究。目前大家都在做的事,從本質上講都是在研究適合自己所研究物件相關分析的單元,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數值穩定性 計算精度 計算效率之類的問題。2 從工程的角度講,CAE目前的瓶頸是大型複雜結構的相關分析。靜力分析 動力分析 疲勞分析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