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海戰的本質是不是空戰?

時間 2021-05-30 13:00:01

1樓:三木鍋包肉

不是。一切海戰(艦隊決戰,不考慮破交)的根本問題是:以何種平台投射何種(主要)打擊力量。

前者根本上由後者決定。有了火炮,因此需要戰列艦;有了飛機,因此需要航母;有了魚雷,潛艇才不再是玩具。

在戰列艦時代,投射力量是火炮,而平台是戰列艦。在航母時代,隨著空中力量對海面力量的威脅成為現實,飛機成為效率最高的投射力量,相應的平台(近海的陸地機場、遠海的航母)應運而生。在這一前提下,依託陸基航空兵作戰半徑內的區域就猶如二百年前海軍要塞火炮射程內的區域,因為平台的優勢,海軍力量避免與其正面交鋒(戰列艦不與要塞火炮對射,航母不在近海同勢均力敵的陸基航空兵爭奪制空權)。

反過來講,陸基要塞火炮相對於艦炮的優越性使得火炮射程內的「以陸制海」成為可能;二戰時期飛機/空中力量相對於水面力量的優越性使得「以空(空軍平台)制海」得以實現。

海戰的本質是空戰這句話在二戰時代可能是準確的,但在現代海戰中,打擊力量進一步多樣化。飛彈的誕生使得不依靠航母/海軍航空兵的打擊力量+平台組合在理論上成為可能,魚雷和水下力量(二戰時期的潛艇顯然無法在艦隊決戰中發揮任何作用,現代潛艇稍好),電磁空間的作戰以及系統對抗等等。如果飛彈只能依託飛機投射,那麼今天似乎仍然可以認為題主的說法大體正確,但是既然飛彈可以且更適宜通過其他平台(艦船、岸基飛彈)投射,這種說法就不再成立。

如果如題主所說,那麼如何還能指望著東風系列對島鏈進行壓制呢,並在射程內拒止/反介入航母編隊呢。

2樓:AAAAA

並不是,現代海戰是海空戰

取得了空軍優勢不代表贏定了——特別是非近海作戰。

海軍航空兵是乙個拳頭,但是光有拳頭是不夠的

現代空戰非常的複雜,即便是預警機都無法非常高效率的指揮,即便在有陸基預警機支援的情況下,指揮能力依然是航母強得多,預警機或指揮機的指揮能力還不如一艘指揮驅逐艦。

現代飛機速度比以前快很多,打擊方式也更加多樣化,知道敵人的機型都已經很不容易,更不要說是掛載了

同時即便是空戰,掛載對於空戰的影響也常常大於載機

更何況現在的戰機從較遠距離上就有概率發現敵機,這個時候連識別敵人機型都不是很好做到,但是卻對戰鬥結果有決定性影響

這種評估過程當然是十分辛苦的,考慮要素太多了,所以就更需要更多而且更強的指揮與參謀人員

如果和以前的海空戰相比,水面艦艇的作用比原來對勝負的佔比影響還要大得多

現代海空戰只是「沒有飛機打不贏有飛機的」,但並不表示飛機比艦艇重要,因為缺少優秀的艦艇,那弱勢方根本連打的可能都沒有,上天了就會被打火雞

3樓:archonkfc

當然不是,海戰包含很多方面,大洋之上爭奪制海權是海戰,在海邊打海盜一樣是海戰,作戰環境和目的不同當然不可概而論一。

再來說說大洋爭奪制海權,其實至少從一戰開始,海戰的核心就是資訊的獲取,包括敵人在哪?航向速度如何?我們在哪?

友軍在哪?包括當地水文資料、溫躍層深度等等等等,而航空母艦之所以能取代戰列艦,是因為她強大的資訊獲取能力、超過戰列艦的打擊範圍和更優秀的消費比,其中資訊的獲取是很重要的一環。(其實航母取代戰列艦本人不認可,應該是空射反艦飛彈的出現取代了戰列艦)。

現代海戰同理,你首先需要關心的就是敵我的位置、數量、航向、航速等,而部隊接觸之後,還有很多次要但影響戰局的資訊,包括接觸的究竟是什麼?究竟是敵人還是中立的商船甚至僅僅是海洋生物?如果接觸到的是敵人,它為什麼會在那?

