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本文不必參考任何文獻 的錢偉長先生?

時間 2021-06-02 04:18:15

1樓:

說句難聽的話,即使錢偉長說不用引文獻,也不代表你也可以不引文獻。超一流棋手可以在幾個小時裡把乙個定式從頭推演一遍,你能因此就不背定式啦?

2樓:manbaout

不敢評價,這個問題我感覺中國有資格回答的人,應該只有楊振寧,姚期智,黃旭華,袁隆平,屠呦呦等貌似這幾位都不知乎,各位真的很自信。

3樓:checkmater

為什麼要給參考文獻?

因為一般我們做研究,即便是你在乙個新領域做乙個開創性的研究,你的研究總會有乙個背景,然後你用的方法也是如此。

4樓:

需要科普幾個基本的事實:

「三錢」跟錢偉長沒有半毛錢關係,指的是設計人造衛星的錢驥板殼的三類變數變分原理跟錢偉長也沒有什麼關係,國際上稱為胡海昌-鷲津久一郎原理,胡海昌當時只有25歲,可謂是少年天才,時間上比鷲津還早一年,然而發表在中文期刊,後來在卞學璜的強力推動下現在的名字才得以保留。這是一種叫做應變增強型雜交有限元的基礎,由此衍生的思想和工作(並不平凡)至今仍然大量使用在頂尖的非線性有限元商業程式中。後來曠日持久的爭論用今天的流行詞形容——錢偉長是在碰瓷,這種毫無意義的爭論和鬥爭一定程度上也延緩了大型通用程式的開發(其實國內沒有市場和需求,爭不爭論也做不出來)

在單一價值體系中,封閉搞所謂學術的狀態就是所有人都向體系靠攏,不斷產生名字的爭端,對內打壓,對外easy,最後生產力徹底停滯

5樓:鹿遊原野

這個文章明顯是被雜誌約稿約煩了,抽時間簡單寫了一篇。

1、確實是錢偉長專家親手寫的。

2、寫的確實是不情不願

3、當我們還在愁為什麼被退稿時,大佬已經被約稿約煩了。

6樓:

冷靜看待。

先生願意幹什麼是先生的事,先生需要參考文獻的時候那也是嚴謹的很。

學術圈的東西,如果成果來自於別人的成果,就需要加引用,乙個是對前人成果的認可,另乙個是方便把自己的研究領域的來龍去脈以及在前人基礎上有何貢獻說清楚,也便於後人找到更好的理解你的研究。

7樓:just

內行跟外行看到就不一樣,看到後面的評語我就覺得你們太不堅定,不要因為他是三錢之一就改變自己的想法,錯了就錯了。大家還是要認真按照學術規範來做。

8樓:Faye

果然,涉及到自己專業領域相關的問題就能看出知乎是個什麼水平了,這問題下面一大堆自信滿滿跨專業義正言辭批判的答主屬實把我看笑了

9樓:古城西

作為三錢之一的錢偉長先生來說,大師的學術水平毋庸置疑,關於「本文不必參考任何文獻」的說法,作為乙個力學外行來講,我的理解為此文所闡述的內容比較淺顯,屬於應該常識性問題,所以不必參考什麼文獻資料,專業人員很容易理解。

作為老一輩的科學大師來講,絕不會隨意做這種表達的,也並非自傲,而只是乙個簡單的事實稱述,所以我覺得也沒有必要過多的去分析解讀。

與其紛紛攘攘的去蹭先生的熱度,不如腳踏實地的做好青少年一代的愛國主義教育,強化家國情懷的培養,加強基礎學科的研究投入,引導全社會傳導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讓老一輩的科學精神、愛國情懷、終其一生為了祖國強大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能夠得到傳承。能夠靜下心來,沉澱下來做研究,做學問,而不是一窩蜂的去追名逐利,那才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

其實說到底,作為普通人,我們也不需要那麼的偉大,我們只要安心的在單位盡職盡責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在社會上做乙個愛國守紀的好公民,在家做乙個有家庭責任感的家庭成員就很好了,讓社會少一點浮躁,多一點沉靜與執著,從內心和行為上,每天力爭向好的方向努力前進就好了。

一起加油!為了致敬前輩!也為了勉勵自己。

10樓:實話實說

科技文獻沒有規定一定要有參考文獻。

定理、公理不需要提出參考文獻,一定範圍的常識也是無需提交參考文獻。

在特定的學術期刊,在此領域內的常識也是無需提交參考文獻的。

11樓:

與不需要參考文獻相比,資料目測更讓人在意。

不太理解斜度和撓度的準確含義,不過大致看了一下。

應該是這麼回事。

小撓度的近似計算已經是常規操作。橋梁沒有顯著變形,橋長就是河寬。

甬江大橋對接懸臂因為兩岸高度差太大,成為大撓度非線性問題,橋長大於河寬。

本文在近似的時候多取了一階非線性項,計算出相應的引數。

然後闡明,引起這種非線性效應的主要貢獻是兩岸高度差(由於橋梁變形,此時橋中某個地方的傾斜程度甚至超過兩岸本身的平均傾斜程度),如果兩岸高度差能用輔助路軌使之平抑,就會好很多,要是剛度係數再充分大,仍然可以按照小撓度來計算。

