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初學者對不送氣音的一些疑問?

時間 2021-06-02 15:59:21

1樓:Perseus

我自己一開始學日語時也有這個問題,無法區分濁音和不送氣音,我深知這對初學者來說有多大的困擾,在此我說說我的經驗和發音方法。

不送氣音並不等同於濁音

實際上濁音和清音是相對立的,而清音裡包含了送氣音和不送氣音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這三個英語單詞:

pin,spin,bin

第乙個pin裡的p就是送氣音,發p的時候聲帶是不震動的,而spin裡的p則是不送氣音,也屬於清音的範圍,發聲的時候聲帶也是不震動的,而在bin裡,發出bin的時候正確的讀法是從發b這個音開始聲帶就要震動,這樣發出來的才是濁音

我們平時用中文普通話說話時的ba,da其實都是不送氣音而不是濁音,我們的母語裡並沒有濁音,這也造成了很多人不經過一定的訓練是發不出和分辨不出濁音的。在學習語言的過程裡,很多地區的方言都可以給我們學習新的語言起到幫助作用。比如吳語裡是有濁音這個東西的,上海那一塊的人能很輕鬆的分辨和發出濁音。

初學者學會分辨濁音和不送氣音還是很有必要的,能幫助你更好的掌握單詞的假名的寫法,我自己也總結了一些幫助初學者發出濁音的方法:

比如說你想發出ば這個音,那你先一直發a的音,然後在中間突然加乙個b的音,就像這樣: a~~~~ba 因為你發母音a的時候聲帶一直是在振動的,當你中間突然插入乙個b的音時連帶著這個b也會震動,這樣就完成了乙個濁音的發音。之後漸漸練習來縮短你在發ば這個音前的準備時間,就可以完美的發出濁音了

還有一種方法是發鼻濁音,具體方法是先把嘴巴別張開,在發濁音之前先用鼻子發乙個en的音,然後再將嘴巴迅速張開,聲帶除阻,這樣你也能感受到在發音時聲帶是振動的。這樣的好處的是你可以在每次發濁音時都發成鼻濁音,便於與不送氣音區分開。而在現在的日本都有人在用鼻濁音,不過大多是一些老人在用,這樣雖然顯得土氣和過時,但語言學習主要是為了方便自己,只要能學會,什麼方法都是好的

加油,希望你能一直堅持學下去

2樓:一頭熊un ours

我用最簡明扼要的方式地解釋一下:

1. 普通話b,p,d,t,g,k,z,c,zh,ch,j,q這十二個聲母都是清音。

2. 其中,b,d,g,z,zh,j是不送氣清音,p,t,k,c,ch,q是送氣清音。

3. 以か為例,它在句首發送氣音,也就是與普通話ka幾乎一樣;在句中發不送氣音,也就是與普通話ga幾乎一樣。

4. 「幾乎一樣」意味著或許略有差別。但是這種差別人耳幾乎無法感知,所以完全可以忽略。

5. ぱ行雖然叫「半濁音」,但是跟か行、た行原理一樣。

6. 那麼濁音怎麼發呢?大多數漢語方言都沒有日語b,d,g那樣的濁音音位,所以濁音是中中國人學日語的乙個難點。下面以ば為例,詳細講一下濁音的發音方式。

(請耐心看完以下文字,對你肯定有幫助)

首先,子音與母音的區別在於發音時「氣流受到阻礙」。所以,子音的發音有成阻,持阻,除阻三個階段。以普通話的ba為例。

對著鏡子發這個音節,你會看到上下嘴唇首先合在一起,阻礙住氣流(成阻,持阻),然後雙唇突然張開(除阻),氣流衝出,聲帶振動(發「a」音)。注意:在持阻階段(即「閉嘴」時),聲帶沒有振動。

