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偷竊行為,家長應該怎樣教育,才從此讓孩子不再犯?

時間 2021-06-03 16:43:53

1樓:泡沫len

孩子偷東西,已成事實,那我們來談解決方案。

如果發現有這種情況的時候,請大家不要在自己有很大情緒的時候做決定。因為你很憤怒,把孩子拉過來揍一頓,這只是發洩情緒,這只是為了自己抵消自己的羞恥感,而不是為了孩子。

孩子為什麼會偷東西呢?有幾種常見的情況。

如果真是為了孩子好,就要先觀察孩子他偷的東西,跟家裡已經有了嗎?如果有的話,款式一樣嗎?有沒有可能他根本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你總是買你喜歡的,沒有買他喜歡的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偷東西可能是因為他想要得到他想要的東西。那正確的處理方式,就是給他自己想要的。如果孩子偷得是家裡沒有的,孩子想要的,家裡給不了的,就坦誠地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能給,是因為家庭的能力還是什麼原因,要準確地傳遞給他。

第二個常見情況:孩子想吸引大人的關注。

如果家裡不止這乙個孩子。很有可能的乙個情況是,父母把注意力都放到了身上其他孩子身上,孩子在這個時候,失去了關注力。

他沒有辦法獲得你們的注意力了,這個時候他去偷東西,當他偷東西的時候,你們就不得不注意他。在二胎家庭中,老大犯此錯誤的情況比較多。你們打他,再一次驗證了你們還是在乎他的,你們還是愛他的。

但是,這是乙個惡性迴圈。如果真是這個原因,你就應該告訴孩子,你會關注他。他如果需要你關注,你告訴他說:

「如果你需要媽媽關心你,你就跟媽媽說,媽媽就會關心你,你不需要去偷東西。」然後,再盡可能平衡對家裡孩子投入的時間、精力。

第三個常見情況:有可能是接受到了別的影響。

不管這種影響是來自電影、電視劇集,還是周邊的同學,或是其他的人。任何乙個行為都不是突然產生的,它一定是被影響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告訴我們要選擇挑什麼樣的人做鄰居,挑什麼樣的人做同學。

如果是這種情況,可以看看他周圍,是什麼樣的人給他施加了這樣偷東西的影響,是誰告訴了他可以這樣做,想辦法切斷這樣的影響。

第四,從這次開始,一定要進行事前教育,分層次教學。

告訴孩子,什麼是法律問題,什麼是道德問題。因為法律層面的問題是要坐牢的,雖然乙個橡皮乙個尺子很輕微,但是如果慢慢發展成乙個重大的偷竊案件,到那時就不是你們兩人去教育他的問題了。所以,一定要跟孩子進行普法教育。

偷竊,至少是違反了治安管理規定的,雖然沒嚴重到違反刑法,但這個行為至少已經是乙個輕微的、有可能觸及法律的行為。一定要對孩子普及和教育,讓他清楚在這個年齡段,有可能會涉及到的哪些行為,會是違法犯罪行為,違反了什麼,可能會受到的懲罰是什麼?

如果他出現偷橡皮等行為,你們要怎麼懲罰他,當他下一次再犯了這樣的錯誤時,你們又會怎麼懲罰他?這不是暴力揍他這麼簡單。你可以通過別的方式懲罰他,比如:

罰沒零花錢的使用,限制人身自由等更科學的方法。當他做對時,要獎勵;當他做錯時可以懲罰,但是這個懲罰,一定要事先跟他宣告清楚。對於涉及到道德問題,要以教育為主。

什麼樣的教育適合孩子?是你身體力行,自己去示範。什麼叫培養孩子的價值觀?

價值觀不是寫在牆上、說在嘴裡的。價值觀是你怎麼做事,是你怎麼判斷一件事情的價值標準,孩子慢慢受到你的影響。

孩子為什麼偷東西?大概率是因為他有乙個無處不想操控他的媽媽。所以,你首先要讓他自己學會為人生做選擇、做決定。給他自由,給他空間,給他做示範

以上,是一些解析跟建議。

2樓:

辦法當然是讓他害怕啦

見面先罰跪著,覺得不解氣或者覺得該做給別人看看就先打一頓再跪,期間強烈譴責偷盜行為,明確表明這是被釘在恥辱柱上的事情,恐嚇以:要是被別人抓住、或者再犯會被剁手之類的可怕言語

以上就是我等小時候受到的教育,每次聽說了類似的事情,大人都會的來一段告誡,內容無外乎剁手之類的,哪怕偷人小玩意兒也會從「小時偷針,大來偷牛」的俗語中找到根據進而強調到時不僅剁手,還得坐牢…

