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參加商賽有什麼意義?

時間 2021-12-28 22:13:42

1樓:沃頓學姐Annie

收穫高含金量證書以及豐厚的獎金就不用說了。在商賽中你還可以:

學習實用技能,而不僅僅只侷限於課本的理論知識。比如提高對excel等常規辦公軟體的使用能力;用python爬取資料等等。

為簡歷添金,知名商賽的權重未必會比乙份打雜的實習經歷低,而且有的商賽還會直接給獲獎者提供內部的實習機會。除了上文的貝恩杯及UBS金融精英挑戰賽,提供面試及全職/實習offer機會的還有:

瑞士信貸Case Competiton,獲勝隊伍將直接鎖定瑞信Superday名額;

埃森哲的Case competition,第一名有機會直接獲得Summer internship offer;

德勤的數位化精英挑戰賽,也明確表示有機會提前斬獲德勤校招或實習專案的offer。

擴充套件眼界,擴充套件人脈。很多商賽都是持久戰,在此過程中需要你與隊友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這種途徑所帶來的人脈是遠比大學同窗有效的。

並且很多商賽的評委或者贊助商都是知名公司的大佬,在未來求職過程中,肯定會給大家帶來正向幫助。

總結來說,商賽不僅僅對大家申請大學來說是乙個加分項,更有機會獲得求職pass卡。

2樓:小青今天找到工作了嗎

一、學習知識

從準備商賽到完成商賽,在這一過程中,你可以鞏固學到的相關知識並且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飛躍。當然僅靠自己已有的知識是不夠的,所以在這一過程中你會汲取到許多拓展知識,這對於你加深對泛商科的理解、建立起對相關行業的基礎認知有很大幫助

如果是組隊參加商賽,你就可以從同隊的大佬那裡了解到許多乾貨二、點滿技能點

想要比較高質量地完成商賽,必須具有相當的技能,例如資料分析能力和製作ppt能力等。

詳盡一點的介紹請看小青之前的回答:

大學生應該如何準備參加各種商業競賽?

三、增加經歷

如果你在商賽中表現優異,有可能會獲得主辦方招聘時的fast check的優惠。就算是比較一般的表現,也可以去豐富自己的簡歷。

3樓:Career資源站

商賽常常由行業頭部企業主辦,由公司資深大咖擔任賽事評委和顧問,其流程布局和時間節點也高度模擬了實際專案的工作狀態。這也就意味著,通過參加意向行業的商賽,你可以完整體驗該行業的日常工作內容與強度,進一步確定自己是否真正「感興趣」和「適合」這個行業。

行業頭部公司的實習機會往往極其難得,且競爭異常激烈。然而,每屆比賽進入到決賽環節的小夥伴,常常能獲得主辦方提供的實習/工作終面的直通卡,距離這類稀缺性程度極高的頂級實習機會更近人一步~

在備戰商賽的過程中,你會經歷乙個完整專案週期的歷練,從前期的資料搜尋和研讀、到模型搭建和分析、再到最終的成果報告和演示……商業思維體系於此過程中飛速構建,領導力、團隊協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等也都在無形中大大提公升。

商賽大多開放跨校組隊、跨地區組隊模式,網際網路的便捷程度也極大降低了志同道合者的搜尋成本與溝通成本。通過加入一些組隊社群,你可更快觸達與你有相同意向和價值取向的小夥伴,互相一拍即合結盟隊友;友情在這段賽程的親密合作中迅速滋長、堅穩構築,將來亦可成為彼此「秋招備戰」或「留學申請」路上的惺惺相惜好拍檔。

商賽獎金動輒上萬,高者甚至可達十萬元,部分賽事範圍覆蓋全球,進入決賽的隊伍亦可公費付海外參加全球總決賽,這些物質獎勵也是乙份對於你付出的時間與汗水的可觀回饋。

4樓:Crucialize

商賽是極度簡化了的商業運作的模型。這種模型是脆弱的,無法與現實世界裡的商業相提並論,甚至可能南轅北轍。

換句話說,擅長於商賽並不能讓你在現實商業中獲得比沒參加過的人更好的成績,反而會讓你自大,忽略一些東西,帶來傷害。

所以,參加商賽,對除了商業技能之外的其他技能(例如社交,團隊合作)都有好處。

5樓:許之一

當我和你說到大學生商賽時,我會和你說些什麼 - 知乎專欄

「大學生去參加商賽可以逼著你自己去自發地學一些你在參加商賽之前基本不會願意花時間去學,但實際上以後會很有用的東西。」

我知道很多頂尖大學的學生其實是看不起國內的商賽的。認識的一些在清北復交讀商科的朋友把國內的大部分商賽都當作是小孩子過家家的玩意,玩的都是QP案例分析,貝恩杯之類的比賽;去哈佛交換的時候見過的學長學姐基本上是去的一些創業類的或者專案展示類的商業比賽。但是我們應該知道:

