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乙個8歲男孩的媽媽,應該如何修行自己的脾氣?

時間 2021-06-02 02:53:12

1樓:一滴之雨

在佛教的法理中有乙個詞彙——覺知

就是當你要發脾氣還沒發出來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便能立即制止。

還有乙個詞彙——觀照

就是觀想照見,時刻觀想自己的過失,以前的和未發生的,也可以用常思己過來代替。

還有貪嗔痴,這裡面的嗔恚就是脾氣,非常不好改整,我修了一年,只是略微的有一些變化。原來教育孩子我會大吼大叫,還會使用暴力。剛開始不會覺知,也不會觀照,明知道是不對的也不會主動改正。

隨著修行的深入,慢慢發覺這個嗔如果不改正,對修行毫無益處。

要記住的是,不發出脾氣不是強壓著自己,而是要釋放出來,因為開始修行你是無法克制住自己的,你還沒有那個定力,在釋放的過程中覺知,制止。

事後,思過。

如此反覆,終有一天會讓嗔恚淡化掉。

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其實很難。

因為這其中的事情不簡單

如果要想達到我說的「觀照」「覺知」「常思己過」這些狀態,前面要做很多功課。

皈依、誦經、持佛菩薩聖號、持咒、吃全素、持五戒、修十善業、放生、聽大德開示、盡量日行一善等等等等。

沒有這些前奏,你就沒有定力,也就不會公升起佛的智慧型。

沒有以上這些「功夫」,你是不會心甘情願的做違背娑婆世界規律的事情的。

2樓:正覺慈悲

問題是您愛對誰發脾氣?

如果您想學習佛法,有智慧型,就沒有煩惱,有慈悲,就不會對別人發脾氣。

如果沒有佛教信仰,對上要修孝心,對下要修愛心,修平等心,換位思考,平等交流,不要居高臨下教訓子女。換位思考一下,我們小時候也不喜歡父母嘮叨,或者太嚴厲,而是喜歡父母的疼愛,有過錯希望父母能寬怒。現在我們長大了,成家了,為人父母了,也要以平等心對待子女。

這樣子女才會歡喜,有心裡話才肯跟家長說。

單親媽媽,應該如何養育乙個男孩?

Lemon 如果與前夫沒有不了化解的矛盾,定期安排父親家見孩子。父親該有的陪伴就讓父親陪。媽媽要有滿滿的自信從容心,因為本來媽媽就是超人啊,時常將笑容掛在臉上,告訴孩子 雖然跟爸爸離婚了,那只是媽媽不跟爸爸一起生活了,孩子還是有爸爸媽媽,你們都愛他!因為他對你們非常重要。在生活上,男孩肯定會給媽媽很...

乙個帶著1歲8個月孩子的全職媽媽的出軌率有多高?

帶著孩子跟他見面,算不算?同事。懷孕五個月還跟他做,有孩子後第一次是產後六個月,帶孩子去酒店,孩子睡了,倆人興致都很高。 前行的貓 提出問題的親 你是全職媽媽的什麼人?如果是老公 而且是乙個樂於為家庭妻子分擔男人,恭喜你,你老婆不會出軌。如果是不合格呢老公那麼你老婆最多會意淫精神出軌 而且是在孩子睡...

作為乙個法盲,應該如何自救?

LawDog 個人認為在法律服務高度發達的社會,法盲是不需要懂法的。人們只需要知道任何問題都可以嘗試用法律手段來解決,然後去找律師就好了。所以我覺得法盲只需要扭轉乙個思維 碰到問題不要再先想到去找關係了。至於學習,題主你要知道要是每個人都懂法,咱們學法律的可就沒飯吃了呀o o 我是個一年期的實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