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F 22和殲20而言,俄羅斯T 50是怎樣的一種設計思路?

時間 2021-05-29 22:48:35

1樓:lix

su57是現在俄羅斯經濟水平和工業實力跟不上的情況下作出的最優秀的3.5+機型,也是現在俄羅斯最好的選擇,畢竟沒錢啊,一年軍費才不到700億刀,整體經濟水平和廣東省差不多。噴的座艙蓋哪是做工問題這個沒法辦工人就這水平能咋辦,發動機也就那樣了,沒錢怎麼可能搞出新發,只能靠設計了,毛子還追求高機動性,沒有好的航電飛控搞超機動只能靠設計,想要搞F22那樣的四代根本沒法辦。

在各種妥協之下最終做出了su57

2樓:看看侃侃

抖個機靈吧,我覺得設計思路主要是阿三想要,蘇霍伊又沒錢開發新機,所以,T50就出來了,而且哪怕是沒有批量生產,總歸是有技術儲備吧

3樓:吃貨有志氣

是一種蘇霍伊幾個老傢伙保守思想出來的su27魔改。彈倉到現在靠不靠譜先不說,光是後部分那裸漏出來的發動機就知道後部分隱身能力很差,翼身融合也做的不好,相比f22和j20平坦的下腹,t50兩個發動機依然採用了類似su27的吊倉式布局。這種情況下進氣口很難做隱身處理,也使機腹不平整。

最致命的是,早起su27因為布局問題就導致機體強度不夠,現在t50沿用這種發動機布局,還在發動機中間最重要的承重結構處開了兩個彈倉,導致t50的機身結構強度嚴重不足。最後就是受限於毛子的電子水平,機身是否有足夠的沉餘來公升級和改進也存疑。格鬥蛋莢倉再怎麼設計也是不如側彈倉隱身能力強的。

綜合結論就是一沿用了蘇霍伊傳統設計風格,氣動布局設計思想保守下強行弄的四代機。

4樓:四海之內

熊心壯志今不在,守甲歸田復何求。

——說一說彈艙吧,別的懶得扯了。

——多彈艙在結構上無非就是並列、串列、並串混合。

串列彈艙並不是什麼異端,無論是S-37還是YF-23都選擇了串列彈艙。

5樓:Xi Yang

總體上來講,並沒有神奇的設計思路,只是盡量沿用了以前的總體布局而已。

隱身稍差,那就不去主動捅人家防空系統,以防空自衛為主。而且隱身未必真的那麼差:可以犧牲一些進氣效率,使用進氣道格柵。

F22可否碾壓殲20?

水銀大公尺知道不 就單機比,沒預警機和衛星幫忙,結果應該是反的。道理很簡單,現代空戰,除了隱身,就看雷達 航電和空空飛彈,F22生產線早拆了,沒聽說有改進計畫,20年前的航電 雷達,和現在的殲20怎麼比?美國領先是事實,但絕對沒領先這麼多。20年前,電腦還是586,F22的機載電腦比586領先也有限...

殲20對F22有哪些優勢?

行者 我覺得應該是主要用於完善本土防禦作戰,J20的超視距作戰目前好像是優於F22的,加上隱身,針對近海作戰包括後期領土爭端,還有寶島收復有很大的威懾力!目前來講,不應該爭論J20是否強於F22,完全沒必要啊!哪怕J20發動機,機動性啥的再不如F22,但隱身效果和超視距足以震懾周邊各國和白頭鷹與其那...

蘇 57,殲20和F22究竟哪個綜合實力更強?

這三個飛機都不是世界最強 除去最近試飛的六代機,最強飛機就是30年前的yf23。最快速度,最強隱身,也算大半個全向隱身了。應該算5.5代機了。 Zeldovich Yakov 因為五代機均具備低可探測性,所以五代機之間空戰主要看近距格鬥能力,五代機之間超視距空戰就是扯談 互相發現距離都很近,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