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展高等教育入手進擊積體電路行業的條件充足嗎?

時間 2021-06-29 20:06:00

1樓:chadui123

不夠充足,因為積體電路產業主要靠公司,技術加資本加管理。並且國內高教目前所有專業水平和學風都已經很差,即使有改善的趨勢也不可能因為有了新乙個產業目標而快速變好,所以出來的畢業生短期也不會起到決定性作業的。

雖然不充分,卻是必要條件之一。遲早要開始扎扎實實做每一件事的啦!

2樓:葉公好龍

我認為對於中國來說僅從高等教育入手進擊積體電路行業僅是隔靴搔癢,起不到太大作用,充其量只能起到振奮人心的作用罷了。要想真正發展,首先要有足夠大的市場,其次行業上下游要通力合作。

以我的個人經歷來講,即使在積體電路的發源地美國,也很少有高校專門設立乙個微電子專業或積體電路專業。這是因為積體電路行業是乙個非常龐大,上下游連線非常緊密的行業,需要各個專業的人才通力而密切的合作才能行。單純以製造來說,就需要無機非金屬專業研究如何拉出大尺寸高純度的矽單晶、如何在晶圓上生成均勻緻密的外延層、如何高選擇比和各向異性刻蝕;需要高分子材料專業研究合適的光刻膠;需要化學專業研究如何分離和製造出高純度的氣體和液體;需要冶金專業研究如何降低裝置金屬部件中的雜質成分;需要等離子體物理專業如何高效形成等離子體;需要機械專業設計好裝置結構;需要電氣專業架構好裝置控制方式......。

這還僅僅是製造方面,如果考慮設計和封裝,需要的專業更多。目前,我們國家的現狀是上述這些專業的畢業生不少,從業人員也不少,但是專門為積體電路行業服務的就少之又少。在這種現狀下,要想發展國內的積體電路產業,就需要吸引這些專業的優秀人員進入這個行業,而不是靠加強高等教育。

想要吸引這些專業的優秀人員進入這個行業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金錢。由於行業非常龐大,需要的專業人員非常多,僅靠國家打錢,採用兩彈一星的模式是不現實的。可行的方法只能是依靠市場反饋機制,在激烈的競爭中,讓最優秀的公司做大做強。

當然要想做到這一點,需要有乙個足夠大的市場,並且對初入市場的公司給予一定保護,避免優秀的公司在襁褓中就被外國龍頭弄死了。

同時由於半導體行業的產業鏈非常長,鏈條中距離較遠的公司如果缺少溝通,就會出現產業鏈上游生產和研發不符合下游的需求,造成時間和資金的巨大浪費。美國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成立了semi,盡可能的統一了上下游的產品標準。中國的公司應該積極加入這一組織,了解其中的標準,這樣整條產業鏈才能打通,提高發展效率。

(這裡不是為semi打廣告,而是它確實用處很大,國內很多公司現在遇到的問題如果按照semi標準來做其實大多不會發生)

3樓:

目前來看仍是不充足的。

積體電路行業有需求,但是目前無法做大,維持擴大再生產困難是目前國內的基本困境。這一點必須由市場和金融的支援。這一方面要看國內相關行業的意見了。

前面的只能算是燃眉之急。中國積體電路的隱憂是人才供給。這一點恐怕是現行高等教育無法保證的。

國內高校都在探索這方面的經驗。施一公做的似乎有成果一些。

當然,並非勸退。中中國人常有這樣的想法,槍打出頭鳥。但是中國的每一次上公升都是因為有人挺身而出。題主不如身體力行。

高等教育應該寬進嚴出嗎?

應該嚴進嚴出才對。這也是世界名校普遍的規律。但就算高等教育發達如美國,今年還不是爆出大批中高收入家庭的父母不惜作假,也要讓子女入名校?所以在嚴控入口都擋不住鑽空子的人的現狀下,不管是哪個環節放寬條件,都會導致更多不合格的人蒙混過關。但是也要承認客觀現實,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去讀那些嚴進嚴出的名校的。名...

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和沒受過高等教育的的人最根本的區別是什麼?

林中貓 除了沒有統計學意義的天才,一般人如果沒有受過高等教育 注意,這是必要不充分條件 本質區別是不能深度思考。體現在 不能理解抽象概念 不具備分辨主觀價值判斷和客觀本質的能力 不具備分辨巨集觀和微觀的差異性的能力 不具備主動和持續學習新事物的能力。 Bobbie 沒受過教育的人覺得自己命苦,這輩子...

高等教育人如何看待鬼神?

噢噢什麼 我認為有靈魂,靈體,但沒有世俗的 鬼神 有些回答真的足夠中二,莫名其妙的信任鬼神,毫無邏輯的diss馬克思和唯物主義,怕不是真覺得在教室裡摳兩年手機就算接受過高等教育了。有沒有鬼神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大學擴招和戶籍制度救了你。人類世代中最優秀的個體大量投身於金融和文藝產業,而不是致力於科技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