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學生頹廢的現象?

時間 2021-06-02 00:19:51

1樓:

原因很複雜,因為上到北大清華下到大專三本,都有頹廢的,被勸退的。

北大清華的再不提,畢竟有退學第二年又來報到的,也是人才。

普通學校的頹廢我是真的不理解,希望有能給個解釋

2樓:心靈的觀察者

1突然失去了考試目標,於是乎開始分層。大部分人開始變得娛樂至死方休,一部分人開始玩世故那一套快速致富獵名,一部分人重複高中趴在桌子上背筆記和刷題的模式考研,還有一部分在迷茫中尋找人生的方向

2學生無法自由選擇課程,教材和老師,於是乎面對不喜歡的課程,教材,老師產生厭學情緒。現在中國大學課程教材滯後和培養模式單一。

3樓:顧淹

大一大二應該是頹廢現象最嚴重的階段了吧,在這之前,很少能玩遊戲玩電腦,大概有相當一部分人群是抱有高考壓抑下的解放。加上中國大學及格不難,緊進寬出,也加劇了這一現象。

我的看法比較寬容,人生大概只有大學是完全屬於自己的時光,自己認為值得就好。畢業後被資本家剝削,結婚後又要養孩子,真的很辛苦。

比起績點3.5,我更希望每個人在大學四年裡能找到自己熱愛的方向,不要拘泥於自己的專業,因為工作將佔據人生絕大部份時間,如果不喜歡或只是談不上喜歡,不也是度日艱難。

4樓:

你能想象一堆大學生勤奮努力,熱愛學習,在一起暢聊人生理想,政治軍事,國家大事,指點江山,揮斥方遒嗎?

如果不能

請看一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

5樓:皮皮關

瀉藥。為方便起見,這裡把「頹廢」當作「不愛學習本職的專業課程」。實際上,在我讀大學期間,我們更愛用「墮落」這個詞。

按照上述定義,必須承認頹廢的學生是很多的。而且這種現象具有普遍性,無論在普通大學還是雙一流,區別只是整體比例不同。

頹廢的同學當中,大致有以下幾個情況:

1、家境情況使得自己不需要努力。各種X二代,拿個學歷即可(甚至學歷都不care,只是來玩玩長長見識)。這種情況不需要多說。

2、一開始也想努力,但沒有明確的方向感,導致三分鐘熱情,之後就放任自我了。好學校裡的頹廢學生大多數是這種情況。大學生剛進校的一段時間內還保留有中學時代的各種好習慣的意識,這個時期的引導(無論是來自於學校官方,還是其他同學,還是外面的世界),往往會決定了學生對整個大學生活的印象與規劃。

導生和輔導員在這個階段起的作用至關重要。而且據我觀察,如果此階段導生或輔導員給學生們留下的仍然是中學階段的」班主任「式印象,是「禁止流」而不是「引導流」,那麼學生出現頹廢的機率會更高。

3、一開始也想努力,但不能很快地適應大學的教育方式,發現既有的努力方式效果不大,碰過幾次壁後也就那啥了。話醜理端:對國內大學生而言,大部分情況下,大學學習不能指望老師(事無絕對,授課優秀的老師肯定有,但我們這裡只講整體情況)。

4、對本專業(乃至本學校)牴觸,卻又沒有改變現狀的意識和行動。這種情況多出現在發生了調劑的同學中。我上大學時(成都清水河某985),有幾個同學都是高考時報考清北差幾分被調劑過來的,高考分數比我們的均值高三四十分。

按說接下來的劇情應該是「他們把我們遠遠地甩在後面」,然而實際上卻是「比我們任何人都玩兒得嗨」。問他們原因,「反正都來這裡了,無所謂了」。(我們先不說這個託詞是否討打XD)

5、好不容易從十多年寒窗桎梏中解脫出來,想放鬆一下,然後收不了手了。。。這種情況在各種經歷的學生中都可能出現,甚至還包括曾經有過復讀經歷的人。是不是感覺有點違背直覺?

但實際上也比較好理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小總結一下上面舉的情況,不難發現幾個學校可以改善現狀的要點:

1、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和正確引導,針對上面的2、4、5。這一項在以理工科為主體的學校中缺失得尤為嚴重。

2、大學教育的優化和改進,針對上面的3。要說怎麼優化怎麼改進?我也答不上來:(

然後是最重要的從自身出發的要點:上大學前就定好明確的方向,朝著這個方向一直走,且心態別輕易崩。

PS:有一點似乎沒人提,那就是:高中老師傳達的思想也極其重要。那些天天說著「現在不要貪玩,上了大學隨便你玩」的老師們,其實送佛並沒有送到西。

6樓:乙隻醬油瓶

我就是那個頹廢的,從個人和身邊同樣頹廢的同學來看,主要原因是突然失去了目標以及缺少引導。我的原因嘛,家處農村,從小到大父母也沒有關心過我的成績(其中乙個原因應該是小時候成績比較好,而且比較聰明),自己也不是很重視學習,靠著一點天賦和運氣熬過了應試教育考上了乙個不錯的大學,然而到了大學之後完全不知道下一步要幹什麼,於是翹課打遊戲玩,現在進入社會感到很無力。。。

7樓:寒山

大師少。好的老師也少。現在大學老師評職稱看的是科研。

科研好的講課水平未必好。講的不生動,講的不透徹。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高。

大學的層次也決定了教授的水平。越好的學校越能有興趣

8樓:李宣美

除了學生自覺性問題,我還是覺得和教育體制有關係。中國在小學初中高中12年實行老師+家長雙管齊下的保姆式管理。而大學屬於放養式自我管理,而嚴進寬出的畢業方式使得學生在大學的畢業壓力不是很大。

乙個在監獄裡關了十幾年的人突然得到了自由,你指望他還像以前那樣嚴於律己?

我沒有資料,但我還是覺得,初中高中就遠離家庭住校學習生活的學生上了大學自我管理能力會更強一些。而基礎教育階段就被父母嚴加看管的走讀學生,上了大學頹廢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如何看待大學生同居現象?

落絮輕沾彼岸花 一輩子的美好回憶。和女朋友在一起三年,同居兩年半,剛剛畢業。前一年半靠父母給的生活費租房子,最後一年自己賺錢租房子。可能我們兩個性格都還好,整天嘻嘻哈哈的,吵架了也能很快和好,我們沒有制定長遠目標,也沒想考研或者考公務員啥的,只要不掛科就好,加上後來陸續養了兩隻貓,所以感情一直都很好...

如何看待大學生混日子這種現象?

先留個坑,寫個概況。其實回想起來我大學三年就是在混日子 然而三年成績卻班裡第三,年級前20 由此可見大學生混日子確實是常態 生活作風篇 經常在上課前10分鐘內起床。日常學習篇 為什麼文字學能考90 熱愛學習 文字學老師人帥聲甜,課上沉浸式聽課,課下迴圈式聽錄音,做夢夢到文字學老師都能笑醒 為什麼我的...

如何看待現在大學生盲目考研的現象

高考大省末流二本化學專業,大四開學從家走時我媽語重心長的跟我講讓我考研,我當時只想考招教,耐不住全班幾乎都考研我就加入考研大軍,可是真的不喜歡化學,學了半學期就轉考教育碩士,結果失敗了 是小徐啦 先說一下本人,來自某個高考大省,上了一所普通的二本學校,所以從大一開始就有了考研的打算。像許多人一樣,我...