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還是考研?乙個免費師範生的糾結。?

時間 2021-06-03 13:47:06

1樓:

考研和現在就就業有什麼區別?如果現在就能找到乙份好的工作,現在就去吧,學歷不斷的貶值呢,指不定現在你能進去的學校過幾年就進不去了。建議如果機會好就先就業,然後在崗位上讀研也可以;如果就業機會不好,就再考研搏一下。

2樓:修剪歷史枝條學徒

雖然題主已經做出了最後的選擇,但還是想做出一些建議。實際上我作為乙個至今也未下定決心進行抉擇的人本沒有什麼資格好為人師,但這些荒誕之辭也許會對包括題主在內的一些免師朋友有或多或少的幫助。

首先,既然題主有這樣的疑問想必大學四年應該沒有像大多數免師一樣碌碌無為(無意引戰,這裡所說的並非是臨考前的挑燈夜戰,而是平時的文字閱讀和學術訓練。),那麼僅從這點來看題主對自己的未來還是有期望的,就像你所說的。

曾經告訴自己如果不是免師一定已然深造

可以想象你的大學四年對於免師標籤的矛盾態度,就像我的本科生涯一直視「免師」為我揹負的原罪,以至於在學校中若非別人有意問及,否則絕對不會暴露師範生的本來面目。我雖不清楚題主的切身感受,但在一些問題上估計會有共識,但我們其實要了解的是為什麼要深造的問題,從你的回答來看我覺得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

對處於無知狀態(或是自我認識)下的一種恐懼

慢慢覺得自己史學儲備的不足,想要深造的想法愈加濃烈自己在苦讀艱澀書籍之後的收穫越來越覺得讀書的重要

自身的興趣和成就感

大二的時候開始獨自做小專案摸索探求逐漸愛上了枯燥辛苦但是卻成就感十足的歷史研究

如果說還有什麼的話應該再加上追求到達理想世界的滿足慾望

當然,這些只是題主目前的想法,準確的說是2023年12月21日當題主寫下回答時的構思,從題主的疑惑看來你現在還是有一定對學術的追求的,所限只是對於違約金和對於之後的出路問題。

違約費用的高昂違約後考研的艱難碩士畢業後求職的不確定性

而並非對於追求學術熱血之心的溫度下降,再加上題主直到大四籤工作之前還沒有被所謂的現實所擊倒,存有這種兩難的選擇,可見如果拋卻客觀因素來看的話學術還是你的第一追求,而並非是高中教育。

至於高中歷史教育來說,我不太清楚題主本人對其的了解。實際上就我本人來說,拋開其他因素來看「高中歷史老師」這個頭銜,並不算特別反感,但尤其讓人不適也是我認為影響個人選擇的主要是高中的人際網路圈自我提公升的困難

所謂人際網路圈如果簡單的來說可以理解為「獨學而無友」,經過實習和一些同學的實習反饋,至少本階段來看,高中歷史老師的素質整體處於較低的水平。拋卻生於2023年代之前的若干老師不論,僅談在改開以來成長和求學的這些人來說,其中不乏並不具備史學素養和歷史情懷之人,以至於若存一二稍有一些專業能力的老師都顯鶴立雞群,遑論有真正學識的老師。在此列舉我實習期間親歷的三個案例:

實習期適逢教師節,出於對指導老師的感謝我贈給了我的指導老師高華《歷史學的境界》一書,老師表示未聽過此人,且在此之後三月,直到我走之前老師未拆此書塑封。該老師86年生人,學歷不詳。

某日一老師對我所做課件稍有興趣,問我怎麼做的,我說這是仿照閻步克老師的課件的風格做的,老師說像聽過這個人。這位老師82年生人,系西北大學歷史地理方向研究生。

某日一老師向我表示工作時間過緊,以至於無時間看書,旋即拿出一本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梁啟超傳》說,半年了我才看了這麼多(目測100頁左右)。該老師為歷史學科教研組長,目測65-70年生人,延安大學學科教學方向研究生。

這裡想說這三位老師人品都很好,待人和善,對我平時也很關照,我也很感謝他們對我的指導,但拋卻人品來說這三位老師作為乙個歷史系畢業的學生來說也並不合格,而我所實習的這所學校在本省尚屬不錯,而這三位老師在該校歷史老師中也被尊為有學識者。當然,這種以點帶面、管窺蠡測的方法可能或有不確,但也能從一橫截面反映出目前高中歷史教學的現狀,而這種現狀現在來看可能並不樂觀。

以上我們所說的這些老師雖不算志同道合之輩,但也不至於我們棄若敝屣,但可以想象在所謂辦公室的氣氛中,有多少碌碌無為之輩需要我們去禮儀性的虛以委蛇,而在過於生活化的場景下生活有時候也會攪擾一些內心並不十分堅決人的內心,從而就此也變成了裝在套子裡的人,所以在這種環境下工作想必並不是一件讓人十分愉快的事情。