是敵艦隊的一部分還是誘餌?當獲取(包括取得和判斷)出足夠的資訊後,指揮人員下定決心,接下來的事情,究竟是用飛機低空接敵後飽和攻擊還是潛艇佔位發動魚雷攻擊還是路基飛機起發攻擊乃至發動空-海-海下的立體攻擊,完全看戰場態勢,但是肯定不可能出現雙方戰鬥機大張旗鼓爭奪制空權,然後才發起攻擊的情況,戰鬥機的作用往往是艦隊防空及一些戰術行動,爭奪制空權的任務應該是對航母發起攻擊的兵種的事情。

現代海戰其實是高度複雜的作戰模式,而且耗損極高,雙方博弈的時間可能很長,但實際作戰時間極短,甚至幾個攻擊波次幾個小時就可以分出勝負了,在這種情況下,就算一方的空中力量幾倍於對方,但如果資訊上處於劣勢的話還是很有可能被突然翻盤(當然這點可能性非常小,空中力量佔優勢的一方資訊獲取能力一定更強)。所以戰機僅僅是現代海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海戰的本質當然不是空戰,因為可能打空戰之前戰鬥就已經結束了

4樓:絕對的王

歪個樓。不請自來。不過是自己的淺薄看法。

首先,制空權是乙個什麼東西。個人認為是一種資源,可爭奪的資源,並不是可以固有擁有的;同理,制海權也是。

以lz的說法建立的脈絡,我猜是

「現代海戰的本質是在占有制空權這個優勢資源的條件下,對其他資源的再分配行為」

然後當然有人反駁,「海戰是以占有制海權為目的的行為」,「空戰是以占有制空權為目的的行為」。

個人認為這樣微妙的偏離了靶心,和lz的思路並不一樣,所以這種反駁並沒那麼有效。

現在問題是,原本的海戰在lz的這個思路下的定義,與lz理解的現代海戰的定義的差別

原本的海戰「在占有制海權這個優勢資源的條件下,對其他資源的再分配行為」。

兩者都是再分配,都是在占有優勢資源的條件下的再分配行為。

所以,如果lz的定義為「在占有優勢資源的條件下的再分配行為」的話,海戰的發展在lz的世界裡就變成了諸如——

以為制空權比制海權重要,所以有制空權之後更容易獲得制海權,然後就可以則用控制海上通道了,甚至直接跳過控制航道,直接對資源再分配了

這是空海地一體化的思路?

5樓:牢不萌

對,是這樣,不光是海戰,也包括陸戰。

當然空戰這個說法不準確,是報了空中偵察,制空權爭奪,防空,空中打擊,空中對地監視,空對海監視,空中運輸作戰行為的綜合。

當然,其他軍兵種也是需要的。

但是很多人不願意承認這一點。陸軍和火箭軍不願意承認是因為影響他們就業了。海軍基本上是認可這些的。

至於知乎眾很多拒絕承認這一點,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信仰,畢竟空中戰爭是高度精英化和去人民化的,畢竟現在無論是人民民主還是憲政民主,都是基於人民廣泛參戰這一事實來的。二是他們理解不了現代戰爭的執行。

至於龍母。我是希望她趕緊燒燒燒,把雪諾燒死最好。

戰爭實際上是決定統治的幾乎唯一也是最好的方法。戰爭模式的改變往往導致舊的統治階級喪失對軍隊的控制權之後被推翻,比如一戰,騎兵作戰的滅亡導致了封建統治階級徹底被掌握內燃機技術的資產階級趕出了軍隊,之後國家政權易主於資產階級(工業資產階級)

法律的本質是不是利己?

回聲 一切為了人類文明社會秩序所存在的制度,對於個體來說都是 利己 的。當然也包含法律。法律由國家制定,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保障人民權利,監督人民履行義務。 了不起的羅蘋漢 法律的價值包含公正,效益,秩序,自由,人權等等,這些事物毫無疑問在社會層面上都是利 社會 的。馬克思主義說法律是為了維護統...

推理的本質是不是窮舉?

我覺得推理的本質是將未知的狀態或者關係,通過建立模型,帶入模型,補齊模型 什麼是關係?我覺得是在時間尺度上事物之間的作用與影響 影響是間接的,作用是直接的 影響看字意,影子和迴響,其實就是間接的通過其他的開判斷本體。我想了半天那麼直接的用什麼詞,想了想用了作用。如果有更好的詞可以和我說 作用影響的表...

廣告的本質是不是欺騙 謊言?

知無涯 如果我們認為,欺騙 謊言 指的是不符合商品實際的情況,那絕大多數時候廣告確實屬於一種 欺騙 謊言 廣告從來不說商品的缺點,往往挖掘的是某一商品最吸引人的點,或者它最強大的功能,甚至於有些廣告就是誇大和包裝,明顯與商品的實際情況是不符合的,那肯定是 欺騙 謊言 如果我們認為,欺騙 謊言 指的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