所以,普通話的b是個清音。想要發出日語的ba,你要做到在持阻時振動聲帶。

這說來容易,實際較難。提供一種較簡單的方法:在ba前面加乙個同部位的鼻音m(d的話則是n,g的話則是ng)。

也就是發mba。因為鼻音是振動聲帶的(這不難),所以你可以體會一下「持阻時聲帶振動」的那種感覺。捏住鼻子發mba這個音,發出來的基本上就是濁音的ba了。

接著你要做到是:持阻時讓聲帶振動(就像發m一樣),但氣流不要從鼻子裡出來。這樣,你發出的就是濁的ば了。

還有乙個小竅門:降低聲調,更容易發出濁音。

另外,發濁音b,d,g時,延長持阻時間,喉頭會下降(發清音時不會)。可以用這一點確認發音是否正確。

7. 我個人認為b比d,g好發,其中bi最好發。所以你可以從bi開始練。

8. 剛練成的時候,你會發現單獨發還好,放在句子裡又發不出來了。這很正常,多練習就好。

9. 如果你已經能成功地發出濁音,還需要注意:清音b,d,g在句中容易濁化(普通話有時有此現象;輕聲也會,如「哥哥」)。所以,還要注意別把句中的送氣音讀成濁音了。

10. 能發出濁音並不代表能根據聽感區分清音和濁音。想要區分還得多聽多練習。

最後,再重複一遍:普通話b,p,d,t,g,k,z,c,zh,ch,j,q都是清音,它們的區別在於送氣與否!這個基本概念一定要搞清楚!!!

3樓:劉老師

在初學日語時,這種疑問非常正常。但實際上不糾結這點是最重要的。

比如いただきます。這個短語幾乎在很多地方聽起來都像idadakimasu。

對初學者影響比較大的點是:背這個短語時,是否能分清寫法和讀法的差異。讀作idadakimasu,但寫成いただきます。

所以有時我們對初學者的建議是,先記憶和背誦正常的讀法,至於濁化是你在頻繁使用後,自然而然會產生的,無需糾結。你看的讀的足夠多了,自然會分的清楚。

4樓:大鈾子

以東亞較通用的羅馬拼音為例。

雙唇音中,

ph或p'是送氣清塞音,以漢語「坡」為代表。

p是不送氣清塞音,以漢語「播」為代表。

b是濁塞音,以日語「ば」為代表。

m是濁鼻音,以漢語「摸」、日語「ま」為代表。

英語的plan之p,為送氣清塞音ph;sport之p,為不送氣清塞音;boy之p,為濁塞音。

ぱ是清塞音,沒有送氣與否之分別,任意讀即可。

至於濁塞音與不送氣清塞音之分別,可以參考現代漢語語音、俄語、西班牙語、法語等資料進行學習,而盡量少參考英語資料。

補充:日語的是否送氣是有規律的,但沒什麼用,就和漢語的濁化規律一樣沒用。

たてと:舌尖清塞音

ち:舌面清塞擦音

つ:舌尖清塞擦音

かきくけこ:舌根清塞音

ぱぴぷぺぽ:雙唇清塞音

這些可以不送氣。

さすせそ:舌尖清擦音

し:舌面清擦音

はひふへほ:和舌根/唇齒很像的清擦音

我沒聽說過清擦音是否有送氣與否的問題。

日語中送氣音 不送氣音的區分重要嗎?

麼達日語 對於送氣音和不送氣音的區分,麼達日語認為是重要的。我們大家在看動畫的時候,會發現這麼乙個現象,就是對於有些清音假名的讀音似乎主角讀成了濁音。例如 中的中的 等。但是,這些音是真得被濁化了嗎?其實不然。這裡涉及到送氣音與不送氣音的概念問題。漢語語音的特點是送氣音與不送氣音形成了意義上的對立,...

你能聽出日語不送氣音與濁音的區別嗎?

原味水泥 需要練習。一開始也是經常搞混,特別是在一串句子裡的聽的時候。後來上音聲學的課,用pratt粗略測了一下幾個日本朋友的VOT。雖然有四國有九州的,地區不太一樣。但是很多都接近0甚至正的了。所以也不需要太糾結吧。習慣了都還是根據語義判斷。 不太能。母語長沙話,沒有清濁塞音對立,後天經訓練習得。...

有什麼簡單的日語歌,適合初學者練習五十音的?

夏小然 花澤香菜sweet parade 很歡樂的一首歌。旋律也很好記!而且看歌詞的話還會有記住一些很簡單但是也挺常用的單詞。我是先死記硬背的五十音。後來才知道有這首歌。但是我覺得是有用的!五十音想記得牢,就多讀單詞,讀的多了就自然記住啦 希望題主學習能夠堅持下去,大家一起加油呀! 四季 歌 春 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