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究竟為何失敗?

時間 2021-05-08 16:20:32

1樓:李美琪

現代化海軍使用先進裝備對戰舊式海上陸軍的戰役;在腐敗制度和舊式淮軍指揮體系下,清軍的失敗是必然的。向捨身為國捐軀的先烈致敬,他們的英靈不死,永遠保衛華夏大地!

2樓:

戰略上看

第一,大清未及時貸款,當時列強都看好中國,如果及時貸款,不但好貸,而且優惠多多,結果一打起來,大清各種拉胯,列強紛紛搖頭,這時,日本反而更好貸款,而不願貸款給大清了;大清沒錢,注定失敗,耗也無用。

第二,大清對海軍的建設和應用毫無見識,海軍裝備火炮、射速、、航速、彈藥都遠不及日本海軍,而且北洋水師是一次性海軍,打壞了修不了;尤其是航速不如,非常難受,日艦大破可以逃走,而且可以修好,而我方若欲保船就必須提前逃遁,導致濟遠等一看不敵,就慌忙逃串,簡直大坑。。若不是天色已晚,定遠和鎮遠都遲早被磨死。

3樓:愛講故事的小卜兒

我覺得b站這個這個已經很好的展現了

【甲午之殤】臣子恨何時滅從此我輩必當有國無家臥薪嘗膽興我中華!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4樓:張公子飛天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甲午海戰清朝失敗了,那日本怎麼先跑的?

確實,清朝損失了五艘船,但其中超勇、揚威、廣甲本系老船,等級低,沉了在意料之中。

日軍重創的幾艘,遲遲不能修好。怪誰啊

5樓:小黑愛遲到

在頤和園工程修建期間,翁同龢領銜的戶部上奏禁止海軍外購軍火,致使海軍失去了申請專項資金用於軍艦和武備更新的途徑,才是海軍發展徹底停滯的真正原因。--維基百科

6樓:

國家角度:戰前,日本為了爭取英國支援,在談判桌上,對英國讓步,達成新的通商條約。

同時,大量的英國銀行財團,吃進日本的國債,讓日本有財力支援戰爭。

如果沒有這些準備,日本當時的國力,根本支撐不下去。

日本在軍事、財政、外交、國民精神方面,都準備充足!

而清朝呢:過太后的大壽,過太后的大壽,還是過太后的大壽!

慈禧過生日的錢,多買十條最先進的戰艦,也沒有問題。就算是李鴻章,其實對戰爭的爆發,對於日本國債在海外的發行,也是一無所知。

如果是今天,某個國家突然投入40%的財政在軍事,並且,對域外大國讓步,並且,發行國債:就是瞎子,也知道它要發動戰爭了。

但是,清廷就是不知道,毫無準備,就彷彿乙個蒙頭大睡的人,被乙個小矮子,一拳頭打翻了。

7樓:a 5070129

很簡單,對方的船都是皮薄沒餡的空心包子,穿甲彈從一邊進去另一邊出來,打日本船得用高爆彈,除非是穿甲彈打到彈藥庫並引爆。(鎮遠一發305打到松島120炮台上,重創。另一發打到彈藥庫,結果打穿出去了,彈藥庫彈藥沒炸)

甲午戰爭為何失敗?

老佛爺您跑啊,您跑兩個月不搭理,日本的財政就先崩了,到時候他們就要求和了。之後尼古拉二世就是這麼幹的。

甲午海戰的失敗是偶然還是必然?

無用閒散人 小孩子 有多少艘船,船有多大,炮管有寬,炮彈有多重,青少年 船是怎麼購買的 水師是如何訓練的 後勤是怎麼保證的,成年人 軍費是如何籌措的,這是屬於誰的武裝力量,背後都有哪些勢力在角力,晚晴海軍,從無到有,到成為亞洲第一,只用了10年時間。然後,從亞洲第一,到被日本擊敗,也只有10年時間。...

如果1895甲午海戰再次爆發,詳情會如何

如果是還沒有六六艦隊的聯合艦隊,一條愛丁堡足以團滅之,BB都用不上,如果是六六艦隊,一條帶了雷達的二戰戰列艦,即使是老掉牙的紐約都行,如果要求盡可能小的話,我估計得梅因都可以完成團滅66艦隊的任務,只不過就怕炮彈不夠 賈小燁 題主這個問題描述有些問題啊,這個帳面上的日本海軍實力應該介於甲午海戰和日俄...

成長究竟為了什麼

Aliver 不是為了什麼,而是被迫選擇的無奈。如果可以,一輩子吃喝不愁錢,誰又會離開安全區去踏入深不見底的社會。換句話來說就是為了生存。 lonmantic 為了快樂幸福,擔負責任,助人為樂都是快樂,享受也是, HOU 成長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歲月催發你的成長 年齡預示著成長,經歷就是成長,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