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美軍在未來逐步放棄坦克的政策?

時間 2021-05-11 20:49:54

1樓:一貫清瘦

這個問題,是必須從美軍的視角來考慮的。

就我個人而言,其實美軍從來就沒有一款坦克是真正領先於世界的。眾所周知,坦克設計需要權衡火力、機動和防護三者,但是艾布拉姆斯綜合性能並不如豹2及其改型,這在北約的堅強歐洲坦克比賽中能看出來。

在艾布拉姆斯之前,各型巴頓以及霞飛乃至謝爾曼等等坦克,真的連出類拔萃都算不上,更不用說獨樹一幟了。

這與美軍的作戰指導思想有關。

美軍其實一直並不重視坦克發展,謝爾曼的底盤,其實是M-3改進而來的,謝爾曼改到後來,改出了M4A3E8這種連懸掛都改掉的改型,但還是沒能在歐洲戰場停戰前批量服役新坦克,只有霞飛的試驗車輛上過戰場。

二戰後,美國坦克走了更彎的路,跟風蘇聯搞過重型坦克,跟德國合作過MBT70專案,到最後德國出了豹2,美國出了艾布拉姆斯,算是一根藤上的兩個瓜。但是艾布拉姆斯105線膛炮一出生就落後於T-72的125主炮,可見美軍的指導思想還是混亂的。而大胃口的燃氣輪機更是讓艾布拉姆斯成為短腿大漢。

當然,這與美軍超強的後勤補給能力有關。

現在,美軍搞起了斯崔克輪式戰車家族,基本上就告別了主戰坦克。

美軍為什麼會這樣?說到底還是跟美軍的特點有關,其一,美軍擁有超強的空中力量,足以保障他在戰場的制空權,這就使美軍擁有了空中的反坦克力量,這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其二,美軍追求的是全球化戰略機動,但是主戰坦克太重了,銀河每架次裝不了幾輛,運輸星貌似能裝一輛,其他運輸機徹底歇菜。

所以,美軍對坦克的態度是與其自身定位密不可分的。在近幾十年,坦克也許有任務的變化和分工的轉移,但是坦克作為乙個強大的火力單位,還並不會那麼快消失。

2樓:torbai

第一,M1總產量一說超過萬輛,絕對夠用。第二,冷戰後坦克本身並沒有出現跨代式的發展,而M1同樣的資訊化改造的理想平台,況且就算出現了實用化的電磁炮等「革命性」裝備,M1也有足夠的空間改裝。第三,M1最主要的劣勢是戰略機動性不佳,但其他屬性優秀,完全沒有放棄的必要。

第四,現役坦克保有量不需要太多,大多數的M1都會保持封存狀態,並為現役坦克提供零配件。

我的結論就是,這玩意兒就會像B52一樣,用上半個世紀https://www.

如何評價美軍死而復生的新輕型坦克專案?

按照 眼鏡北極熊 的思路,我計算了一下。按照14車連編制算,504輛MPF得有36個連。18年9月美軍宣布1個SBCT轉ABCT,1個IBCT轉SBCT,到MPF計畫開始量產的2025年,去掉乙個屬於國民警衛隊的,IBCT應該有12個 4步兵5空降3空突 12個旅戰鬥隊,36個步兵營,每個營分1個M...

如何正確評價美軍二戰時的謝爾曼坦克?

非常奇怪的一點。就是相對受制於懸掛系統巨大短板的IV,受制於炮塔過於靠前以至於第一第二負重輪超負荷的T 34來說。饅頭這種第一眼看起來滿滿的槽點的車反而是三大主力中坦裡公升級改裝潛力最高的 儒雅隨和泥頭車 相對保守的設計理念和戰術需求,沒什麼特點的外表之下是令人髮指的出色工藝和細節。水套彈藥架和掛膠...

如何評價電視劇集《我在未來等你》?

櫻花落海 熬夜追完了,從2018年之後我就沒看青春劇了,這次這部劇我認認真真的追完了,很有感觸,17歲真的很好,但也有好多的遺憾,這個劇什麼都好,就是主角的人設有點失敗,他沒有根本真正的成長,只能說稍微長大了吧 唐也 算是乙個開放式的結局,劉大志問陳桐是什麼職位,確定自己沒有改變過去。但是後來微笑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