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部分人選擇碌碌無為,或者說滿足於小成功?

時間 2021-07-04 00:22:48

1樓:

什麼是碌碌無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賺到錢了就叫成功,沒賺到錢的就叫碌碌無為,那麼我想請問:

岳飛既沒賺到錢,也沒保住性命,也沒有北定中原,他是成功還是失敗;

文天祥國家都滅亡了,他是成功還是失敗;

大清當時全世界GDP第一,卻被英國乙個西半球遠道而來的小小島國打的毫無還手之力,面對列強卻幾次三番割地賠款,全世界最有錢的國家為什麼會落得這種下場;

艾倫圖靈一生最重要的學術研究都不被認可,還被認為是同性戀,41歲就去世,60多年後2023年才為他平反,你所用的計算機、手機源於他的科學研究,這位電腦科學之父不知道他可曾覺得自己成功過,反正當時的人沒有幾個覺得他成功的,但這就是圖靈。

歷史從來不因為誰有錢而被歷史銘記,也不以成敗論英雄。

來看看現代的一些人,追著那些個熱點、風口,什麼P2P,區塊鏈,只要能讓他賺上一筆快錢他就往上衝,甚至是很多完全沒有金融背景的人也想湊一下熱鬧,拿著別人的辛苦錢做著非法集資,拉股東,最後公司倒閉了千千萬萬的老百姓要為著自己的血汗錢奔波,即便能要回來本金也是頗費周折,最後3-5年過去了還沒把本金全部要回來,而錢已經貶值了。

這樣的人他是很能賺錢,但他為社會做的是正向的貢獻嗎?判斷乙個人為社會做了多少貢獻,我認為首先你賺的錢要合法其次要合道德,然後你一生消費掉多少不可再生資源,比如:時間、石油、糧食等等,有人說糧食沒了可以再種,豬吃了可以再養,糧食雖然可以再種,但是全世界面臨石油農業造成的土壤板結問題,豬吃的也還是糧食,所以從巨集觀來看,糧食的總產量目前是有乙個上限的,你所浪費掉的糧食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回溯到50年前中國老百姓到那時都還沒有真正吃上一口飽飯過。

回到正題,你一生創造的價值坑蒙拐騙的不算,減去你一生所消耗的資源,那個剩餘價值才是你一生創造的價值,乙個人賺了1個億消費掉不可再生資源1個億他為社會創造的價值就是0,可能他是乙個好的賺錢機器,但他不是乙個好的建設者。

2樓:小糊塗神

這要看你怎麼定義是碌碌無為或者小有成就。

有些在他人看來平凡的崗位,其實從業者卻很自豪,這樣對他來說,是不平凡的。

如果非要說為什麼碌碌無為,那可能就是一方面缺少改變生活的勇氣,一方面缺少改變生活的力量吧。

你到底想要什麼?碌碌無為到底是為什麼?

一腔狗血rx 嘿嘿,懷著玩世不恭的態度來到這個世上,認為世界是為自己服務的,自己是天命之子,王者歸來。但是,隨著生活的日漸複雜,自己的態度也變得撲朔迷離,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來這個世界陪跑的,是不是為這個花樣多的世界多一點平淡。日子照常過,生活彷彿是重複再重複,每天感覺都一樣,沒有新奇,天空都變得灰濛...

為什麼大部分女人比大部分男人更喜歡旅遊?

被這個社會慣得。吃喝玩樂,享受麼,誰不喜歡?問題是要花錢。如果某天社會風氣突然變了,或者出台了一項法律,規定結婚要麼不買房不買車,要麼買房買車必須嚴格執行一人出一半錢。你看她們喜歡旅遊的還能剩幾個? 遊心ME 據我所知,喜歡旅遊的大多數是男人 至少不是女人 啊。比如唐玄奘,歷經99 81難,遊了19...

為什麼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時間做的都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祁華勝 其實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懶還是真的不想做事情,做事情本身的目的除了賺錢以外,還有其他的目的。打個比方,年輕人不結婚,絕對不是不想結婚,大部分是結不了婚,理由很充分,沒有合適的,三觀不一樣,長相 收入 追求 甚至資產,很多人想要找乙個比自己階層高的一勞永逸,但實際上本身就是攀龍附鳳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