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際飛彈怎麼導航?

時間 2021-05-30 20:06:44

1樓:Bruce Lyu

現在基本都是組合導航,怎麼可能不用衛星。,國際主流是GPS/北斗/GLONASS。。。+慣導,慣導畢竟有累積誤差,講道理早期彈道飛彈只用慣導的誤差真的可以有上百公里的。

中國早期也用GPS,畢竟高精度的光學陀螺儀中國也是90年代末才開始慢慢可以自己生產,什麼靜電陀螺儀精度倒是高,但是機械式陀螺儀受載體加速度影響太大。TG也是吃過幾次用GPS的虧,後來才花大價錢一定要建北斗的。

2樓:快捷鍵

彈道飛彈很多種種制導模式,程式式,慣性,星光,匹配等,以及它們組合。基本就沒有用GPS導航的,雖然它可以導航,但更容易被干擾,沒法確保實戰可靠性要求。

3樓:yq wu

東風-5彈道飛彈首次試驗是2023年,服役是2023年GPS發展歷史-GPS應用,到2023年才全部建成彈道飛彈有可能用GPS嗎?

那些說96年台海危機因為關GPS所以TG不敢打的磚家。

在2023年TG的飛彈居然就已經全部更新換代用GPS了。TG這麼有錢任性你造嗎?

4樓:

基本上使用洲際飛彈就是最後一搏了,基本都是帶核彈頭的,衛星神馬的都被打光了。所以最可靠的還是飛彈自身的導航:慣性導航,高精尖的如雷射陀螺。

星光導航也採用。GPS看看前幾場地區衝突都有被干擾導致偏離的記錄,洲際飛彈敢用嗎?再說帶使命就是攜帶核彈頭的洲際飛彈會為了那麼點精確度而喪失可靠性嗎?

5樓:達瓦利希熊

基本使用慣性導航,外加星光制導。

另外,其他答案有說GPS的,洲際彈道飛彈出來的時候GPS還在圖紙上,泥姿道麼。上一次我看見說大陸彈道飛彈靠GPS的是灣灣磚家。

衛星制導可以提高精度,但世界大戰就是要做好了衛星全被揍下來的準備。

你可以攔截我,但不能干擾我―――沒點裸奔的魄力能叫洲際彈道飛彈嚒。

如何評價印度的烈火5洲際飛彈?

斯巴達三百標兵 射程五千公里都說是洲際飛彈,明擺著印度想擠進洲際飛彈俱樂部啊 怕是這飛彈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維護乙個可以24小時戰備發射的洲際飛彈很費事的,印度的全天候作戰能力 還是等等吧 紫金凌辰 解決印度有無問題,和五常還是沒法比。實際上印度擁核後,大大抬高了中印交戰的門檻和成本,但考慮到三哥...

不考慮體積原因,火箭和洲際飛彈的運輸和存放要求為什麼相差這麼多?前者那麼脆弱,而飛彈可以用車拉著跑?

typhoon.wolf 美帝雜牌小廠太空叉造出直徑 3.67 公尺 長度幾十公尺皮薄餡大的液體火箭,一頭搭在拖頭上 另一頭底下墊幾個輪子,不也在高速公路上跑得屁顛屁顛的麼? 兩者之間的差別並沒有那麼誇張,其實飛彈也挺脆弱,飛彈上的高精密度器件,尤其是陀螺儀,同樣會受到振動的影響而導致精度降低。因此...

為什麼洲際飛彈有射程?進入外太空後沒有空氣阻力,不是可以一直繞下去直到目標上空?

我跟你說 能夠把載荷推送到足以一直繞下去的高度或者速度的,我們一般稱之為 運載火箭。而運載火箭與ICBM的區別在於 原理上來說他們其實沒有區別。早期的運載火箭甚至就是用ICBM改裝出來的。反過來說,乙個國家如果有能力自造運載火箭,那麼理論上製造ICBM也沒有什麼大的技術門檻,最多只是運送能力 打擊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