這個世界的絕大部分人還是由普通人,三本二本以及普通一本的學生佔了所有大學生中的絕大多數。

如果你並不是那幾個頂尖985的學生,家裡也沒有什麼很厲害的背景,對於自己的未來也沒有十分清晰地規劃的話,大一大二的時候去多刷一些商賽其實是乙個提高自己的價效比很高的方法。這麼早就翹課去實習的話不是太好,也找不到很好的公司;學商科還一心一意地去讀書日後除非從事研究型工作否則綜合競爭力不會太強;混跡於各大學生社團對於日後寫簡歷其實是沒什麼卵用的;一般人專心去練各種技能如果沒個平台可以展示的話也堅持不了太久……列舉了這麼多,我只想說:對大多數普通學生而言,大一大二花時間花精力去參加商賽其實是乙個較優解。

具體一點,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談,參加商賽應該至少有以下幾個意義:

1.可以逼著你自己去學很多長期看來會很有用的東西:比如用word做很精美的文件排版,用excel畫一些很商務風格的圖,ps做宣傳海報,用python爬資料等等……如果不是相應的專業,老師上課是不會教這些實操性很強的技能的,但是做商賽的時候常常又會用到這些東西。

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一點點摸索,然後找教程自學。短期來看它們確實沒什麼用,這些技能又不能幫你加GPA,但是如果你日後去實習了,去工作了,去參加正式的科研專案了,你就會知道這些軟技能其實是乙個很大加分項,並且也可以省掉你以後從頭開始學的很多時間。

2.對普通學生而言,找實習以及找工作時簡歷上乙個還不錯的加分項:作為乙個也算是看了近千份簡歷的HR,我不得不說大多數普通學生的簡歷其實是乏善可陳的。

不單單是二本三本,就算我母校這個五流211,很多人大四的簡歷也是一片空白——幾個社團活動,幾個校級院級的三等獎優勝獎,一兩個一看就是打雜的實習經歷,然後就沒了……我承認,HR在看簡歷的時候,商賽並不是乙個權重很大的加分項,學校以及相關實習經歷、專案經歷才是重頭戲。但是,你有個省級國家級的商賽獎項,很多時候就已經足夠幫你把那些簡歷一片空白的秒成渣了。更何況,有些商賽是會給獲獎者提供內部的實習機會的(比如安永的beyond,畢馬威案例分析),在HR心中乙個專業對口的商賽經歷權重未必比乙份很水的實習經歷要低。

3.擴充套件眼界,擴充套件人脈:很多商賽都是乙個持久戰,四五個隊友從選題到做分析寫報告做展示再到領獎,前前後後折騰一年的都有。

這麼長時間的合作,是很難不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誼的(嗯,趁機脫單的都有)。比起和大學裡很多同班同學只是連續兩三年坐同乙個教室上課建立起的情感,這種途經所帶來的人脈以後會更有效一點。再者,很多商賽都是全國性的的賽事,在這麼大的平台上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學子同台競技,互相取經,感受被碾壓的恐懼……所帶來的收益比起悶著頭讀幾本書也是不遑多讓了。

至於其他的培養團隊合作能力,提高案例分析能力,提公升口才,培養待人接物的能力什麼的……我覺得都虛的很,就不詳細展開了,主要的意義就上面那幾條吧。

利益相關,大學三年累計參加商賽60餘次,(把所有水的不水的都算上的話)國獎及以上有5,省獎有4,餘者無算。

感謝閱讀。

順便附上我的另外兩個和商賽有關的答案:

大學生如何學做(商賽)case分析? - 知乎

6樓:Wu Hansom

那是你沒參加到對胃口的商塞。

去參加法國巴黎銀行的商塞,分分鐘做題做到想哭。自己啃完Principle of finance一本書。

7樓:

當然要去參加,就和一樓那位自戀,哦sorry,自信的北大的學姐一樣,那種自以為精英附體的感覺能幫助你建立強烈自信感,對年輕人成長很有幫助哦

大學生有必要參加辯論賽嗎?

走ZHOU 邏輯,語言與勇氣,對於事物思考的角度,文筆的凝鍊都是我獲得的。同時,一群有著共同愛好的夥伴,一起可以聊天胡鬧的夥伴真的讓你在大學裡面有了歸宿感,好像又有了乙個家。感覺自己不再是乙個人了。真的,在辯論場上酣暢淋漓,把自己想說的都說出來,滿足自己表達的慾望真的好爽好爽。 擬把心宣 我想說,有...

大學生支教有什麼意義?

鄭小悅 這裡大多數回答都是寫支教能為大學生帶來的好處,然而給孩子們帶去的影響我們也要仔細考慮。畢竟大部分大學生支教短則一周長則乙個半月,知識碎片化,教學水平有限等問題存在。不知道大家是否思考過我們的支教給他們帶去的影響有多大?這些影響中是否全是積極的?這些積極影響能持續多久?如果孩子出現心理依賴應該...

大學生參加比賽有必要嗎?

誠意夏 我的比賽精力還是挺多的,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想吧。先上結論,從根本上來講大學生所必要的事情就是那些保證你能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的事情。其他的一切都是不必要的。但是,這些必要的事情並不能使你變得和其他人與眾不同,因為每乙個順利畢業並能拿到學位證的學生都擁有這些東西。真正能讓你和其他人區分開的事情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