而在這種人際網路生態下生存著,長此以往不僅影響自己的工作積極性,而且自我提公升的困難也會大大增加,對於一些意志並不堅定的人可能會產生「一覽眾山小」的錯覺而止步不前,心存惰性,從而在這種滿滿優越感的環境中生出一種莫名的「傲氣」,目空一切,彷彿誰也瞧不起,而這種戾氣是讀書人萬萬不能有的,謙卑的學習我認為是時時刻刻都要牢記的。

而在高中忙碌的工作中,能空出大塊時間用來看書可能並不現實,而在畢業之後缺失了圖書館、資料庫、經常性的學術報告,以及導師的耳提面命之後與已經讀研的知己好友之間的差距也只能用難以望其項背來形容,而最主要的是在缺失了學術狀態下的看書和對學術的敏感度也會大大下降,這種影響下即便空出了時間來進行自我提公升效率也會大大降低。

與此同時,還要斡旋於緊張的備課工作中,想必您也不願意做那個上課時照本宣科的惡人,在上課之前也會大量查閱資料和文獻,盡量用一手文獻為學生還原乙個真實的歷史世界(當然,我認為備課也不失為乙個很好的提公升自己的手段,在大規模查閱資料的前提下,再對這些材料進行邏輯分類,重新構建,嵌入課堂也是很好的教學方式,雖無法打破高中教材的正統地位,但課堂畢竟還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辛德勇老師曾經說過,很多歷史事件其實很好理解,並不需要我們構建太多的所謂思維框架,用常識去思考就好了。詳見《閭左臆解》,收於氏著《歷史的空間與空間的歷史》,而高中教材中的很多框架正是如此,僅是為了生搬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理論,大大增加看了學生的理解難度,關於此問題擬另文詳論,在此不贅述。),這種備課或多或少也會佔據相應的時間和精力,而在類似於竭澤而漁的時間狀態下自我提公升的速率可能並沒有我們想象的樂觀,我們不排除在這種狀態下依舊有人能保持高度自律和明確自己的目標,但難度必定是極大,而既然有這種能力去讀研可能收效更為明顯。

以上大致從兩個方面談及了高中的弊端,我想如果對著兩點並不在意,高中教育可能確實是你本人的一方樂土,而如果但凡覺得這兩點中有哪一處觸及了自己的內心的話還是推薦題主追尋更高的平台和完善自己的人生,畢竟一生只有一次,雖然我們不能保證人生不留遺憾,但還是能不要有就不要有,這樣遺憾也會少一些吧。

但看題主的回答好像是已經簽下了工作,而如果現在違約考研的話一則準備時間並不充分,而且對於已簽單位也是一種不負責任,如果也想豐富自己的人生的話先投入工作也不失為一種策略,畢竟讓自己的生活多一幕場景和乙個鏡頭也不是什麼壞事,但我推薦題主還是在工作1-3年之後違約考研,這樣首先工作之後違約金有少許減少,自己同樣有收入作為彌補,違約的代價會小一些;其次,在備課同時可以進行專業課的複習,也算聊勝於無了;再次,退一萬步講如果之後對學術失去興趣或者是考研未果有工作經驗或許也是對自己有利的一項;最後,也可以驗證自己到底是真的醉心學術還是僅僅只是葉公好龍而已,我相信如果真的對學術有所追求的話是不會因為幾年教書生活就對其喪失信心。

(退一萬步講,即便題主以後要將全身心投入高中教學工作,下面幾點也希望您不要放棄:

大量買書、看書,對目前的研究前沿保持持續關注,尤其是自己感興趣的方向。

保持和大學導師的來往,不僅是以後考研還是平時的日常都會是資源。

借用學弟妹或老師的學校ssl vpn賬號,這樣可以在日常資源運用上不落下乘。

有條件的話在假期參加在一些學校召開的學術研討會,這種會議一般不限制人員進入,聲稱是學生便可進入。)

一本大學師範生,考研還是就業?

考研有方法 好的院校對以後考研發展有很大影響,乙個適合自己的專業對以後的發展有很大作用。特別是現在好的中學沒有研究生學歷連敲門的機會都沒有,所以如何情況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建議考研,考知名度好的院校。 凱喵 主要還是靠自己吧。有些人考研是因為本科學歷不好找工作,或者想要在大城市工作 有些人考研是想要多...

乙個普通二本的數學師範生,給我乙個考研的原因?

小樓玉笙 沒有充足動力和理性學業丶職業規劃就不要考。君不見,很多隨大流但規劃不明確的人,考上了依然痛不欲生。動力丶規劃都不具備,何必淌這躺渾水。 楊鵬程 數學師範生其實不太需要考研,你的最終目標還是考教師編制,入編後再考慮非全日制研究生,如果你不喜歡這個專業以及教師職業,那麼你再考慮考研跨專業吧! ...

作為一名大一的免費師範生,是轉成非師還是繼續讀下去?

現在大二,已經轉出來將近一年了,所以覺得還是更新一下吧,給後面人指個路。西大是應該比較尊重你個人意見的,如果真的不想從事教學,可以申請退出的,不過現在也是卡得越來越嚴格了,開始要求醫院證明確實身體不適合從教 其他學校的話,據我認識的人聽說,似乎是比較嚴格的,除非是特別情況的話,一般不准。被西南大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