然後飯桌上、閒聊中提及,會再次告誡並且得意洋洋的開一句:我家孩子不會犯這種事emmmm… 好煩

其實~呵呵~洒家還真就幹過…

小時候別人家地里的酸梨、李子、紅薯、酸木瓜、黃瓜甚至玉公尺(烤了吃),都弄去吃過,關係親近那幾家可能說一聲要了吃,其他的多是不告而取(村里就那樣,瓜娃子不去整這些吃就太有教養了,女娃兒還正常,男娃兒簡直不像村里娃兒,最討大人厭的是瞎搞,把別人地里東西踩死了,樹弄斷了那種)

自幼便是此中慣犯,對於拿取一道,可謂輕車熟路了

後來離了家城裡上學,有一天突然被勾起了這股癮

丫的竟然讓我知道了小賣部的東西可以搞點無本買賣

表面雖然不受蠱惑,堅決正義的樣子,還被同伴譴責並警告不得聲張,實則內心蠢蠢欲動 …

在虛心學習了他們的作案手法之後,也暗搓搓的乙個人去行事了…嘿嘿嘿 ,不告而取的小脆腸真香

就是這個!辣的原味的俺都喜歡

後來…小賣部老闆到學校領導那兒去告狀說有人偷他店裡東西(都說這小賣部跟學校有某種關係,學校裡就他們一家賣東西的),傳的沸沸揚揚,班主任都在班會上提起警告了一番,雖然啥人沒逮著,可還是把俺嚇著了,再看同道們,也都偃旗息鼓…

之後每每想起那事兒,都繞不開提心吊膽那幾天…

然後就因此改邪歸正?你們太天真了!

後來還是有過幾件其他不留名案件,雖然每次都沒有最初的心如止水那種境界了…咳咳咳

後來,俺其實也不記得是啥時候徹底覺得這種事不好,不再冒出唸想來了,只記得孔乙己先生那句:「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咱也是大聲嘲笑過的人

我好像沒答題?

呃…現在會上知乎的家長的娃兒,生長環境跟俺怕是不一樣的啊,也不曉得故事有沒有借鑑意義…

不過他們說的:了解娃兒作案動機!這點我覺得非常正確,讓孩子主觀去出發,讓他自己覺得不要這樣做才靠譜。

比如俺雖然初中還竊小脆腸,但俺從來不抄別人作業,考試更不作弊,掛科都不抄(我都忘記了當年哪兒來的執念能打死不抄,掛科了看見別人抄及格都只鄙視不羨慕的)

俺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作案沒被逮著,也沒走上混混們的路子,成為【竊·格瓦拉】

可怕可怕(ó﹏ò)

要臉,匿了

3樓:叨叨

兩點一、反省自己,為什麼孩子會去盜竊,是什麼地方忽略了,還是看了什麼模仿的

二、耐心的問問孩子,並且把偷竊的東西付款,如果是偷家長的錢要弄清楚拿錢要幹什麼,並且告訴他凡事要和我們商量,言傳身教跟重要

一定要耐心、耐心、耐心,而且要先反省自己

一般家長會很生氣,歸結到孩子身上,他並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所以有可能是模仿電視或者害怕跟家裡說要買什麼玩具,所以引導很重要

4樓:

孩子偷竊等行為不當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處理這種事一方面是告知孩子這種行為是不合情理的,並跟孩子一起將相關物品還給物主並認錯,即糾正。

另一方面了解孩子為什麼偷竊,是否父母關注太少,孩子喜歡某樣東西父母沒能提供,除了購買能不能交換借用等,即解決。

切忌上綱上線,孩子只是佔有慾驅施,並無偷竊概念;切忌反覆提及,維護孩子自尊心,認錯也要注意方式,避下其它孩子。

發現孩子有偷竊行為時,父母應該怎麼做?

鳳凰它親戚 好好講道理吧,或者讓他得到教訓,畢竟這是大事,不能長期養成習慣,當然家長也要反思自己對孩子平時的關注是不是太少了,到底是缺了什麼才會導致偷竊行為 Sur 馮 現在不是出現很多類似情況嗎?許多家長讓孩子自己去公安局說明情況,如果孩子稍微比較大一點的,可以請警察讓孩子寫下保證書。我認為這是一...

面對孩子的自殘行為,家長應該怎麼解決?

重慶麓沁心理諮詢 自己打自己這是一種自殘行為,這麼小的孩子卻出現這樣的行為,他一定是很痛苦的。那麼,孩子在什麼情況下才會通過自殘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憤怒呢?唯一的解釋就是 他肯定是平時有些情緒的時候,沒有正常的宣洩渠道,所以才會採用一種自殘行為來表達他的憤怒。那麼,我有乙個直接的判斷,就是在家庭生活中,...

面對小孩子撒謊,家長應該持何種態度?

CHARLIE 沒有描述,不負責任啊這位家長。好吧,籠統說。看一下我的專欄文章三種人。外星人階段,和半獸人早期,確切的說,差不多五六歲以前。乙個辦法 留面子,忽略,不要給甜頭。舉例子。問孩子吃完飯沒有,孩子偷偷把不愛吃的青椒扔了,撒謊說吃完了。不用和他們辯論,揭穿。直接加乙個青椒,站那看著吃完,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