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階段學好語文是怎樣的體驗

時間 2021-06-06 10:56:56

1樓:君且獨行

有一種特殊的感覺,我不知道怎樣精確的形容他,不如就叫「自我優越感」吧。

我是一名理科生,一般來講,學習的重頭應該是被理化生數給占去,然後語文和英語才平分剩下的時間。我學習的重頭略有不同,我的大部分時間,被語文數學物理化學佔走,然後是英語和生物進行加權分配。

我記得高中的同學們高一的時候語文課本上哪兒就翻到哪兒,上完課課本就被他們扔了。我每次語文課本發下來要在開課前乘著沒作業先讀一遍,然後上課前預習的時候看一看一些其他人認為邊角料的東西,到了背書時間,我也經常手捧著語文課本嘰嘰喳喳的揹著。因此我成為了班裡的語文優等生(其他的還湊合)。

同學有什麼不會讀的字,會來問我怎麼讀;有什麼不理解的文言文翻譯,會來找我幫忙;有分歧的古詩鑑賞,會來問一問我的意見。我常聽到別人說我讀書讀的多,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的出的結論,但事實上,我的閱讀量在這個階段甚至還在平均水平以下(因為從字數來看,文言文確實比現代文精簡)。我不敢自詡大佬,所以每次面對奉承的時候都會很不好意思。

但說句實話,被人奉承的感覺,確實不差,很容易讓乙個人滋生出一種別樣的優越感。這不是虛偽,也不是自大,在我看來feeling wonderful是每個人都在苦苦追求的所謂的快樂滿足。能在高中的時候小小的體驗一下,很開心。

2樓:勾文君趙小燕

從小到大都被語文老師喜歡。高中階段,大小考試基本上都是第一第二吧。

當時的體驗是,考語文的過程對我來說是一種成全和享受——當我累得手酸把語文試卷填滿之後,有一種向這個世界輸出自我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高考後的體驗是,感覺這世上只有乙個專業,那就是中文系。 我非中文系不進,否則就背叛了自己。

站在當時看未來,覺得自己有無限可能,搞不好能當個作家。

畢業後成了一名語文老師,成就由試卷上的輸出變成了講台上的輸出(這種自我輸出,在我看來就是改變世界的一種方式了)。 每節課都盡量將自己認為最好的語文,傳遞給同學們。每當看到他們眼睛裡的光芒——因共情或共鳴而釋放出來的——便覺得自己備課到凌晨的努力是非常值得的。

回到高中階段吧,接受中小學教育是為了讓我們走向社會之前,打下「人」的基礎。各個學科都是在用各自的角度去回應這個世界。語文角度是最適合我自己的角度。

從這個角度看到的世界,豐富、美麗、富於詩性和哲思。所以我選擇今生都從角度去看這個世界宇宙。

怎樣在高中階段和我不喜歡的同學好好相處?

首先,不要把 不喜歡 這個情緒放的太重,因為你不喜歡別人,對別人沒什麼影響,反而你自己的心態會改變,處處會有芥蒂。其次,無所謂是一種態度,既然不喜歡,就不需要走的太近,如果還是要有日常必要的接觸的話,點點頭微笑就好,不要擾亂你自己,因為這個階段你必須要把學習放在第一位。最後,設身處地想一想,要是你知...

是大學申請留學好,還是高中階段就去留學好?

Layla 大學,高中的話心智還不夠成熟,高中也學不到什麼東西,大學後有足夠的知識基礎和成熟的人生價值觀出來,在學習自己覺得重要的知識最好 hallo 高中準備,高中結束就可以去了,早去有助於你學習那種知識體系和適應語種環境,真不是崇洋媚外,國內的大學本科科普較多,學生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 學 什麼,...

語文不好是種怎樣的體驗

高中理科,其他科認真學就可以名列前茅,語文不行,不行就是不行。任憑我怎麼看書刷題都過不了120大關 每一次考試語文考試選擇題運氣好錯三個 運氣不好7 8 9個地錯 哭了 每次感覺自己作文寫得天花亂墜但就是上不了40分。確實很羨慕那些隨隨便便語文就能考一百二十多的人。怎麼說呢,一直安慰自己語文是一門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