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考研數一,剛結束第一輪,1800基礎篇寫完了,很迷茫現在是再來遍基礎還是進入強化了,怎麼操作呢?

時間 2021-07-05 09:24:31

1樓:哈利路亞

檢驗一下自己

可以去搜一下楊超21年基礎刷題班,做一下裡面的題,去年刷題班超哥在B站免費放出來了

看一下自己題型的掌握程度,基礎題型能不能認出來看一下自己計算能力是不是過關,積分計算是不是都很好掌握了時間充足,基礎一定搞紮實,後面就沒問題了

還有回顧基礎不是把簡單題反覆做,是看下之前的題,錯題什麼的,什麼題型,能不能分類,知道不知道考什麼,計算能力是不是過關

不展開說了,下面鏈結文章寫的很詳細

21考研教訓,22規劃及乾貨,三萬八千字高能預警

2樓:sugarfly

做完了那你的正確率怎麼樣呢,有70%+嗎?如果有可以開始強化,不過,基礎真的很重要哦。我當時刷了三遍1800基礎篇,後兩遍只刷圈出來的錯題。

最重要的是:捫心自問,是否只是形式主義的學習,真的掌握知識點了嗎?

中南大學電子資訊考研初試+複試經驗貼

3樓:煜神學長

學弟迷茫的點,應該是第一輪結束,還是雲裡霧裡,再來一遍時間又很長,進入強化,基礎又不紮實。

我下午寫過一篇回答,針對的就是這個問題:對於體量大難度高的知識,如何快速鞏固並促成系統。解決考研數學也非常適用。搬運下我的原文吧,如下:

體系龐大的知識,人的記憶力又是有限的,連記都記不住,怎麼快速建立聯絡?

解決方案:搭建外腦。類似馬斯克的腦機介面。

也就是用乙份體系化的資料,去代替自己的記憶力。

有很多知乎大佬都是這樣,在專業領域能夠洋洋灑灑答個幾千上萬字,知識密度和邏輯性爆表。

你以為這些大佬都靠的是天賦和超強的記憶力 ?並不是。

他們只是借助外腦,能更快地學習、回顧,要用到知識時能更快地定位、選用罷了。

他們在學習時,會把知識梳理成導圖或「知識樹」的形式,以便更好地忘記,快速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從而為大腦騰出餘力,在長期更好的記憶和體系化。

在複習回顧時,幾分鐘就能快速過一遍,而不用再去從頭翻一遍書。從而能夠在有限的時間段裡反覆回顧多遍,強化知識的體系。

在寫文章要用到xx知識時,能快速定位並選用,而不用再去一堆書和筆記裡面做挑選。

這種嫁接外腦的方式,克服了人腦的限制:記憶力有限、準確率不足、回憶零散不成體系。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降低了學習的門檻(難度),加快了學習-回顧-應用這每一階段的速度,為規模化學習提供了可能。

考研數學這一塊也是這樣,

考點的概念、公式、解法等太多了,剛開始備考時理解難度又高,為了不在初期記憶那麼多東西,我就把它們整理成了思維導圖,直接降低了記憶和入門難度,讓我能夠在水平還很弱的時候堅持往後學;

在學後面考點時,前面的忘了,用導圖很快就能過一遍,這樣反覆幾次之後,知識首先記憶的就越深刻了,另外也越成體系了。

在學到綜合性考點,或做題時,需要用到某一塊兒知識,用導圖也能很快進行定位,這樣應用的難度也降下來了。

所以這麼去學,我的數學最終幾個月時間考到了148分。

而普通人學習是怎麼樣的?

完美主義傾向!上來就希望做到完美,不止希望完美,而且希望現在就做到完美。所以每學乙個知識點,都恨不得上來就吃透、會用、要一輩子都忘不掉它。

結果才剛開始學,就覺得太難了,新的學不進去,舊的很快又忘了。久而久之,由於一輪時間太長,缺了短期反覆回顧,知識點都很零散,也很難形成乙個體系。

4樓:求知者

迷茫啥啊?現在都6月份了。距離年底考研也就6個月了。

後面幾個月需要大量的真題加模擬題,所以哪有時間再來一遍基礎?可以直接開始強化了!

如果感覺基礎那一邊不太紮實,那就在推進強化階段學習的同時,再把1800基礎篇做錯的題再做一遍

強化必跟名師:高數跟武忠祥,線代跟李永樂,概率跟誰都差別不大!

如何看待《我是歌手》總決賽孫楠第一輪結束退出?

感覺他最後的發言已經點明了 1 冠軍只可能是我和韓紅。就像第七季冠軍只能是劉歡 不過感覺劉歡的勝負心沒有這麼重 2 我不棄賽這輪肯定要淘汰乙個年輕歌手。所以我退了給他們乙個機會看到很多人都在說什麼文工團思想老是講資歷我覺得這正是他討厭的。冠軍已經被規定好了對這些年輕歌手還公平嗎還不如直接退了 如果這...

第一輪複習結束了,但只有200來分,想休學,可以休學嗎?

小烏龜 為什麼差反而休學呢,請堅持下去,就累這麼幾個月,考上大學這輩子至少都可以輕鬆許多,所以為什麼不堅持下去呢?休學在家容易悶出病,讓腦子停頓,不到萬不得已我不建議 洛小蓮 父母同意就可以吧,但是休學總需要理由,我目前就是休學,但我是因為抑鬱症,現在已經好了,但沒有提前復學,正好可以利用這個剩餘的...

2014 15賽季NBA季後賽第一輪快船真的很難打敗馬刺嗎?

sage mao 我覺得今年快船會贏。快船和馬刺是進來狀態最好的兩個隊,實力相當,馬刺強在經驗和厚度,但是在季後賽快船一定不會出現五個替補在場的局面,而且好訊息是 坑爹 最近身體狀態好像不是很好,上場時間受限,哈德森最後一場狀態不錯,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快船板凳上的劣勢。但是我覺得最主要的一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