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考研,第一輪階段到底應該怎麼記筆記好呢

時間 2021-05-30 01:37:32

1樓:徐影老師

【關於筆記的問題】

很多同學問到筆記用什麼做比較好,那麼今天睡之前就給大家說一下!

最好就是用活頁的A4紙,外加個抽杆夾!這樣方便背誦也方便後期增補知識點!

有的同學可能擔心白紙寫不齊,不美觀影響背誦的心情,就會選擇橫格的那種筆記本,其實大家不用擔心!

用A4紙的好處

①練習書寫(買凱程字帖的同學也有好多,做筆記的過程其實既練習了書寫又做了筆記,一舉兩得)

②方便框架梳理(地方大)

③美觀(背誦舒服)

④方便與強化班完美的銜接,進行知識點增補

這裡只是小宇老師推薦的方式,如果有同學用這個是最好的!如果是用的其他筆記本來梳理,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方便自己!

複習到後面你們會知道自己的筆記有多珍貴!

2樓:凱程教育學考研

關於教育學考研【做筆記】的20句話。

1、筆記的終極目的,是幫助複習,輔助記憶,不要為了做筆記而做筆記。

2、不要把做筆記當做任務,而是當做思考、總結、歸納的過程。

3、做筆記沒有固定的格式和模板,適合自己,自己覺得好用,就是可以的。

4、做筆記,就是把厚厚的書變成薄薄的筆記,把長長的課,變成短短的句的過程。

5、做筆記,還是沙裡淘金,去蕪存菁,提煉主幹,展現邏輯的過程。

6、人的大腦並不擅長記憶,它更擅長邏輯思維,所以要用邏輯思維幫助記憶。

7、知識太瑣碎,太難記,要用邏輯的大網把他們串聯起來,所以筆記要體現邏輯性。

8、邏輯的大網的另乙個名字,叫做框架,所以,筆記=框架,做筆記就是搭框架。

9、所謂的「思維導圖」,和框架筆記是一回事,不要被花哨的名字迷惑。

10、記筆記,是對人腦的補充和延伸,能輕鬆記到腦子裡的,就不用再用筆寫下來。

11、筆記應是動態的,不斷發展的,不斷修改的,這個過程,就是你進步的過程。

12、每個階段的都應該有筆記,每個階段的筆記,都是對上個階段的修改、發展和補充。

13、直接拿別人的筆記來用,這是偷懶的做法,不提倡,也不反對,如果時間緊迫的話。

14、《寶典》和《解析》是我自己對教材和大綱的筆記,是第一輪讀過教材要用的,而不是直接用,除非時間緊迫。

15、《寶典》和《解析》就已經幾乎包含所有能考到的知識點,一本吃透,就已足夠。

16、不要多個資料或者筆記一起用,相互補充,越補充越亂,越浪費時間。

17、筆記不需要整潔乾淨,工整漂亮,它可以是自己才看得懂的獨門秘笈。

18、記筆記永遠是為了節約複習時間,如果你為了做筆記而浪費大量時間,就該思考是不是方向錯了。

19、紙上得來終覺淺,記到最後還要背。做筆記是幫助背,而不能代替背。

20、做筆記最終的理想狀況,是乙個科目一張紙,這張紙在手,所有知識點在腦子裡浮現。

3樓:欣途教育學考研

筆記切記不要抄書、花費大量時間,做思維導圖的習慣挺好的。

2.3.1書上做筆記

主要是配合自己的閱讀習慣為主,不要花費大量時間,盡量以劃線、螢光筆標註為主。

2.3.2紙上做筆記

以梳理框架為主,不花費大量時間

2.3.3 PPT講義上做筆記記下對你有所啟發的筆記,極其重要的知識點,不花過多時間。

欣途教育學考研:欣途考研|21基礎階段規劃之311教育學怎麼複習教育學考研交流圈 - 知乎

4樓:暖暖

看下書就行了,記啥筆記,搞得像記了會看一樣 ,還有聽課的不知道怎麼想的,有啥好聽的,文科這種東西就是往死裡背就行了。早點開始背,不要信什麼背晚點好,戰線拉太長的屁話,就是要早點背,背到滾瓜爛熟。

教育學333第一輪怎麼背?

Melo 第一步看框架這個框架就是你聽學長講課的筆記這個東西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框架二字在教育學無論是311還是333中都尤為重要。把所有的框架先給我搞一遍到兩遍,每天都要看框架加目錄。第二步框架結合每乙個細點的筆記,這是融合發展的過程,需要你對框架的理解基礎上去看細微的知識點。框架就是你建設房屋的...

文科第一輪複習應該注意些什麼?

明赫 結合我自身的經驗,我認為在一輪之中,最最關鍵的是要理清知識的主幹。比如地理,你必須清楚主導因素,政治你必須理清每乙個大題的必答點,歷史要弄清楚主要事件的時間和先後順序以及事件的背景導火索影響和評價。因為我的高中算是我們省裡最好的高中,所以老師講課水平也很高,但是我發現,這些高水平的老師在這段時...

22考研數一,剛結束第一輪,1800基礎篇寫完了,很迷茫現在是再來遍基礎還是進入強化了,怎麼操作呢?

哈利路亞 檢驗一下自己 可以去搜一下楊超21年基礎刷題班,做一下裡面的題,去年刷題班超哥在B站免費放出來了 看一下自己題型的掌握程度,基礎題型能不能認出來看一下自己計算能力是不是過關,積分計算是不是都很好掌握了時間充足,基礎一定搞紮實,後面就沒問題了 還有回顧基礎不是把簡單題反覆做,是看下之前的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