這樣的話,數字確實不重要,只是提出了乙個整改方向。

模擬一下就相當於告訴你單擺振幅太大會偏離簡諧振動,所以單擺的振幅要弄小一點才能近似用簡諧振動處理。

12樓:大膽

先生的確是先生,這已經是文獻本獻了好嗎?別人要參考文獻,他是要被參考的文獻,他已經到達了乙個令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了。

錢偉長先生,我真的特別的尊敬他。

這段時間的熱度一直有,包括昨天我看央視新聞的時候也有看到這個話題。

什麼是國家需要的人,這就是國家需要的人。

錢偉長先生,曾經以中文和歷史滿分進入清華大學。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毅然放下筆桿子,棄文從理。

當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錢偉長先生以他強烈的愛國熱情決心科學救國。曾經物理考試只有五分的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數學和物理,他說沒有飛機大炮沒關係,我們自己造。

然後夜以繼日地將自己的精力全部都放在了學習數學和物理上,花費四年時間從清華大學畢業,又到加拿大留學,並且師從世界飛彈之父在美國完成了博士後的學習。

他說國家需要的我都幹。

不顧老師的挽留,毅然決然地回到了中國。在中國近代力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就是三錢之一的錢偉長先生。不僅理工成就高,國學修養更是一級棒,在生命的最後歲月裡,關心的也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讓我們怎麼能不敬他!

13樓:

不加參考文獻的原因人家後面不是寫了嗎,小撓度書上都有,也不是憑空捏造,大撓度只此一篇,寫出來應該是為了給橋梁工作的人打個樣的吧。前面說是否雙標,大佬怎麼寫?學生怎麼寫?

問題是學生也不可能被邀稿呀。

14樓:664451

錢偉長是中國很知名的科學家,當然話語中不乏霸氣。我很讚賞,中國真正要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就是要用自己的科學素養和所學知識判斷科學的真偽。因為,真正的基礎科學都是首次亮相,是沒有參考文獻的,只有那些「濫竽充數」,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二手貨」才有參考文獻。

像相對論,量子力學,奈米技術等基礎科學,誰能找到參考文獻。顛覆性科學就更是如此,亞里斯多德的「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就被經典力學所顛覆,經典力學認為,物體在不受力的情況下,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如果用參考文獻,亞里斯多德的理論就無法推翻,牛頓的經典力學就無法建立。

像「機械能轉換成成電能是偽科學」,這種反對和顛覆課本知識的,有些期刊還說,近幾年找不到參考文獻。我很納悶!難道我們的科學研究為什麼要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面,才能得到期刊認可?

難道沒有西方科學做參考,中國就不能發現屬於自己的科學了!難道沒有西方科學首肯,中國就一直學習偽科學?參考文獻事實上成了約束中國發展的腳鐐,卻成了偽科學的保護傘。

參考文獻成了某些科學素養不高,智力低下的審查員的藉口。中國如不能丟棄「參考文獻」和「本本主義」,科技自立自強就無從談起。基礎科學,顛覆性科學就沒有出頭之日!

15樓:

我覺得大家吵得這麼兇,是因為「本文不必參考任何文獻」這句話本身歧議就很大。它由知名學者來說,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動機,身上自帶的權威屬性會讓人試圖將其合理化,但是換成乙個普通大學生來說,難免給人一種狂妄自大的感覺。歸根結底,這是對待學術問題不夠嚴謹導致的,能夠由此引發爭論,反而說明社會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不是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狗頭保命」

16樓:給我小魚幹

錢先生無疑是偉大的。

但我想,哪怕只要有一點點,哪怕是最似是而非的威權帶來的特供感,都能讓這裡的人們代入並高潮。

我覺得這裡的牧羊人們太熟悉自己的羊了。

如何看待知乎答案被主流經濟學文獻列為參考文獻?

溫酒 我覺得不大好。當然我不是說回答得不好,相反回答得很好。但是我們要知道 人民群眾不喜歡,我算老幾。我覺得答得好,別人覺得未必啊。我們通俗地講的話,就是 專業文獻和知乎使用者的水平差距是非常顯著的,這樣做不尊重使用者,不照顧使用者情緒。我舉個例子。今天早上我看到乙個問題 全面限制剛兌和銀行資管造十...

latex 如何在引用參考文獻的時候不顯示序號?

Bruce MJ 三點 1.呼叫包 usepackage round 方括號裡面不要加numbers,就不會在正文中顯示參考文獻序號 2.正文引用 citealt Jones et al.1990 3.文末設定bibstyle 如果不想顯示參考文獻序號用plainnat bibliographyst...

喜歡日本文化的人如何看待日本侵華的種種罪證的?

墨染錦瑟流年 嗯。我就是乙個很喜歡日本文化的人。我看動漫,追番劇,學日語,而且拿了N1的等級證書,今年甚至還打算去日本玩。慶幸的是爸媽很支援,家裡人對日本的偏見沒那麼大。過年回家,我媽在和我叔聊天的時候,說了一句 她 指我 愛日本 多虧我叔也比較開明,接話說 日本有些文化是不錯。不然就我媽這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