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整體法和隔離法到底該什麼時候用以及如何使用?

時間 2021-06-07 00:55:06

1樓:Heydays

只要夠剛,高中範圍內的題全可以用隔離法來做,但是有些東西會用就行,不要深究,比如牛頓第二定律實驗砝碼拉物塊模型裡繩子受力變化和兩物體速度之間隨時間變化的關係。

2樓:參宿四

當兩物體或多物體運動狀態相同(也可理解為加速度相同)時可以整體分析,若兩物體或多物體運動狀態不同時(也可理解為兩者加速度不同)時隔離分析更為方便。隔離分析往往用於求相對位移以方便解題。

祝學習進步!

3樓:

理論上,任何兩個加速度相同的物體都可以看成整體,這是因為其質心的加速度等於兩物體加速度,從而不用考慮內力等問題(當然加速度不同也「可以」,只不過就成了質心運動定理,而不是高中的整體法)

至於什麼時候用,我不知道是否有什麼成文的經驗,我只會靠直覺

4樓:楚人也

整體法和隔離法原則上是可以任意使用的,就是你想隔離誰就隔離誰,想把誰看成整體就看成整體。不過,若是整體中不同部分加速度不一致的話,看成整體也沒太大用。因此,我們現在研究的整體都是加速度,速度相同的某一部分。

在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都是怎麼好求怎麼整體隔離。一般來說,求外力以及有關整體加速度的,就整體分析;而求內力的就隔離分析。

在這個題中,要整體分析A, B 的話(A B C 即甲乙丙),我們首先要看他們加速度是不是相同。這個時候可以用假設法:如果他們不能看成整體,即繩中無作用力,加速度不同,這時對A,就可以得到其加速度為g,對B就可以得到加速度大於g,那麼B就將比A快,然而繩子又不可伸長,那麼B就一定得通過拉繩給A乙個作用力,與前矛盾,故二者可以看成整體。

那這樣整體一分析就可以得到加速度了。然後再隔離A或B就可以求出內力T。

高中物理中的整體法是否存在不嚴謹的地方?

WiFi 必然是嚴謹的,簡單地說問題出在你認為未達到最大靜摩擦力之前A與地面保持靜止。而實際上因為摩擦力存在於A B之間,因而應該是未達到最大靜摩擦力之前A B相對靜止,而和A與地面的相對運動狀況無關。下面可以進行定量分析以更清楚地說明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設重力加速度為g,物塊A的質量為 物塊B質量...

怎麼讓高中物理及格?

有問題找找學姐 實際上,只要掌握了好的思路,養成了好的習慣,你就會發現物理原來如此簡單 如此有趣。今天學姐為小夥伴們整理了高中物理的知識點,掌握了,相信你學物理會事半功倍的!關注學姐學姐每天分享高中知識點 含光北辰 物理真的不難。我不喜歡刷題,也不喜歡聽課,甚至學校的任務從未完成過。只要搞懂原理,無...

高中物理數學怎麼學好?

目前大一公升大二,對高中時的學習方法還是有點記憶,怒答一波,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第一次在知乎回答有點小緊髒 高中數學物理還算一般,發揮好的話數學大概能130 150 物理100 110 關於學習方法這塊,我本人對數學和物理基本上從沒刻意記過公式 定理,我個人也覺得理科,特別是數學和物理死記公式是真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