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你沒有放棄土木工程?

時間 2021-06-04 19:50:29

1樓:

我爸爸做結構方向的,我媽媽做水暖方向,親哥做橋隧,我搞岩土,全家都跟土木打交道,可以說是土木世家(手動狗頭)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2樓:

我好奇問下。那麼多人都去施工單位?

知乎學校好的人不少吧。

甲方應該好近的呀,

再不濟考個研設計院,現在開始設計院都缺人,稍微小點的,都本科也要。

回到問題回答。

為什麼不放棄?就是因為別人叫我葉工。

房子造好了。有個石牌,上面刻著我的名字:專案負責人。就這麼簡單。

做人總要有點職業自豪感。

3樓:handsome-朱

我不是土木中人,那年高考後,許多同學為了追求高薪最後學了土木,然而多數同學事與願違,大部分去了工地,少部分繼續深造。畢業兩年後

, 現在沒幾個在工地上了。

4樓:愛睡的貓

為了生活啊,要不我靠啥養活一家。

其實各行都有自己的苦,IT叫自己IT民工,金融叫自己金融民工……

像土木工程這樣的傳統行業看上去確實不如那些新興的產業耀眼。但你記住,這是基礎產業,只要社會在發展,基礎建設就不會停。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不斷充實自己,首先先確保自己的專業,起碼做到在當地的專業圈子裡有你的名號,然後再在管理,財務等各方面提公升自己,做到中層,高層,賺取年薪都不是問題

5樓:decimal point

我覺得土木這門專業越學越深遂本科的時候對這個行業無感有一次去了工大看見了木結構外觀的「寒冰建築研究所」當時覺得太酷了一心想考工大的研第一年沒考上現在在準備第二年哈哈但是在學習力學的過程中漸漸被這種思維模式有限元法區域性到整體的這種分析事物的方法覺得還挺吸引人的

6樓:

更新一下,我放棄了。

土木工程涵蓋的範疇其實非常大,我覺得主要分為:結構工程、岩土工程、流體工程。為什麼是這個分類呢?

我主要是根據研究物件的不同特性分類的,結構工程研究的主要物件是固態連續體(鋼結構、混凝土結構等等),支撐他們的主要是連續固體力學;岩土工程,顧名思義其研究主題的土等散體,土力學、散體力學同連續固體力學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流體工程,其研究物件是連續流體,主要應用流體力學,如風工程等。

更多的人理解的土木工程可能是結構工程或者是岩土工程,其實土木工程師能夠發光發熱的地方還有很多地方。我舉乙個例子:海洋工程。

海洋工程是乙個複雜的工程,通常會設計到結構工程、岩土工程以及流體工程的綜合,其設計分析難度都較傳統陸地結構更加困難,也更加有意思。比如現在的海洋鑽井平台、深海輸油管道等等都是極具挑戰性的工程專案。

同時,海洋工程的造價通常都是天文數字,利潤還是比較可觀的。

我覺得這些都是吸引我們留在這個行業的地方。

土木工程是什麼?

手動滑稽 土木工程主要研究各類土地工程設施的勘測 設計 建造 保養 維修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術,進行各類工程建築物的新建 改建或擴建,以及相關配套設施的勘察 規劃 設計 施工等。主要工程設施包含房屋 道路 鐵路 管道 隧道 橋梁 堤壩 礦井等。 寒春子 就是長方體物體搬運工。我勸你不要了解土木工程。...

你有沒有後悔選擇土木工程專業

後悔!後悔到希望重新投胎。自我介紹一下,乙個文藝女孩,因為家裡給選的土木,當時傻傻我還不知道土木是啥。就上學去了,後來去了工地呆了三年。後來轉行,現在感覺轉行失敗了。感覺又要回工地,特別痛苦。因為啥呢,我就連搜職位我都只知道搜工程相關的職位,其他的職位我根本不了解也不知道幹啥的。好像離開工程自己就是...

土木工程有沒有什麼黑科技?

WeiwoDD 這個是國外很多年前創業公司的乙個想法。目前也有實現的可能。另外大型基礎設施可以採用感測器對結構壽命檢測還有公共安全進行雙向監控。這方面cmu做了一些通過地面震動來監測人的行走路徑還有健康狀況的研究。其他的就是常見的bim 結構健康監測涉及到的各類感測器以及演算法,還有裝配化。當然,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